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忘仔忘仔 2018-12-23

本文原载于《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年第12期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 RCVS)是一组罕见的临床及影像综合征,最早由Call等[1]报道,此后又有类似报道[2,3]。由于对该综合征认识不足,国内外目前相关文献较少。现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RCV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至10月诊治的3例RCV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经临床证实[4]。3例RCVS患者均为女性,剖宫产术后;年龄分别为35、28和23岁;病程分别为3、1和9 d,均为急性起病。3例均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肢体抽搐,其中视物模糊2例次、肢体乏力1例次、血压升高1例次。发病前应用升压药1例、止痛片1例。既往有明确的偏头痛病史1例。3例均有不同程度内分泌代谢紊乱,且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升高。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230 mmH2O(1 mmH2O=0.0098 kPa),常规及生化正常(1例)。出院时3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随访至今无复发。

2.MR扫描:

3例患者均行MR平扫和MRA检查,MR增强检查2例,磁敏感加权成像(SWI)2例。应用德国Siemens Trio Tim 3.0 T超导型MR仪和32通道头线圈。扫描参数:轴面SE序列T1WI,TR 2 000.00 ms,TE 9.80 ms,层厚5.0 mm;SE序列T2WI,TR 4 500.00 ms,TE 84.00 ms,层厚5.0 mm;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R 8 000.00 ms,TE 94.00 ms,层厚5.0 mm,TI 2 500.00 ms,FOV 220.0 mm×220.0 mm;SWI采用T2*序列,TR27.00ms,TE20.00ms,FOV 230.0 mm×230.0 mm,层厚2.5 mm,层间隔0.2 mm,反转角15°。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Gd-DTPA 0.2 mmol/kg体重量,行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MRA采用3D-时间飞跃法(TOF)梯度回波序列,TR 22.00 ms,TE 3.86 ms,射频反转角18°,层厚0.9 mm。

3.图像分析:

由2名影像科诊断医师进行独立阅片,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分析MRI影像特征如病变部位、范围、信号及增强特点、血管狭窄有无及位置。


二、结果

3例均表现为颅内多发异常信号及多发节段性血管狭窄。异常信号累及双侧额颞顶枕皮质、皮质下和基底节(3例)、左侧丘脑和桥脑(1例)、双侧小脑半球(1例),呈多发大致对称的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图1)。增强扫描2例未见强化;SWI 1例示左枕叶皮层点状低信号影,1例示多发脑沟裂的斑点状、线状低信号影(图2)。1例于T1WI见双侧侧裂多发线状高信号血管影(图3)。3例MRA示不同程度大血管多发节段性狭窄(图4图5图6)。半个月至3个月后复查MRI示颅内病灶基本消失(图7),MRA示大血管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图8)。


三、讨论

1.RCVS概述:

RCVS好发年龄为20~50岁[2,5,6],女性多发[7],主要表现为急骤发作的剧烈头痛(典型者即所谓'雷击样'头痛),可伴随恶心、呕吐及血压升高等[2,5,6,7],伴或不伴局灶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多于发病后3个月恢复[2,3]。头痛是RCVS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临床表现[8],病因不明,可有一定的诱发因素[5,6,9]。本组3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突发剧烈头痛,表现为急性、可逆性病程,且均存在应用升压药、止痛片等可能的诱发因素。1例有明确的偏头痛病史,2例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视物模糊、肢体乏力)。大部分RCVS患者脑脊液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红细胞沉降率及CRP也接近正常[2,6,10]。本组患者中有1例行腰椎穿剌脑脊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与文献报道相符[2,6,10]

2.影像表现分析:

RCVS和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常同时发生,据报道,9%~38%RCVS患者可以合并PRES,而大于85%的PRES患者DSA检查时可以发现类似于RCVS的脑血管收缩[11]。本组3例患者影像上均合并PRES,具体表现为大脑后部顶枕叶双侧对称的皮质、皮质下白质血管源性水肿,额颞叶、小脑及基底节也有受累[12]。脑血管造影是诊断RCVS的金标准,典型表现为颅内中-大动脉多发节段性狭窄,呈'串珠状'改变[2,5,7],3个月即恢复正常。实际上,约1/3患者在首发症状1周内没有大血管狭窄表现,可能由于这部分RCVS患者脑血管收缩起于皮层小动脉,随后才向心地累及中-大动脉[13,14]。有报道指出,发生于大脑中动脉M1段及大脑后动脉P2段的狭窄与脑梗死及PRES的发生密切相关[2]。本组患者MRA示大血管均有不同程度节段性狭窄,其中2例狭窄分别位于大脑后动脉P2段及大脑中动脉M1段。RCVS患者在FLAIR T2WI上出现脑沟中的高信号血管,形成原因可能为皮层、软脑膜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这种征象提示了严重的脑血管收缩,且合并脑梗死及PRES的风险也大大提高[15]。本组1例T1WI示双侧侧裂多发条状高信号,考虑为血流速度减慢所致[15],但T1WI示脑沟裂中的高信号血管是否提示严重的脑血管收缩,还有待研究。

经治疗复查,上述颅内病灶基本消失,大血管形态恢复正常,且随访至今未复发,表现为可逆、单相病程。

3.RCVS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雷击样'头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对持续1~2周的阵发性'雷击样'头痛,首先应考虑RCVS[9]。RCVS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出血量较少且主要位于大脑凸面脑沟裂[6,10],其血管的多发'串珠样'狭窄最先累及2~3级脑动脉分支;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位于基底池或Willis环附近[6],出血量较大,且邻近责任动脉瘤。(2)其他表现为'雷击样'头痛的疾病:动脉夹层、静脉窦血栓、垂体卒中、小脑或脑室出血、巨细胞动脉炎等,相对特异的头颅CT、CT静脉成像(CTV)、MRI及MR静脉成像(MRV)改变有助于鉴别[10]。(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ACNS):二者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尤为重要。PACNS好发于年龄较大的男性,起病隐匿,无典型'雷击样'头痛。其脑脊液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均升高[5,6],呈炎性改变。PACNS多发节段性狭窄易累及中-皮层小动脉,脑血管造影对本病无特异性诊断价值[6,16],经治疗其血管狭窄也不可逆。新近研究指出,血管壁成像(vessel wall imaging ,VWI)技术也可用于鉴别诊断,VWI可以显示PACNS血管壁增厚、偏心性强化[6],而RCVS由于病理无炎性浸润反应,因此不出现这种影像表现。

综上所述,临床表现为'雷击样'头痛及可逆性脑动脉收缩的患者,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应考虑RCVS的可能。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本研究过程和结果均未受到相关设备、材料、药品企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5-12-29)

(本文编辑:张琳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