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草书学习体悟与创作

 阳光灿烂图书屋 2018-12-25


于 韦  

临河书院院长 

中书协考级认证教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中国十佳设计师、锐高文化艺术总监 

师从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 ,北兰亭张旭光入室研修班成员,中国书协14级高研班学员。


重识经典,汲古深耕  

行草书学习体悟与创作。。。。


“博古”方能“通今”,对书法史的全面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书法路径,一套正确的训练方法,通过大量的临习,才能让书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对于自己的书法学习,我总结了几点体会:

一是纵向学习,要对书法史有全面了解。

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变迁,对书法体系的传承和流变,各时期书法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从而形成对书法体系的宏观认知,才能针对自己的爱好做取舍和学习。

二是尊敬传统,重识经典。

所谓经典:是经过传统文化和历史检验而遗留下来的典范,历代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特征的书体代表。这在书法学中已经有明确的划分,而我们需要根据喜好来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只有掌握传统的技法才可能有现代的创新。对行草书而言,二王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狂草则为张怀,他们的经典碑帖,都需要我们在自己的书法体系中,建立系统性的认识。

三是明确各阶段的学习成果及训练方法。

要有所规划,不能只是临帖,还要进行细化目标的训练,并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四是横向学习,深入文化知识与修养。

逐步增强“捕捉个性与情感、艺术表达能力的提升”,因传统文化是书家的必修课,文学、文字学应做为重点,历史、人文、杂学亦可深入,厚积而薄发。在读书之外,还须倾心自然,古人格物致知,屋露痕、锥画沙皆从体悟而来,所以,学习不必拘泥于本门类,要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也可以跨界学习,像杨式太极拳十要中讲求:起承转合、阴虚阳实、动静相守、形神兼备等,其理念与书法极为近似,所以从武术、儒释道等其它门类里的跨界学习,对领悟书法真谛层面是非常有益的,可以相互贯通的。

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因书法是文化的横溢,思想是文化的升华,综合修养才是书法成就的本源。对人、对事、对物、对名利与舍得,无不体现其德行和修为,“字外之功”始终是一门深厚而广博的人生哲学。

时在丁酉之春月,于京东临河书院,于韦记。


于韦大草作品,自作诗一首。

雪夜访禅林,丁酉初春雪夜访禅寺,与好友烧茶赋诗。

寒山朔雪引春归,壑谷幽香岭看梅。复见禅林无客访,烧红夜半醉茶微。

1)、临模:有思考的临、写阶段,实临。

实临这个创段,主要解决“像”的问题。包括圣教序、尺牍、十七贴等字帖的学习,一定要把字写像,这个像不是停留于表面,而是其“法”的掌握,要临写出字的“特征、气质和内涵”,找到其核心的规律,这样的“像”是真正意义的实临。

带着思考去学习进步会很有效果,以往临模写到90%像,就以为学会了,可是在创作作品时却用不起来,就是因为实临没过关,实临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书法的特征并记住,只有单字过关、单行过关,这种实临才有意义。

在临模过程中可以参考张老师的《行书八讲》,他对圣教的分析已经是相当透彻了,如果真的可以将每个笔划、字体结构、空间特点都记下来,那进步就很快了。


于韦草书,意临大观帖 

考虑到原帖的特点,提取最为突出的造型,将其强化的写出来,用长锋羊毫来临,并在笔法和墨法注意些变化,临出的效果则更佳。

2)、临创:依托性创作,集字创作的意临创段。

过了实临一关,也就掌握了字帖构成、章法等内容,就可以进行集字创作,这时更注重的是意临,对气质、气息的把握。这也要求我们对二王体系字体的全面了解,之前所作的二王字库则非常有意义,在集字创作时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依托性创作,在选择好题材后(诗词内容)进行集字,但集字后要选择章法进行依托性的创作练习,如得示帖的章法,整体书风调性、急缓轻重关系、连字、断字等内容进行依托性的创作,这样在使用集字组成的新内容里就有了得示、丧乱的书法风貌,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就能积累大量的、具有典型特征的书法作品,正是此阶段就最要的任务。

在临创阶段的“临和创”,我认为是分成两个内容分别练习的,临是为了像,保持其原貌、把握其特点,而创而是抓住主要特征将其放大来写,这就让创更具夸张性,厚祥老师讲过“矫枉过正”,要敢于抓住特征夸张来写,原字笔划长我们要写的更长,原字歪创作可以写的更歪,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特点、放大特色,只有做了头才能知道哪种角度、哪种姿态是最美的,而这些功课可能要逐字去做,所以讲这个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训练阶段,只有通过临创才会有作品风格的探索,才能有效果的进步和提升。

