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 | 电影冷知识

 野田高梧 2018-12-22


1927年国民党清共的时候,提出了个著名的口号——“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多么充满革命热血的一句口号啊,宁枉勿纵是我们这个民族习惯的丛林法则。


但英美法系的逻辑完全不是这样的,而是:“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这太奇葩了,我当时完全无法理解,以至于第一次看这部《十二怒汉》的时候,觉得在西方当个罪犯成本还是蛮低的,因为要定你的罪真是太困难了。




每个民族都会有那么几部电影会唤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些影片大多是和战争相关,本尼迪克特说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而打仗,是塑造这种共同体最强劲的动力,血雨腥风并肩作战之后,我们都变成了自己人。比如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是这样。我想想我们哪部片子有这样的功效,可能是《英雄儿女》或者《狼牙山五壮士》


不过西方还有另外一种电影,他们是国家价值观的诠释者,传达着一个民族的信仰,比如这部《十二怒汉》,简直就是西方价值观的宣传队与播种机。导演西德尼·鲁米特和编剧瑞纳德罗斯联手,在一个40平米不到的房间里,用跌宕起伏的故事与魔术师般的手法,塑造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庭电影,我们的宣传家们应该反省一下,看看人家是怎么拍主旋律影片的!




今天来聊聊这部经典背后的故事。


在影片的开头,大都是使用高于人视角的镜头。影片中段采用平行人视角拍摄,到了最后部分,大多是用低于人视角拍摄。这样的手法非常微妙,在视觉上暗暗的将影片推向高潮,并制造出类似幽闭恐惧症的感觉。



导演鲁米特把所有人都关到这间屋子里,无论今天有没有你的镜头,你都得在那儿,他就是要演员产生这种和很多人挤在一起的厌烦感





亨利·方达从来不看自己拍的电影,他很讨厌在屏幕上看到自己。但当杀青的那一天,他对导演鲁米特说:“你的工作非常出色”。他之后也认为这是他出演的最棒的角色,虽然电影公司一直没有把他的片酬结清。(因为电影当时是赔钱的)




这部电影虽然当时没赚钱,但他在其后的几十年间却在学校里大放异彩,被经常翻出来当教材,特别是商学院里,学生们通过这部电影学习了“团队技巧”与“说服技巧”



拍摄这部影片时,西德尼·鲁米特只有33岁,处女作就得到了奥斯卡提名与柏林金熊。哎,张爱玲说的出名应趁早啊。



亨利·方达一走进片场就向鲁米特抱怨陪审员房间窗户外的廉价布景布:“他们像一坨屎,希区柯克的背景布才叫背景布,它们逼真的像能走进去”。鲁米特只好安抚这个大明星说:我们的摄影师很牛逼,可以把100块的布拍出1万块的效果.....



随着2012年饰演5号陪审员的杰克·克鲁格曼去世,12位怒汉已经无人在世。(导演西德尼鲁米特也于2011年去世。



《十二怒汉》当年被提名了三项奥斯卡,但悲催的一项都没得,更悲催的是,三个奖项输给了同一部电影——《桂河大桥》。现在看来,《十二怒汉》的成就要明显高于桂河大桥,不是么?




由于预算的限制,影片从开始排练到杀青一共只用了30多天的时间,所有的人都累劈了,全片刚好拍摄了365个镜头。



最后,再送你们一张添堵的皂片....




什么?你没看过这部电影?还不快去找资源!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果您要转载,给署个名可好?

电影最TOP


八最经典的电影  扯最TOP的观点


每周三全平台视频节目更新

微信ID:film_to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