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智商,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

 家有学子 2018-12-25

小伙伴们,上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分?是不是不满意?是不是感叹自己智商不如人?是不是在骂自己懒?马上又要期末考试了!是不是想考个好成绩 ?

不要怀疑自己: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智商,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一个多数人都会犯的毛病——拖延

如果你想接着看下去,说明你认为自己有拖延现象,并且有强烈愿望改变自己。那么这篇文章也许能帮到你。看完以后,记得让你的小伙伴们也看看。


大部分患有拖延症的小伙伴都知道拖延误事,却改变不了自己,也不知道拖延的后果如何,一直感叹拖延不对的时候自己却一直还在拖延。


身陷“拖延症”的人,可能会感到爆炸般的焦虑。但重压之下,反而难以行动,造成一次又一次地恶性循环。


可以说拥有拖延症的人一定不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他们以情绪为主导,更看重即时的满足和享受(玩手机玩电脑、电视剧电影、八卦聊天等等),而不是更应该去实现的目标,如下图:



另外,我们大家关于拖延症可能还有一个误解:认为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到做不好或者做的慢就叫拖延,其实不是,这个叫无能。(哈哈,貌似还不如叫拖延是吧)


比如,你明明今天必须要交某科作业,但是用自己的能耐把作业拖延到后天,那才是真正的拖延,可惜很多人都只是无能而不是拖延。


更准确一点说是,不敢正视自己的“无能”,用拖延来掩盖这个事实。


拖延症是因为“懒”吗?还真不是,有些人看似勤勤恳恳,但是就是没做出成绩。


那是因为不懂得“时间管理”?也不完全是。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些都不是拖延症的根源:拖延症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它最主要的成因,是“恐惧”(比如:恐惧失败),然后用拖延来对抗和避免恐惧。


这个4分钟的视频,也许能帮你认清拖延症的本质。



好吧,看完之后,你想寻求改变是吧?好,很好!


那么,到底该怎么治疗这种病呢?豆姐给你一些建议。


01

安排一个不容易被打扰的环境


可以是书房,把门关上,贴上“请勿打扰”的牌子,把你手上的手机/pad/kindle/游戏机通通都关闭了,好好的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


对了,如果不用电脑就把网线拔了。


02

利用同伴们的压力


个人的努力有时候需要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如果你想努力奋斗学点东西的话,推荐你找班级里的学霸聊聊,聊聊理想,聊聊目标,也许你们从思想层面就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当你真实的感受到这些差距时,你的潜力会被激发出来。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比你拼命许多的小伙伴,那么,请天天待在他的身边。


03

计划,你倒是计划啊


拥有拖延症的人最讨厌或者最不习惯的就是定计划,他们普遍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没有什么卵用。


事实上,计划会让你的学习井井有条。


为什么拖延症患者会那么质疑计划的有效性,因为他们往往会认为把日程表排得满满都学习才是个好计划 (可是臣妾做不到还是不做计划了吧)。事实上错了,会制定计划的同学一定会有效的安排学习和休闲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学习。


04

千万别破罐子破摔


不要被拖延症牵着鼻子走。


拥有拖延症的人情商普遍有待提高,别不服气,拖延症会让人控制不了自己理性的思维,同时也克服不了拖延的恐慌。


从自我的各种情绪里抽离出来吧,直接开始动手做一件你想去提高自己的事情,只要开始做,哪怕只做了一点点,拖延焦虑就会减少,信心就会逐步恢复。


初中生,那就从一道错题的分析整理开始吧,任何一道错题都行。


05

分解目标,只做一件事


把大的目标分割成小的任务(task),分重点,分时段,与其他事交替进行着做,单一时段只做一件事情,多时段可以切换事情来做。


06

坚持,坚持,再坚持


“21天习惯定理”,大家都有听说过吧,确实,有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不如借由以上几点慢慢变成自己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比如及时整理错题,一旦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身心会自发像吃饭睡觉一样习惯去做,就无所谓坚持不坚持,拖延不拖延了。


拖延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但拖延症并不是“绝症”,尽我们所能将摆脱拖延症,哪怕你的一点点努力可能都能让你的学习提升一大步。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若侵联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