另外,临习字帖的章法时,尽量可以多做总结,像十七帖中首篇的写法可以用圣教的集字来写,风格立刻就不一样,而其它的各篇特征都不同,张老师曾说过“七儿一女”这篇,上下轻、而中间重,重的部分有个斜线,这就是很受用的章法,那么二王法帖、大观帖中有大量的章法可做为临创的范本。 


于韦草书,意临十七帖 

十七帖的笔法变化极为丰富,是学习草书最佳的范本,因其是刻石而无法彰显率性之感,做为意临,我们是否在继承笔法和势的情况下,发近墨法与章法的变化,我觉得是值得研究的。先生在写十七诸帖,尺寸很小,而我在临习时将其放大到六尺、八尺,这样会让笔、字、墨、章四法更加突出,只有通过临习才能不断的调整和精进。

十七帖四屏条,六尺,仿古宣纸。

3)、吸收性创作阶段 

此时可以对历代重要名碑、名帖进行吸收性的创作。

我认为吸收性创作全呈现书风最重要的科学方法,上次张志庆老师来展示了他的作品,其中写张僧繇事篇,主体取自二王,但又增加了苏适的特征,使得作品既有雅致又浑厚,这种取法也是来自吸收性创作的思考和练习。

尤其是在做大草创作时,大草代表张旭,其古诗四首中有许多神来之笔,他那种浪漫和潇洒写的非常精彩,传达的书法境界也很高。面对巨擘神风如何捕捉取用,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在环看历代,能吸收的内容更加广泛,不仅是对经典的学习,还要在其它书体中寻找,如甲骨、大篆之金石气、磨崖石刻苍茫遒劲、章草的古拙等等,这也是吸收性创作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如何将别的书风提取特征运用到创作中来。

吸收性创作的目标,是要建立自我审美取向的书风,这不仅是取法的高度凝练,也是对思想的提升,在吸收过程中总结不同风貌的书体,研究其书法背后文化故事,以点带面扩展学,是这个阶段最为重点内容。

通过上述三阶段,基本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并有了综合性的学习框架,但是长路漫漫,要得到优秀的书写习惯,达到古风古韵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我觉得要将渐进式的学习(三个阶段)变为一个学习周期,有规划的重复和调整,让自己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进步。虽然老师没有给留这方面的作业,但我觉得有必要给自己一个规划,每一周要作一次学习调整。

创作实践与体会

验证学习技法的转换过程就是创作。所谓熟能生巧,反复的练习终会有所回报,往往在心情沉静的情况下,下笔更得从容,尤其是草书的神来之笔十分难得,一般我在得到好的效果时,会反复锤炼,把它沉淀下来。

于韦大草:释文

勿念过往,英雄无悔,不畏将来,志存高远,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长沙为学笔会,赋诗一首。

丁酉三月于长沙为学翰墨

潭州小雨自东凌,曲水为学渐日晴,翰墨澄怀观造化,天择善道智人行。

于韦草书:王占辉先生浪淘沙一首。

闲月挂云屏,寥落寒星,

夜深人定伴孤灯,不忘初衷追往事,百味心生。

岁月悄无声,人瘦年增,

可怜白发恨无成,浅醉闲欢空负了,月朗风清。

这幅草书是与王占辉、邓戎凯同学一起学习时创作的,当时正在研究“张旭光老师提出的书法的左旋和右旋”的问题,一幅书作中右旋的动势多,左旋的动势少,这可能与人的书写习惯有关,如果全部是右旋,那会显得乏味无变化,就必需增加左旋来化解,在“旋”的问题上,老师曾经总结过四种形式,“圆转、方折、圆中折,折中转”这四种变化,一但笔法形成对冲,增加直线、斜线,作品就会立即生动起来,所以,当时就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且创作了一批“左右旋”的作品。

于韦草书:渔歌一首。

一壶酒,三世(情)缘,聚时有,乐无边。

青山几度更变,落笔不觉长年。

归途清歌野曲,疯也潇洒,活也狂然。

这两幅是结业展上展览的作品,写的虽然不够好,但是对我而言却是意义重大。一则是因为这是在课上创作,张老师点评过。二则是因为与同学们共同即兴发挥之作。三是得延老师再三鼓励之作。

书法与生活密切相关,偶得新作不求上佳,但一定映照本源。这符合草书潇洒率性的本质,也是对生活足迹的另一种记录,举凡名作,都因事件而传世,我十分珍稀与老师学习的时光,也看重与同学挑灯学习的情谊,所以才有“一壶酒、三世情,聚时有、乐无边”的感悟,艺术重要,情份更重要。 

从秦汉至明清,历代书法大家承宗不同,若没有清晰的历史脉络,对书史宏观的了解和客观评价,则很难分辨和理清。所谓学书如登山,行半山易,览众山难。以往写字时会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好书法到底是怎么评判的?很多学写字的人,也会与我有同样的想法和经历。如果没有明师指引、科学的方法,恐怕会绕走弯路、损误时光,而掌握正确的学习路径进入书法正途,是每个书家值得思考的大事。

