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道德经修炼体悟

 秦之过也 2018-12-26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云云各复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没身不殆。


接上章,回到当下,将会经历许多个起起伏伏的状态。

这种起伏,是“此彼”的起伏,是“有无”的起伏。这在世间是平常的现象。就像一个青年初入社会,心就像长草一样,那就是“如彼”而不“如此”的状态。青年人最容易被世间的流行之风带动,而无法落到实处。这也就造成无法真正的做成事。

经历了些这种磨难,青年人回到了实际中,又开始经历上面提到的“宠辱”的状态。于是对自己的评价一会高一会低,一会又被生活所迫,一会又随波逐流。那么,这时候,又需要走出自我,将自己托付给这社会,为天下人服务。

既能做实际的事情,又能不失理想,就渐渐会感受到某个方面的规律。当然,作为老子所说的,其规律性可能更全面一些。这规律并非是脱离实际的,甚至更平常而让人们视而不见,只有我们真正走入生活,才会发现。

然后,下面,老子告诉我们,别又被这冒出来的规律性认知而牵累,而骄傲,而炫耀等等。应该继续回到那平常的“白纸”中,回到那“自然的无中”。别象我这样和人家说东道西,好像知道了什么似的。认识到一些只是中间的阶段,还要将规律的认知也沉静下来。

致虚极——虚心到极处的时候。

下面的阶段,又会再次的“无中生有”。

这时候,我们似乎可以大致总结,老子在描述的是一个持续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过程。

万物并作,这是不一样的又一次无中生有。这一次,就像阻止一个公司运作一样,不是组织者做,而是其他人动起来。

为何会如此,在于有所谓“常”在运作,常是我们看不见的背后的推动力。

当发现“万物并作”的时候,发现似乎不用自己做,大家都开始运作的时候,同样的道理,不需要“有为”去干预,而应该无为。这非常类似于现代市场的情况,小政府而大市场的状态。

各种万物的运化,有往有复,而各自回到其根源。这恰恰就是万物本身无中生有,有复归无的过程。这个时候,对于我们而言,将是另外一种层次的感受。许多人也能够静下来,然而从静中出来后,照样为俗事烦恼。而老子所提倡的并非出世,并非逃避,而是真正走到与社会的和谐点。这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静下来。

这个静下来,却是回到了和谐的“命运”中。一个人的命运,往往都是指其在社会中的起起伏伏,涨涨落落,而当我们回到社会的这本来的和谐中,我们才真正明了自己在这一层面的命运,才知道了什么是“常”,才算是活的明白些。

——细致来说,不要以为每个人的归根都是归到我们这里,然后我们明了了这个根。这归根,却是每个人的自然的本来,每个人的“无之自然”都不相同,但却又是相通的整体。这才是和谐之命(规律),也才是本来之常。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看到了社会文明之所在。

不知道这社会的这种自然,这种平常,这种规律,这种“无”,必然会造成冲突,那是一个人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冲突,自然会吃亏。

这个社会之常,在于包容,而不是压制。不是说看那个人脱出了平常的状态,然后就硬把人家拉回来。不是那样。这个社会是有包容的,是包容个性的。归根是归到个人的自然,而并非限制个人的自然。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又能掌握到其中的共通,我们将可以做到“公”——这个词,包容了多方面的含义,并非说成为公众人物那叫公,并非说成为企业主人那叫公,并非说有钱有能力那才叫公,并非说成为大师大家那叫公。事实上,没有任何外在的表象,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公”,但也很可能这个人就会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成就。甚至下一步老子所说的“王”。

事实上,这些本质上都指这个人所做到的“内在的和谐”。这个内在的和谐不仅仅可以“观”到,明了,更可以做到。不仅仅可以做到“内在的人类属性的和谐”,到“内在与地球整体的和谐”,甚至到“与宇宙整体的和谐”,一直到与所有的和谐。

那么,老子告诉我们,这种和谐最终会超越“身体”的限制,超越“生死”的限制,因为生死的矛盾也好,身体与外在的矛盾也好,都可以走入和谐。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为与有为的不同,往往就在于“取信”。

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事,关键在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无论是宣扬美的,还是宣扬善的,是创造明星的,还是获得权利的,或者谋取金钱的,往往都在谋求一个信。

我们知道这种表面的“流行风”,并非事物的根本,我们也知道要去彼取此,从当下做起。从当下不取美也不取不美,不取善也不取不善,不取宠也不取辱,从本来的自然中,得到隐藏在最最平常中的规律,那本来的和谐与自然。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不离开生活的纷扰——当然,这纷扰在别人看到争斗,看到矛盾,而我们却来去自如,用最简单的平常去包容,迎接越来越细微的深层的脉动,也是越来越大的整合的脉动。我们从那越来越大的纷争的表面,看到那背景的一张白纸,我们更看到每个跳动的生命都本来在自然中流动,都是那自然本来的波浪,就像一株株树,我们看到他们从生命的根部生长开来,走入纷争,走入好坏善恶宠辱中,然后再回到生命的本来。我们看到的不同的独特的生命都是一样可以理解,看到那整体生命的律动。我们回归到生命的本来,然后大家一起出发去创造更丰富的生命。一切都是如此的平等,都在和谐之中。

我们并非不可以追逐善,追逐美,追逐恩宠,而那可能会带来“徼”,带来相反的结果,我们也会跟随那种自然,而将矛盾带入和谐。我们经历了波折,也就在生命中建立了威信,就像出生入死的将领,会让大家畏惧。而我们逐步掌握了波折与矛盾的和谐,并引领大家走向和谐,大家会亲近我们,赞美我们。而更进一步,我们将真正给所有人自由,正如他们给我们的一样,我们不必再向人群取信,不需要他们听从我们,不需要他们信任我们,我们好像什么也没有做,而只是在自己完整的自然中,每个人也都是一样,我们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正如当前社会的走向,那也将是对每个人的信任,而不用他们知道我们信任他们。每个人都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大家都在追求信任,从开始互相之“侮”,到互相之“畏”,到互相之“亲”,到不再追求那“信”。是啊,信,就有不信。光是信是不够的,如果明了本来都一样,又何必要求那信呢。回到当下,回到本来的自然,那才是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所有人的信任,也就不必信任了。只有对自己不信任的人,才会争取那证明,才假定别人不信任自己,然后争取那种信任。那又何必呢?

