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汉对应关系字举例分析

 动力实体能 2018-12-26

与华夏文明的青藏之源相对应的是,古藏语成了先秦“雅言”永不褪色的底蕴。雅言古字的读音大多来自古藏语,或者说其最初表达的就是远古时代的羌藏语。语言学家赵元任也认为:周代汉语7世纪藏语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性

青藏高原是一个非常大的地理范围,远古时代游猎其上的游牧民族,必然是方言众多的庞大族群。其实直到今天,藏语方言仍不少于三百种。但语言学家一般把藏语分为卫藏、安多、康巴三大类,肯定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藏语词汇几乎都是复辅音读法,故以藏文字母拼写的藏语有5前加字ga- da- ba- ma- fa-,构成复辅音声母(汉字只有zhi\chi\shi三个复辅音),复辅音声母本质上一种过渡音汉字没有过渡音,这就是两种语言在发音方式上大不相同的地方。

藏文的上加字”(亦叫叠字),就是加在基字上面的音,常见有三个构成复辅音声母例如藏语梳子shzha-hxad读作斯扎吓 shzha在藏文里叠字表达

藏文“后加字”就是后缀音常用10此外还“重后加字”即有重后缀音。藏文中还4下加字,也是后缀音。这些都是汉字读音中所没有的,但在阿尔泰语中就极为常见了,这也是藏语与阿尔泰语具有同源性的反映。

藏语音节最多要用7个藏文字母来拼写,并且藏文拼写与实际读音之间不是一音一符的严格对应关系只是有系统的拼读规则,这就让人感到难以掌握了。把一个藏文音节转写成拉丁文是这样的/bsgrond/母音都省略了,由前加字ba、上加字sa,基字ga,下加字ra,元音o、第一后加字na、第二后加字da构成这个音节ʈʂø̃”。

也因此,笔者习惯采用拼音字母,拉丁文简易注音来转写藏语读音,有时候直接用汉字来注音,以便汉语环境中的人,完全不识藏文的人了解藏语的读音,笔者以为,用国际音标来注音是自找麻烦。简易注音虽不能非常准确地记录藏语的读音,只是一个大概记录,但对探索、描述雅言字的读音来源已经够了。

藏语与雅言古字对应关系,现举例55个,并简要分析说明之

 

藏语把一天、一日叫作dan,应是雅言字“旦”的读音来源。藏语把“今天”叫作后缀-na意为...其间

 

藏语把相向、相当、配双叫作dui,应是“對”的语言来源。藏语“钥匙”叫作rdui-me

 

藏语常用感叹词ezhai!(读作额哉!),应是文言文感叹词“哉”的语言来源。

 

藏语把刀剑叫作chir(刺)应是“刺”的语言来源。在藏语也是“首领”的意思,因为远古时代都以手握刀剑为尊。刺史,即带刀剑的军官。

 

藏语“火”读作mei 应是“煤”的语言来源。

 

藏语拿走、取走”叫作lu,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抢劫”读作“掳巴”(lu ba没有贬义。

 

藏语“过来、过去、行进”读作nzhor应是“着”的语言来源藏语“慢走”非敬语叫作“嘎里对身份同等人说“过来”,叫作藏语上学”叫作“拉扎尔”;旅行:逾果拉着”。

 

藏语“过来、过去、行进”读作nzhor乐器伴唱叫作nzhor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宣布”叫作“雀奏”。

 

藏语把虫子叫作mbur(爬)应是”的语言来源。字的本义就指虫类。

 

藏语把帐篷”叫作kuu(窟)应是”的语言来源。

 

藏语把“懒惰”叫作la,应是“邋”的语言来源。懒惰读作lad-bo(后缀d读作i。藏语“手”叫作lah-ba剌巴

 

藏语把“嘴”叫作kou bo应是“口”读音的来源。藏语“吃饭”叫作koula(口拉)。

 

藏语把大草滩叫作tang,应是“塘”的语言来源西藏巴青县有地名叫gyong qen tang钦塘),意为“大央神草滩”。

 

藏语叫作qie应是“且”的语言来源。甲骨文指祖先。在藏语也是“刀”的意思

 

藏语把“刀”叫作qie应是”的语言来源。藏刀:吐切。

 

藏语“说话”叫作yin应是”的语言来源和原始本义。

 

藏语把“说话”敬语叫作song应是“颂”的语言来源,说敬语时候肯定说好听的话,正是“”的原始本义。

 

藏语眼睛叫作mi应是”(眯)的读音来源。藏语也把瞪眼叫作mi。藏语的“人”就叫作mi)。这些都是猴祖观念的产物。

 

藏语把书本、文牍叫作ce,应是“册”的语言来源。藏语把学生用的课本叫作“洛册”(藏语把“教、学”叫作luo。学校:luo zha),藏语经堂叫作册康”。

 

藏语把多叫作chang,应是“昌”的语言来源。西藏地名“昌都”是“大街、大道”的意思。藏语“大家”读作“昌莫”。

 

藏语把照看、护理叫作your,应是“佑”的语言来源。藏语“护士”叫作“娜儿”,重音在”。娜儿是对女孩的昵称

 

藏语走开(敬语)叫作bi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告别”读作“谢避”。

 

