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会史故事(30):亚历山太的革利免﹕以哲学之石攻神学之玉(二)

 执卷绨素 2018-12-24

    圣道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在鼓励学生求真知识,尤其是求更高的神学知识和宗教知识。课目中,有道德训练,有哲学思考,圣经研究是最重点的课程,并主要传授“寓意解经法”。所谓“寓意解经法”,也就是在查考圣经经文时,努力探求在可见的字面之下所深藏的真意。这种解经方法虽不是亚历山太学派的独家发明,但对该派影响至深。
    在圣道学校,革利免由潘代诺亲自点拨,三年下来,其学业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在众多学子中,革利免因学识超群而后来居上,俨然成了潘代诺的第一大弟子。
    又过了数年,潘代诺病故,革利免承继其事业担任了圣道学校的校长。又由于革利免的声望及在基督神学上的卓识,亚历山太教会主教朱利安(Julian)请革利免担任教会长老这一圣职。这样,革利免成了学术界和教会之间的沟通渠道。
    潘代诺本是希腊哲学的斯多亚学派,自然在教基督神学之中夹杂了不少斯多亚学派的东西,而在当时亚历山太的学术界,柏拉图派的希腊哲学也最有影响,这一切因素都深深地影响了革利免。除了潘代诺所授之基督神学和希腊哲学,革利免还引其他已故先辈为师,其中他对两位前辈极为推崇。第一位叫斐罗(Philo),是与耶稣同时代的犹太哲学家,此人当年就生活在亚历山太城,他是将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相结合的第一人,因为斐罗曾用希腊哲学来诠释旧约圣经。第二位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第二世纪的护教大侠、殉道者游斯丁,游斯丁也曾用希腊哲学来诠释新约的基督信仰。
    革校长一边继续办学,一边在教会工作,又一边决心效法先辈,欲以希腊哲学之石攻基督神学之玉,建立了一套他认为更为正确的基督论。
    那么,革利免的神学系统究竟讲了些什么呢?


亚历山太的革利免,是亚历山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革利免一生的神学著作,留存到今天的,最重要的有三部﹕《对希腊人的劝勉》(Exhortations to the Greeks),《导师基督》(Instructor)和《杂记》(Miscellanies),学界称之为“革利免三部曲”。除此之外,还有《致新受洗者》(To The Newly Baptized),《谁是那被救赎的富人﹖》(Who is the Rich Man That is Saved?)等。
    《对希腊人的劝勉》,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告诫希腊的异教徒,规劝他们放弃他们的旧宗教和他们所崇拜的鬼神,来接受并信奉基督教,来相信基督所启示的上帝。在书中,革利免讽刺希腊宗教的百般无用,揭露希腊神明的残酷野蛮;并宣称希腊美术和雕塑,其功用是刺激人的邪情,让人知觉麻木,耳朵聋聩,意念虚妄,所以应当弃绝;世上所有的那些神秘宗教,都属一无可取,希腊人用奠酒烧香来敬拜偶像,也是荒唐可笑。
    革利免举例说,有一种叫“俄耳甫斯教”(Orphism)的玄秘教派,其道德之败坏,思想之蒙昧,仪式之琐碎,诱人误入歧路。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和歌手,据传他的演奏能让木石生悲,猛兽驯服。俄耳甫斯还写过一些诗篇,俄耳甫斯教就是一些希腊人根据这些传说而创立的。革利免痛斥那些如俄耳甫斯教一般的秘教,劝那些陷入秘教之人早日觉醒,归入真道。


革利免时代,希腊人中流传着诸多玄秘宗教,俄耳甫斯教就是其中之一。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和歌手,据传他的演奏能让木石生悲,猛兽驯服。据考古发现,在罗马帝国时代的许多建筑遗址中,都有反映俄耳甫斯教的艺术作品


    革利免还犀利地鞭挞希腊诗人学者的矛盾逻辑,证明他们一方面承认有一位真神,另一方面却蔑视希腊人所奉的神明。革利免还批判希腊人引以为豪的哲学,指摘多数哲学家“本身因虚荣而从物质构成对神的概念”,“妄显智慧,敬拜物质”,假真理之名而“荒唐地引进外邦鬼神,并谈老妇荒谬的神话”。但是,在众多哲学家中,革利免独独地对柏拉图的著作大有好感,甚至大量引用柏拉图的话,认为它们在不少方面能够支持基督教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