分享

如何养育具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童年

 ivymng4licwd7l 2020-12-18


综合了大家的反馈我们决定以音频+文字的形式,在推文里给大家送上一些育儿及青少年成长规划的内容。

亲子育儿课程将以阿德乐个体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结合正面管教工具,以经典心理学实验+真实案例分析+实操工具介绍的形式,由资深一线亲子育儿教师在每周1、周4为大家带来10分钟的分享,如果您有更多育儿心得或困惑想和我们分享可留言给我们,或者添加小艾老师微信号,与我们进行探讨,期待与您的相遇!

                                                思博来教育  ivy王蕾

今天由幼儿园资深教师jenny为大家带来关于“依恋关系”的分享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我是JENNY,曾在幼儿园工作十余年,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家长讲师、学校讲师,一名十二岁男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

       我们常说:爱孩子,要先懂孩子。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科学育儿。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我将运用心理学界的一些核心概念,并结合实际生活,与您分享一些育儿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心理学核心概念是“依恋关系”

01

所有的分离焦虑

也许能在“安全依恋理论”中找到答案

我之前从事幼儿园一线工作有十余年的时间,接触了很多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缺乏安全感,难适应幼儿园生活等现象。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小班的孩子那时他上幼儿园,有着严重的分离焦虑,每天上学都哭,竟哭了整整一个学期。每天早上回园后,他都会坐在幼儿园门口,静静地等着妈妈来接他;还有些孩子在社交上比较被动与退缩,没有固定的玩伴,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喜欢独处等等。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接下来,著名的“安全依恋理论”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1969年,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提出了著名的“安全依恋理论”.。二战期间,许多儿童成为无人照料的孤儿,Bowlby发现这些进入孤儿院的孤儿虽然在身体上得到了看护,但仍然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他对此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并在生态学和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理论”。

Bowlby认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看护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而这种依恋的内部表征又成为幼儿建立有关自我与他人概念“内在工作模型”的原型。

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建立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幼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幼儿早期形成的与母亲(或者主要养育人)建立的互动模式,将奠定他与外界互动的基础。

继Bowlby提出依恋理论之后,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等人通过精心的家庭和实验室观察,于1975年发明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测验法”来测量幼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并根据陌生情境下幼儿与母亲分离与重聚时以及陌生人在场时的表现,将幼儿的依恋类型划两大类: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包括回避型抗拒型、混乱型三大类。

1)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0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而且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03)不安全依恋--抗拒型(亦称矛盾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04)不安全依恋—混乱型

这类依恋是一种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在陌生情境下,其行为表现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前后不连贯。

案例分享:

明明今年十一岁了,他是一个敏感且不愿意社交的孩子。在学校里,他没有稳定的朋友,不喜欢运动;在自由活动时间,他常常选择一个人,要么在一边看书,要么自娱自乐。老师也反馈他喜欢独处。是什么让明明养成了这种行为模式呢?原来明明出生在双职工家庭。半岁后的他由奶奶照顾。后来奶奶因为身体不适,一岁的时候,明明被安排到异地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通过近一年的相处,明明好不容易适应了与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日子。后来因为特殊原因,明明再次回到父母身边。不幸的是,不久后爸爸妈妈离婚了,明明跟着爸爸一起生活。为了照顾明明,爸爸聘请了一名四十多岁的保姆来照顾他。保姆是外地人,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主要负责照顾明明的一日生活。在明明四岁上幼儿园之前一直是跟着她。每天陪伴明明的除了保姆,就是家里的电视机,还有玩具。明明偶尔去外面玩,常常会与小伙伴发生矛盾。因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相处,且缺乏引导,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与小伙伴一起玩了。明明最喜欢玩乐高玩具,常常会沉浸在乐高玩具里自编自导,且不管去到哪里,他都要带上自己心爱乐高玩具。妈妈偶尔会来看他,分离时,明明没有明显的情绪变化。

我们说:婴幼儿期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恋的关键期,明明在三岁之前,频繁地更换养育者与养育环境,让小小的明明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弱小的他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安与恐惧,小小的身体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哭闹的方式来吸引成人满足自己的需求。屡次尝试得不到有效回应的他,最终找到了保护自己的方法,那就是“沉默”。对明明来说,这样封闭起来是保护自己最有利的法器。也许小小的他便学会了“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的道理。我想实际明明并不是对他人没有期待,只是一次次的失望,他逐渐习得了得不到回应的沉默。像明明这种就是典型的“不安全依恋—回避型”。现今社会,随着离婚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孩子,相对更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

那么,什么样的养育环境会更容易让孩子形成抗拒型或是混乱型依恋呢?相信您定有自己的答案了!

02

如何养育

具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呢?

了解了这么多,那么如何养育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呢?相关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认为具备此种特性的孩子往往是在三岁之前形成的,它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年龄是0-2个月的孩子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当自己有一些生理需求时,如饿了,或是尿片湿了身体不适,孩子会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照料孩子的成年人,需要迅速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求。此时,吃饱喝足、无身体不适的宝贝内心舒畅,就能乖乖地睡觉啦!

第二阶段,出生2-7个月的孩子

这个阶段,是孩子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有生理上的需求,还有心理上的需求。他们会更多地渴望身体上的接触与抚摸。作为养育者,我们要多一些抱抱孩子,摸摸孩子,亲亲孩子,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安全,渐渐对这个世界产生基本信任。

第三个阶段,是孩子出生7个月-24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产生分离焦虑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生”的现象。如果孩子处于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一些接触家庭之外的人,让孩子提前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为接下来的入园分离焦虑打下基础。

第四个阶段,年龄是从18个月至24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会开始呀呀学语,作为爸爸妈妈,即便完全不了解孩子在表达什么,也需要积极回应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反馈形式可以是通过声音、动作或肢体接触等。积极的回应方式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被关心的。

总之,0-3岁是孩子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关键期

假如孩子在出生后的头三年能处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母亲是其固定的养育人,且养育人能很好地做到及时满足孩子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求,并能支持孩子不断尝试去探索外在世界,母亲就被视为孩子至关重要的“安全基地”。这样的他将很可能将成长为一个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帮助他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取得良好学业成绩,以及成年后建立亲密关系,适应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遗憾的是,我们身边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往往把孩子交给老人或是保姆来照顾。在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头三年,这些孩子们并没有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安全基地”,他们对外界充满未知与恐惧,怀疑与不信任,以及对自己的不确定,这将给他今后的人生带来更多的挑战。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次再见!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