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绝大多数是葡萄糖,要保持一定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但,血糖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糖尿病。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血管,诱发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病等。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超标”者,睡觉时,若没这4种表现,恭喜你离糖尿病还挺远 表现一:失眠、起夜频繁 血糖“超标”时,控制不好,就容易使患者感到口渴烦闷,出现多饮多尿的表现。 尤其是睡前喝水过多,更容易起夜,这样会直接影响正常睡眠,出现睡眠障碍等。 表现二:容易饿 晚饭吃饱后,睡觉前、睡觉时容易饿,且精神状态差,可能与血糖代谢异常有关。 当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会感觉浑身无力、没劲儿。同时,自身血糖难以有效利用,很容易出现饥饿感。 表现三:心慌、易出冷汗 血糖“超标”时,睡觉时可能会出现心慌、冷汗等表现,这时,要注意可能是夜间低血糖的表现。 尤其是冬天,人体为了保暖,会消耗更多血糖来供能,所以,更容易出现血糖偏低的情况。 表现四:皮肤瘙痒 血糖“超标”时,身体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主要原因是血糖高导致周围的神经发生了病变,出现皮肤发痒、肢体麻木等。 此外,身体的糖分难以代谢掉,会刺激皮肤,使皮肤长期处于脱水的状态,皮肤也会瘙痒。 控制好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谨记“三多、三少”: 1,多运动,少久坐 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35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减低80%。 多运动,少久坐,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利于消耗热量,控制体重。 有研究发现,久坐时间每额外增加1小时,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2%,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39%! 运动要合理,尤其是糖尿病者: 避免短时间内运动量太大,否则会使呼吸变得吃力,为了保证身体能量的供应,会使葡萄糖输出量超过肌肉组织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导致血糖升高。 最好是选择有节奏、持续性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 2,多清淡,少“三高”饮食 不管预防什么疾病,饮食上,最好选择清淡饮食为主。 少吃“三高”食物,如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还有避免暴饮暴食,否则会增加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对血糖的控制和利用有干扰。 建议,保证三餐规律,定时定量、营养摄入均衡,控制热量摄入,也要保证营养素均衡均衡摄入。 3,多喝淡茶水,少喝高糖饮料 绞股蓝 绞股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体内血糖高的人,不妨试试用绞股蓝来泡水喝,有助于我们平稳血糖。同时绞股蓝中含有的营养素很高,尤其是直接用来泡水喝,不仅能帮助我们身体的器官新陈代谢,减轻各个器官的工作负担,而且还有助于血液中的毒素跟垃圾能及时顺利排出体外。同时还利于平稳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降低它们的含量。坚持一段时间,或许身体会越来越健康,疾病也不敢找上门了。 |
|
来自: 聚沙q8u2c0pdu6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