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泉登峰造极之色:一抹梅子青

 芝润斋 2018-12-26


梅子青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是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宋代推崇淡雅之色,梅子青呈色青翠滋润,在青釉的色系中尤其受欢迎,有诗形容它是“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


梅子青龙泉窑色三足炉

高12.4cm,口径14.5cm,足距9.2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高25.2cm,口径6.2cm,足径6cm

故宫博物院


梅子青这种美色,是怎么得来的呢?龙泉窑瓷器有两种代表色调,一是这种梅子青,一是粉青。而梅子青釉料属于石灰碱釉,在强还原焰中烧成,温度大致控制在1250°—1280°之间。

由于烧成温度高,釉层清澈透明,釉色青翠,如同翡翠琢成。同时,胚料中还掺入含有较高氧化铝和氧化铁成分的“紫金土”,这样能提高胎的抗弯强度,在高温中不易变形,保证青釉的呈色。


宋 梅子青龙泉鱼耳炉

尺寸 高7.5cm;口径8cm

西泠印社


其色以灰为基调,灰中带绿、见蓝,釉层肥如凝脂,釉面温润莹澈,其美难以一眼看穿,其韵难以言状。


元  龙泉窑青釉划花执壶

口径8.7cm,足径11.5cm,高32.7cm

故宫博物院


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高17.5cm,口径5.7cm,足径6.3cm

故宫博物院


龙泉窑粉青与梅子青之区别

接触龙泉窑青瓷,通常有人会问什么是粉青,什么是梅子青,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相关问题。

粉青与梅子青都是龙泉窑的经典釉色,对于这两者的解读,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体会。



南宋龙泉窑两种粉青釉瓷片标本,上为亮粉青,下为哑光粉青


首先顾名思义,从字面直观地理解。粉青,即青中带粉,粉字何意,白色的或带粉末的,比如粉红即一种浅红、淡红,柔和的红,由此及彼,粉青就是一种淡雅柔和的青色。

具体来说,粉青还可分为亮粉青和哑光粉青,前者即天青之类,后者发色偏暗,色泽偏淡。

梅子青,即如梅子那样的青色,是一种深浓偏绿的呈色。但梅子从青涩到成熟有一个过程,色泽在不断变化,所以梅子青亦不应局限于某种单一的釉色。

其次是从釉的本质出发,透过表面看本质,也即从科学的角度掌握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烧成原理。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瓷片标本


粉青与梅子青均属石灰碱釉,同在还原焰中烧成,但两者的釉料配方是有区别的,比较而言,梅子青釉配方中,铁、石英等含量更大,由于烧成温度较高,釉的流动性较强,烧成后釉面玻感强,晶莹深邃,有一种深不可测的视觉效果。

粉青釉烧成温度偏低,釉料相对稳定,流动性不强,因而较容易烧成,且烧成后乳浊失透,玻感不强。

我们说“温润如玉”主要是指粉青的视觉效果。当然所谓“乳浊失透”,虽然很符合粉青的本质,但由于具体烧成温度不同,其失透程度并不一致,如前述“亮粉青”,釉面呈色就比较光亮。



粉青与梅子青对比


第三,不妨从意象上领悟。粉青,是天青色,是雨过初晴后天空的宁静柔和,明净如洗,粉青,是对天空的赞美。梅子靑色,是树木瓜果的自然之色,是青梅累累坠于梢头的青翠欲滴,似能触动味觉,透进人心,梅子青,是对自然的膜拜。

此外,笔者认为,粉青,梅子青不应看成南宋龙泉窑的专利,实际上,北宋龙泉窑已出现粉青和梅子青。但北宋的粉青梅子青与南宋不同,北宋总体上是通透,硬朗,清澈见底的,南宋却不同,尤其粉青,它是柔和温润的,梅子青则如翡翠,青色欲流,深浓者甚至有种绿得透不过气来的质感。



北宋/南宋早期龙泉窑梅子青粉青对比,上图卧足杯系梅子青釉,下图“河滨遗范”荷纹残片属粉青釉。


古玩元素网征集到 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鬲炉  如需参拍请加微信guwanyuans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