要达到古人的境界确非易事,要看个人的修为与天赋。举凡大家多爱读书,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狂热追求,才使得其人生富有浪漫与传奇,那种纯真简素、痛苦和遭遇虽无法复制,但都能汇于笔端,让人产生感动、遐想,这映射出:探求真理的艺术家,其世界一定是曲折的、孤独的、精彩的、传奇的。

于韦行书:临怀仁集二王圣教序。

学习圣教,会对二王的理解和认知又加深一步,尤其是经典的行书笔法上,圣教提供了二王体系的海量范例。张老师的行书八讲,我认为是书坛学习圣教极好的教程,他把字拆开来讲,从点划、字法、取势,到尺牍手札的章法,都讲的很透彻。

“学”是为继承 ,将前人的经验学过来,“习”却要不断反复的实践。笔法、单字要先过关,再练章法上手会更快。只是对于出帖与个性这个问题上,如果“学而不化”,等于白学,但要化为自己的个性,书学一脉不成,至少要在两家之上才能有所融合,像在张老师的大草中,能看到二王的经典笔法、张旭的豪放气度、怀素的灵动始转,多家汇聚、博学而后创新。

圣教是二王体系的基础,的确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才能吃透。

书法重点是对四法的了解,“笔、字、章、墨”,这四法是书法艺术表达的实质内容,也衡量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法不孤起、仗境相生”,只有平时专注于法的训练,随着书写能力的提高才能达到“道不虚行、随缘则应”的佳境。

掌握四法使书风纯正,从“形象—意象—意境”发展,而“象、意、境”这三个阶段是围绕书四法的练习完成的,并由象到意,最终走向境的过程。

行草书的核心在变化,变化丰富就意味着四法的运用(笔、字、墨、章),而就字法本身来讲,是对方圆、空间、收放、气息、矛盾等内容的处理,所以书法要有法可依才是佳作。


于韦楷书:唐诗四首。

初学唐楷,一直写的很严谨,后临玉版十三行,微得活化。楷与行,虽然是两种法度,但是相互影响,行、草书中皆有楷法,反推亦然,小楷含行草则得王势。

直到研究大草之后,再写楷书反到可以写的随性了,以前无法解决的法度严谨问题,包括小楷的甜柔,在临写圣教、大观之后逐渐消失了。反而出现了碑刻的方笔,与方圆结合,感觉面貌得到了改变。

我想追求的方圆兼备的感受,越来越明显,虽然现在还达不到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从行到楷的融合上,已经可以做方向性的变通和取舍了,这是我最大的学习体会。

于韦小行书:唐诗十首。

小行书这个范围,其实是很美的,在小楷与中行之间,不急不躁,唯美端庄。它不仅需要静雅之气,还需要将小楷与行书的笔法上做融合,行、楷兼用。最困难的是字势的变化,字之宽窄、大小、长短、倚侧的变化,并体现在章法的变化上。

于韦行书:学书笔记。

在学书过程中,书风与书体会有不同的变化,这点我自己感觉非常明显,对临习圣教、十七帖后如何化得个性,我的总结是在笔法和章法的运用上,做出几种偿试,如流畅与灵动、古拙与金石气、俊秀和潇洒,另外可以结合如篆、隶不同书体来写,就会有不同的风貌和效果。这幅作品是在学习十七帖之后创作的,在强化了转、折这后,让字更加圆润、灵动,也是当时感悟之作。


于韦行书:临王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是二王中的经典,很多大家也建议初学者不要取法兰亭,学不好容易得俗媚之气,原因是其笔法过于丰富,不好掌握。

对兰亭会有种崇敬的心理,其灵动与秀美的动势让人着迷,我在临帖时主要想取其动势和姿态,用圣教的刻石感显露苍茫,这样多少增加了一点金石气,也会有种力量这感,如果是意临,那就全抛笔法,在神似而不求形似了。


历来大家的书法都是触类旁通的,像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悟笔法,先生讲锥画沙悟笔法,都是从自然的事物中开悟而形成的思想,重点不在于写而在于思。

法不孤起,仗境相生。道不虚行,随缘则应。


临河书院,是北京专业的传统艺术教育机构,

致力于中国书法与国艺教育。

书院位于“通州区临河里”,是北京锐高文化传播公司建立的“国艺教育机构”,集教学、创作、展览为一体,下设临河书院、于韦艺术馆、国学与艺术研修会,是专业的艺术研修场所。临河书院先后多次举办了艺术交流会、研讨会、研修班等活动。

并面向广大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爱好者,常年开设“书法、绘画、国艺”等课程培训。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前来参观、交流。


出品:北京锐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Produced:Beijing viecok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