藏语把坐车来去叫作yun应是“运”的语言来源。

 

藏语把“人”叫作cui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朋友”读作“倅巴”;我们:nga cui你们:ka cui同学:洛倅几个:ka cui满洲语朋友、帮手叫作gu cui。故笔者推测北京话里的“催巴儿”(朋友)以及《宋史·志·礼》中的“催班”(朋友)来自古藏语。

 

藏语问话、说话叫作qi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您忘了”读作 qie ran qi?(您:qie ran

 

藏语把“经过”叫作yu应是”()的语言来源。



藏汉对应关系字举例分析

 

藏语把等候照看”叫作“古兀”,应是“”的语言来源。

 

藏语把派遣分出”叫作ban应是”的语言来源。

 

藏语把“丈量、猜度”叫作ce,应是“测”的语言来源。谜语:gad ceg 读作嘎测

 

藏语把合适”叫作ran,或ran ba),应是“然”的语言来源

 

藏语没有叫作mie应是“灭”的语言来源。

 

藏语“骑行”叫作xun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骑马”叫“达巡”。公路巡朗”。

 

藏语把尿液等排泄物叫作zang“脏”的语言来源。

 

藏语把字眼字句叫作ci应是“词”(辞)的语言来源。藏语词汇叫作cig saa词萨)。

 

藏语把“献上”叫作zeng,应是“赠”的语言来源。献哈达:kada zeng布施:赠巴

 

藏语远行jiong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旅店”就叫“迥康”房子叫kang

 

藏语把摆放分开叫作zhi应是“置”的语言来源。

 

藏语身体、肉体叫作yu,应是”的语言来源。

 

藏语把偷盗叫作skən,应是“寇”的语言来源。小偷叫skən ma(寇玛)

 

藏语把死亡、逝世(敬语)叫作dzoŋ,应是“终”(冢)的语言来源。火葬:mi dzoŋ(猕终)。

 

古藏语把河流叫作jin,应是“津”的语言来源。嘉绒藏语把若水叫作“若津”。

 

藏语把河流叫作qu,应是“曲”的语言来源。藏语黄河读作“玛曲”。

 

古藏语把有祭坛的地方和部族国家的领地叫作xu,应是“墟”的语言来源。

殷墟,殷人都城所在地。昆仑墟祭祀昆仑山的地方。岭阿墟,在西藏德格县,传说是格萨尔王的岭国所在地(古藏语也把巫师叫作xu)。狼居胥),匈奴左贤王的祖宗神山,汉武帝大将军霍去病在此与匈奴作战获胜,斩首七万余级,于是封狼居胥刻石记功与此。

 

藏语把说、称呼叫作yue应是“曰”的语言来源。藏语“什么名字?”:min ka yue

 

  古藏语把高原能种植的青稞等农作物叫mi,应是“”的语言来源,猕人种植的粮食也或许还的本字

 

藏语把农业、农作叫作zhi,应是“植”(殖)的语言来源。藏语“农田”叫作zhi sa(植萨)。古代藏人部族通常都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在山谷底部种植青稞,一部分在山谷顶部放牧牛羊,但他们有共同的族名和族长,放牧的人通常要到冬季才回到河谷底部来囤聚。

 

藏语把钱叫作zhi,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把会计、记账人叫作“zhi ba”(锱巴)。

 

藏语把合为一体、行动一致叫作tóng应是“同”的语言来源。古代的“同”是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类似于元代穿一色衣“诈马宴”藏语把军队、军团叫作tang ma”(同玛),把捆绑叫作“同巴”。而“同罗”是鲜卑拓跋人对军人的尊称。

 

藏语把用牛毛织成,底部挖入泥土中的圆形帐篷叫作wa”,俗称“冬窝子”,是藏人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这应是“窊”的语言来源,原本指一种半地穴式房屋,通“漥”()。

 

藏语把他们那种可移动的,屋脊式的大帐篷叫作ger(格尔),其大的可容纳数百人,活佛和大贵人会集众人时都使用这种帐篷,应是“阁”的语言来源。

 

藏语把聪明才智叫作hui,应是“慧”的语言来源。藏语“谚语、格言”叫作dan hui(丹慧),丹,语言;慧,聪明。例如谚语:月光最强烈,晒不干青稞。手中提着肉,就会有老鹰在头顶盘旋。

 

藏语把“分开”叫作pin,应是“品”的语言来源。品的本义就是分别。藏人习惯把书的某章某节叫作“某某品”。藏语“圆满”叫作pin chu(品楚)。

 

藏语把大声叫、大声唱叫作xiao,应是“”()的语言来源。藏语也把歌曲叫作xiao唱歌:xiao dong叫骂:xiao xiao dong

 

以上都来自藏语口语常用词汇,其所对应的却是古代雅言字,只出现在书面语言中,口语不用,如此,读音的源头在何处就不言而喻了。

还要注意,藏语词汇在口语中读法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是单音节的,都要加上各种约定俗成的虚词,即带上前缀音和后缀音。例如,藏语mu是指母亲,但在口语中要读作a-mu-la );藏语bo是指爷爷,在口语中要读作a-bo-la变成三个音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