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次用“粗心”解释问题,就是让孩子离优秀更远一些

 风满伞 2018-12-26
细数每个人求学时代最常犯的一个毛病,“粗心”一定可以排在第一,即便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的粗心问题:
“我家孩子54能看成45。”
“我家孩子考试时居然能漏掉一题没做。”
“小学3年级了,题目要求画横线的地方,她能去画波浪线。”
孩子粗心这个问题,在大考小考、平常作业中经常出现,几乎找不到什么好的对策解决,让家长们很是苦恼。
图片
粗心
常常成为孩子和父母自我安慰的借口
很多孩子喜欢拿粗心当“挡箭牌”。
考试考砸了,家长问怎么回事,他就摆出遗憾的神态,轻飘飘丢下一句:“我都会做,就是太粗心了,搞错了,唉。”
用“粗心”来解释问题,有一种推卸责任的意味,不是我不会,不是我平时没听讲,就是一个“意外”,大意了才出错。
图片
孩子聪明的很。这样说,家长一般都无从指责,可以给自己免去很多“麻烦”。
不仅是孩子,很多家长也喜欢拿粗心来安慰自己。
“我家孩子聪明,就是有时候很粗心,考试发挥不好。”
在学习这件事上,仔细、专注这些好习惯,就是需要从小养成,可是却被父母忽略了。
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会,智商没问题就行了。一句粗心马虎,就能证明孩子不笨,内心会少去很多焦虑,于是越来越喜欢这种解释。
其实,不是什么问题都能用“粗心”简单带过。
偶尔一次两次犯低级错误,比如漏看了一个数,题目没看清楚,说是粗心问题不大;
但是屡次三番,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越是简单的题目,越是错的多,这就不是“粗心”的问题了,而是能力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粗心就是另一种“笨”,但是这种笨可以改,而且越早改越好,越是等到孩子习惯了越是难办。
而家长每一次用粗心、马虎解释问题,都是在让孩子离改变更远一些,因为他会心安理得接受这个理由,继续以前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所以,家长还应耐心地多询问,帮孩子找到犯错误背后的理由,别让粗心的幌子掩盖了问题的真相,错失教育的良机。
图片
孩子“粗心”背后,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孩子小学初中阶段,知识点、题目的难度不是很大,智商并不是他们之间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正是对待学习和各种细节的态度是否认真负责,拉开了每一个孩子的差距。
所以家长不要对孩子的“粗心”不以为然,细致、认真就是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必备的良好品质。
如果你好好总结一下,会发现简单的“粗心”背后,其实能反映出很多问题。
有些孩子平时表现很好,一到考试就紧张,发挥失常。这是因为孩子心态没有摆正,对待考试的认识不正确,需要解决的是调整心态的问题。
比如有的笔误、漏题、看错题再检查一遍就能发现,这就是因为孩子平时做作业就没有养成及时检查修改错误的好习惯,或是由于考试时态度不够端正,孩子没有耐心再检查一遍试卷;
图片
有些题目和平时做的很像但是做了改动,但是孩子还是按照以前的思路来做,这就属于没有认真审题,缺乏思考,或是知识掌握不透彻、不全面、题目训练不够。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细致、深入地剖析。
屡次犯错的所谓“粗心”,就已经不只是粗心这么简单了。
只有搞清楚问题的本质,才能帮助孩子从根源上彻底改掉这个“粗心”的毛病。
图片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从家长这个角度,首先不要总是用“粗心”“马虎”等字眼评价孩子,这会让孩子不断地在心里以这个负面标签暗示自己,最终反而真的会成为一个粗心、马虎的人。
父母在观察到孩子做事认真、细致的时候,及时表扬,正面激励孩子,让孩子看到细心做一件事带来的好处,会逐渐强化孩子身上“细心”的品质,淡化“粗心”的部分,这种正面暗示会让孩子慢慢向着细心发展。
一方面,粗心与心理负担有关。
有些孩子害怕考不好遭到父母的责骂,于是对待考试得失心太重,越是这样在做题时就越容易紧张,于是就越容易出错。
家长要帮助孩子摆正心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平时,平时多抓孩子的学习,不过分要求孩子考试的结果,告诉孩子保持平常心,考试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只要平时认真努力,考试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粗心还与孩子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有关。
一个平时做事大大咧咧,没有条理,做事不负责的孩子,会迁移到学习习惯中,很难保持专注、细致、认真对待考试。
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有效减少学习中的粗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用自己的细心去感染孩子,比如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建议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东西、收拾房间,会让孩子变得细致有条理,也能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责任感。
此外,不要事事包办,适当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复习进度表,这能让他变得有计划,有顺序;
最后,家长平时也要注意保持耐心,不粗暴不乱发脾气,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塑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形成愉悦平和的心境,做事不骄不躁。
编辑:八月
插画:在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