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汤圆遇上饺子

 nizijun 2018-12-24


当汤圆遇上饺子

  作者:胡喜荣

  今年,父母不远千里从湖北来到山东,帮我们带孩子。两老每日忙碌着,做饭、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尽享天伦之乐。然而高兴之余,父母也有一丝遗憾:“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小区里人情味薄,不如湖北老家。我看大家见面也不打声招呼,上下邻居都不来往。”

  我让他们在家好好照顾孩子,没事就出去锻炼身体,或者去逛逛商场,不要串门,免得招惹麻烦。我说,小区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互相都不了解,语言也不相通,哪比得了老家?几辈子人都住在一个村子里,操相同的口音,吃一口井里的水,熟悉得不得了,串门、聊天,互相帮忙,像亲人一样。

  父母都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听了都很失望。他们依然忙碌着,一闲下来就念叨老家的那些人,那些事,就像两只关进笼子里的鸟,孤单、落寞。

  一天下班回家,意外地看到父母都神采飞扬。

  父亲告诉我,冬至快到了,母亲要按照老家的习俗包汤圆。母亲说,她要用20斤糯米来包汤圆,让邻居们尝尝湖北的桂花汤圆。看着父母兴致勃勃的样子,我咽下了那些阻拦的话。

  接下来几天,母亲忙里忙外,她把从老家带来的糯米浸泡,和水磨成米浆,放在布包袱里沥去水,放在太阳下晒干,做成糯米粉;母亲把糯米粉用快烧开的水调好,揉成干湿合适的面团。父母就开始包汤圆,他们取一小块面团搓圆后挖空,装入老家人寄来的糖桂花,收口后搓成光滑的汤圆。桌子上、茶几上、案板上,到处都是汤圆。汤圆包好后,两老又挨家挨户去送汤圆。

  一天晚上,我刚走近家门,就听见屋里的欢声笑语,湖北普通话、山东普通话夹杂着传来,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原来是一楼的住户带着女儿,前来感谢母亲的自制汤圆。她说:“谢谢大娘,您做的汤圆真甜,还有一股桂花香,我女儿特别喜欢吃!您尝尝我包的高汤小饺……”

  就这样,冬至前几天,家里陆陆续续有人来做客,他们还送来了各种各样的饺子。裙边饺子、元宝饺子,和洁白的汤圆一起摆在桌上,就像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喜庆、祥和。

  我对父母说:“爸、妈,你们太厉害了!这几天我发现邻居们见面都开始热情地打招呼了。要不是他们都说着普通话,我还以为回到湖北老家了呢!”

  父亲说:“汤圆,汤圆,幸福圆满!汤圆出马,还有什么事情搞不定?”母亲笑着在一旁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在山东过冬至节,真好!南方的汤圆遇上了北方的水饺,温情遇上了信任,真诚遇上了美好,温馨遇上了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