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熊厚英《阴符经》第七讲第六节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秦之过也 2018-12-25

熊厚英《阴符经》第七讲第六节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作者:熊厚音

 

《四维奇藏——阴符经讲解录》第七讲第六节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由于大道太深奥虚静了。作为现实世界的各种计算方法都只能大概地去演绎而不能完全符合大道的运动规律。所以,近代数学界发明了“模糊数学”,“量子力学”中则有了“测不准定律”。这一切人类发明的认识和计算手段也说明:人类的科学也正在克服其认知的不足而完善自我。

    1、道太深奥,文化和科学还揭不开其实质,也不是既定的理论和规则所能描述,人类的认识还需发展。
    至静之道,这个大道它太安静了,根本都没办法去摸透它的存在。它太深了,就像一潭水很深一样,很深很深,要想接近它,就感觉到非常困难。就像太平洋有个马里亚纳海沟,这个海沟据说有10 000多米深。
    人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乘坐探测器下到那个海沟中去。因为这个海沟太深,水压力太大,即使做得很结实的潜水艇,下去后都可能要被水压扁。据说日本人做了一个潜艇下潜到8 000米的时候,船体的外壳就被压扁了,放摄像机的船舱玻璃窗也已经发裂,这种情况下只好浮上来。当然,这是多年以前的消息了。由机器人下到这个海沟中去的报道发生在1995年。
    按过去的推测和生物学家的说法,那个深海沟中是没有生物的。结果潜水艇下去以后,发现即使在7 000~8 000米的深水之间,仍然有生物;而且这些个生物是透明的,只要碰到的生物都是透明的。不像我们浅水生物都是有形有色的,或者都是能够反光的,在那个地方发现的生物都是透明的。
    这就说明“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有些理论说法因为现实限制了人认识到那些看不到的环境,得出来的结论就不正确。比方现在,我们处在常压、常温下,常温是在摄氏20度左右,常压一般是指一个大气压;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的事物,能够涉及到那些特殊形态的生命吗?肯定观察不到。既然观察不到,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理论呢?所以说,将这个科学结论和理论叫“律历”。所谓的“律历”是规律性的东西,“历”是记载,“所不能契”指人不能约定它,人与其之间完全没有沟通。
    回头再看这句:“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结论我们的努力不能从书本上努力,而应该从实践上努力。要实修时证,不要空谈,也不要空看。你空看了,一天到晚看都可以,看了以后,有什么效果呢?只有坏的效果,没有好的效果。对于个人发展来说,理论上的东西好,还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珍贵呢?
  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哪怕你认识一点点,你都会感觉到欣然;但是,理念上的东西就不一定,即使看到很精彩的东西,它也变成不了你自己的;所以一定要学会看自己的,听自己的,说自己的,做自己的,然后总结自己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去参透它。所以说人家的话再精彩,那是人家的一种智慧,不是自己的。
    过去说“穷理、尽性、了命”,所谓穷理是指要从实修中穷其本来,这个才叫穷理。这个理是实践中、实修中得来的,是你的本来感受。什么叫尽性呢?尽性就叫自在,尽性在自然自在的状态中;了命,了命在人的忘我无为。
    人有了生命以后,人就被自己的身体所约束,所左右。生命中发出的任何一种信息,是因为生命正在无形中和自然之道在交换。这个交换往往被人的主观意识所隔绝了。人的潜在感觉和主观意识之间它没有达成共识,起码来说不全面,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它是片面的,所以要想了命的话,人只有忘我。从阴性的一面过渡到阳性的一面对生命的了解,这种了解就称为无为。这种无为的结果才是全面的。

    2、“实修时证,物性归道,文言求反,常理入微。”
    怎样把古人的理论演化成为我们自己的正见呢?这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自己对古人的东西可以看,但是不要把它当作是正见。这个正见不是从古人那个地方得到的,而是从自己的比较中得到的。意思是说你要把它拿过来,和你的实践,和你的观察相比较,当你观察了以后,比方说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一些理念,他说刚生下来的孩子整日地哭,但是喉咙却不嘶哑,这就属于正见。
    因为我们在现实中,只要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事实。这个普遍的事实被我们自己观察到了,老子他又把这句话拿过来作为自己理念的一种论据基础,这个就叫正见。这种普遍真理,要在自己的修炼实践中将其作为依据和证据。
    依据和证据是大家都具备的东西。说它不会错,是因为古人的经典性的言论中找到的结论实质,这个实质我们自己不一定能够认识上去。古人在实践中往往已把文字理得比较透彻,同时也比较通顺,切中人们思维的发展。所以,正见也是从古人的那种实践中得出来的理论去指导我们实践的结果。
    我们的凡心和天心之间在这一句话中是怎样去处理的?比方说:“我以时物文理哲。”天地间的信号它不停地在释放,我们也时时刻刻在接受;但是,这种接受对于我们来说往往是不自觉的,我们如果反过来,自觉地去接近这个自然,热爱这个自然,而不是追求浮华的东西。吃好的,穿好的,去享受或者作乐的,这个就叫浮华的。浮华的一面是说浮在我们生活的表面,它根本没有深入到我们存在的内在机制中去,对自己本身的生命发展或者潜能的开发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自己要了解我们的“凡心”有哪些东西是消极的,然后才有可能把消极的一面克服掉,从而进入到“天心”中去。
    我们本身之所以对天心不了解,是因为我们有心,有心是有后天意识,这个时候人就很难以看清楚潜在的一面本身就饱含有天道的一些规律,潜在的意识中也饱含着天道的一些智能。要是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应该把10年以前写的四句话给大家再写一下:“实修时证,物性归道,文言求反,常理入微。”
    “实修时证”这一句,在当时是把古人的话稍微作了一些改变,第2个时间的“时”,我把它改了,原来不是时间的“时”,而是实际的“实”、实践的“实”,把它改成了时间的“时”。经过了几年后,社会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与时俱进”,也是一个意思,叫时证。要靠时间去验证它,同时在时间的过渡中,慢慢去体会人的存在。实修时证这句话是从《易经》中引用出来的。
    我们在引用古典文化的过程中,也把古人的一些精辟的东西提炼出来,然后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比方说:“我以时物文理哲。”他也把时间的“时”摆在前面,是说要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慢慢地积累,这就像《道德经》中所说的:“圣人处天下,歙歙焉。”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积累,慢慢地信息量就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对所有的问题都自然而然有自己的比较。比较靠什么呢?不是靠人的主观意识去比较,而是靠自己先天的智慧加以比较。这个比较反射到人的主观意识中来,这就成了自己明心见性的“明心”过程。
    我们的元神系统它属于道性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一种效应。这个效应往往不被我们人的后天意识所承认。我们的后天意识积累过程中是受环境,或者接触的范围,或者我们的文化,或者我们的宗教意识影响造成的,所以不会重视意识中的不突显的深层部分,然后我们都过轻地看自己生命的全然存在,而过度地偏爱外在大存在的影响。实际上生命的小存在和环境的大存在之间有很大的交换余地,这是元神系统的功能性作用才能做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