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成长与老子的关系

 飞华个人图书馆 2018-12-23
高人对儒家人文精神境界的深度解析,不看后悔!

儒家强调入世,实用。其最核心点有两个,一个是善,一个是美。主张把理性和现实尽可能的统一起来。

孔子的审美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而重心在教育人向善,存善。生而为人,就要追求美和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至乐。

张祥龙指出,孔子的哲学之所以是入世哲学,就在于他对人世生活的关注和关怀,以及通过入世的践行达到了一种审美的超高境界。

而曾点则突出了生活中的充实之美,用内在的德性来抚慰人心,表现为内在和外在的精神超脱。曾点的哲学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要学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本体是良知,这种良知是一种生命理念,无论何时都不可违背。

相比曾点,孔子的人生理想更多的是安邦治国,救助世人,克己复礼,想把理想与现实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政治和自我理想上的对接。

精神境界也是儒家特别提倡的,比如孔子非常欣赏颜回的仁乐境界,认为他一箪食,一瓢饮,就满足了,没有太多的欲望和烦恼,这本身就是一种贤德。

后来的周敦颐和朱熹都看到了这点,所以他们也都提倡过一种消减欲望,回归自我本真,甚至“存天理,灭人欲”的生活。

对于这点,冯友兰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过,他说:“圣人之乐是他心境的自然流露,因为他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再受困于任何外物。”

李泽厚和徐复观等人也都对此有各自的理解和论述,尤其是前者。李泽厚认为儒家的文化积淀,融化了人的智慧和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之上的超智慧、超道德的心理本体。达到这种境界后,人就可以藐视权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做人。

颜回的自足之乐,是对人生自我价值的安顿和知足,是一种内在精神安宁的良好体现,他的这种快乐,自得自足,不依赖于任何物质条件。就是说,即便外界很贫苦,他依然可以获得内心的快乐,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更物质关系并不大。

这种人生境界,超越了外境,超越了富贵、贫贱和苦乐,回到了生命本真。这种快乐,是极其充实的内在快乐,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已经超越了自然和功利层面。

在几个大的人生境界中,儒家还特别注重人的审美境界,在儒家看来,真正的审美境界就是生活和艺术体验中的审美情境,是情与景、心与境的完美合一,是心灵的纯净和生命的真诚的大德体现。因此,孔子才会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

对于审美境界,文化学者钱穆就曾深刻指出,他说,道德本源于人性,人性处于自然,自然之美同时反映于人心,表现出来,就是艺术,就是文学。故有德者,大都知道艺术之真谛。做人也如此,只有了解了宇宙之大秩序,悟道了天地造化之神功,才能在自己的现实之生活中获得生命之大美。

除了以上几点,儒家还认为,人的世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群、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人固然很重要,很智慧,但一定要学会与自然为友,与自然和平共处,二者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人类如果过多的控制,甚至破坏自然,那人类自身也不会好过。

从儒家的思想我们看出,人只要把自己融入自然,把自然变为一种带有人格化的对象,投身到山水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才能完成道德境界、审美境界以及天人合一境界的完美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