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痛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症状。当用力弯腰、挑重物或举重物之后,腰椎两旁肌肉发生痉挛,会突然发生腰痛,或是长年坐着的人 ,腰背肌肉比较薄弱 ,容易损伤,产生疼痛。有腰肌劳损或腰间盘突出的病人也常发作急性腰痛。腰痛发作时,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腰就像折了一样,自己不敢动,别人也碰不得,十分影响正常工作学习。 而人体的经络上有许多穴位可以帮助缓解急性腰痛,如常见的“腰背委中求”,委中穴所在的足太阳膀胱经刚好经过腰背部,可以很好地缓解腰背部疼痛。除此之外还有些腧穴也具有缓解腰痛的作用。 ①承山 【穴名】别名鱼腹、肉柱、伤山。出《灵枢·卫气》。 【部位】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穴(BL57) 【作用】常用于腓肠肌痉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脱肛,痔疮等。 【释义】承山穴之所以具有缓解急性腰痛的作用,主要归功于其投影较多的肌肉群。承山直向下有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等肌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腰背部的肌肉痉挛,若达到针感,腰部痛感会有明显的缓解。 ②带脉 【穴名】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患,脉穴同名,故称带脉。 【部位】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肝经章门穴下1.8寸处;侧卧取穴。 【类属】足少阳,带脉二经交会穴(GB26) 【作用】常用于治疗腰胁痛,腹痛,经闭,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释义】带脉穴位置从皮下组织向下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其接近腰部,腰痛时经常会下意识地去揉按腰部,但缓解不明显,其实就是主要力道用错了位置。当从带脉穴稍偏向腰部按压时,腰部的痛感会明显减轻。 ③环跳 【穴名】又称髀厌、髀枢、环谷、枢中 【部位】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当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 【类属】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穴(GB30) 【作用】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 【释义】急性腰痛发作时,腰部常难以弯曲,而此时若按压臀部肌肉尤其是环跳穴附近会有明显酸胀感,可见此处为治疗腰痛的关键点。针刺的方向应根据实际病情判定。 ④手针 手部穴位为治疗急性病症所常用,并且常有奇效。现医学界有诸多类手针疗法,依据的理论各有不同,如董氏奇穴,全息理论,局部八卦等,这里不依依概述。但基本都有共同的穴位,如后溪(八脉交会穴),腕骨(配后溪),合谷,鱼际,腰痛穴(经外奇穴),大陵(孙思邈十三鬼穴之一)等,临床上常多穴组合使用。
|
|
来自: 一水易人 > 《艾艾贴招微商,@微信号yfgao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