所以要珍重自己的言辞,要明了那是要“刮风”,要取信也。

最后一切OK,却并非你我的功劳,却只是每个人自己的自然罢了。经不在了。

事实上,那自由之道本来就是一个“无”,这无,不是别的,却恰恰是无限的发展。正如我们走出了自我(不仅仅自我,更是自我的环境),而走入更宽广的世界一样。

这种“走出自我”,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它是一种更实际的情形,更真实的情况。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们走入自然之中,走入自由知道,带来自我生命的和谐。这和谐不是某种我的什么东西的和谐,就像一个人可能身体很好,那么可以说他和谐了,那只是他所拥有的一种身体上的和谐。就像一个人可能情绪总是平静和谐,那也只是他的情绪层面的和谐。或者一个人可能充满理性智慧,那也只是思想上的和谐。这些都是他所拥有的某种和谐,而并非他本来的和谐。

当一个人走入了本来的和谐,也即是走入了生命的自然,走入了自由之道。这时候他会发现,他的和谐会自然地发散,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会“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这和谐会和所有人产生共振,从而带来其所在环境的和谐。

但是——这还仅仅针对其个人而言。从某种个人的角度上,这已经是一种极致,而抛开个人的视角,立即有更大的挑战到来。

当我们走入这本来的和谐之中,也即走出了自我的狭隘,才算“又一次开始”真正走入社会。

我们会发现,我们原来以为已经成就的“自由之道”已经没有了。也许对于个人而言,它依旧存在,但对于这更广阔的世界——不仅仅是我的环境,更是所有人的环境,它已

这需要我们抛开对于一般层面的“无”,或者那“自然”的执着。那自然不需要象宝贝一样被保持着,我们不能抱住它不放——能够得到的自然,需要保持的自然,那怎么可能还是自然呢?同时,这无为的自然之玄,和那有为的玄,却又恰恰是相反相成的一对,正如那好与坏的一对一样,都只是之字形道路的两端而已。而那中间的本来的自然,无法用言语表述,更不是你指着可以说的“无”。

这无把握不到,人就习惯会把握点什么。于是就出现了仁义。那么多人舍生取义,完成了美妙的一个瞬间,然而,那却已经是抓得住的道理,而并非本来的自然之道了。

仁义,还有一份自然,下面更有智慧,作为这自然自由之道的表达。奈何,只要是出现的东西,必然就有反面,我们看到即使所谓自由之道都是一样。我们说出来的智慧,就像我在说这些东西,就像一张网,无论这网多么美丽,包围的多么严实,都会有漏洞,同时,也变成了遮盖本质的面纱。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必须在其对立面作为背景下才能展现。孝慈好,却必须得通过“六亲不和”来展现。忠臣好,却必须通过国家昏乱来展现。

有的人发下愿望:让这世界变得没有贫穷吧。这愿望本身却已经约定,要有贫穷,然后才能消灭它。富裕必须在贫穷中展现,这就是这愿望的潜台词。

所以,我们首先要清楚这底蕴,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无”,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然”。那自然与无,那自由之道,并非是一个什么东西,也不需要显露出来证明,那就像要证明“我”是“我”一样荒谬。那么多人这一辈子寻找自我,证明自我,那并非不好。但如果这个人把握不了“自我”,而真的以为我没有在这里,以至于茫然恐惧,那就不好办了。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当今社会,已经渐渐走入平等的时代,一个人,一个年轻人,他的追求,已经不很被某种主义、某种教义等左右。这并非说主义或教义都不好,而是说,作为一个成熟的人类的一员,我们要能够从内在找到真正的“主见”。

这主见,来自我们的内在,那永远也不会枯竭的宝藏。这宝藏,许多人并不承认它存在。他们发现,自己就像那干涸的河床,怎么努力也找不到一滴水。即使承受了一点雨水,也总是很快蒸发。这智慧的源泉,怎么可能从内在直接就能涌出呢?所以,圣人智者会让我们学习,谦虚地吸纳那每一滴智慧之泉,不断积累,就像一个商人去积累财富一样,也就像一个贤德积累德与名一样。

这,并非不好,也并非不对。老子并非是否定这些的。只是,在特定的阶段,老子要让我们尝试去发现那更根本的本源。在经历了前面的铺垫之后,在那自然的白纸在我们的天地中铺展开之后,老子要让我们发现,生命的奥秘,在更根本的体现之中。

这生命的自然,那自然的白纸,如前面提到的,并非是一无所有的东西,却是平平常常的生命,它太平常了,以至于我们总是忽略。当我们从生命的喧嚣中回到当下,我们会发现它的端倪。我们发现它是我们的根,也是每个生命的根,这根便如大地,而从这根伸展的枝叶,从相互的争斗,到融合,而本来一体,而共同成就我们的生命世界。

人们往往从这最平常的惊奇中,以为发现了大道,或者智慧,或者仁义,或者孝慈。而恰恰,说回来,这本来的自然,又怎么可能被这样表达?就像一块石头,你无论给它什么样的名字,什么样的评价,哪怕被卖出千万的价值,它,却只是它而已。

所以,这自然的轮回中,重新生长出来的果实,却并非自然的本来。这自然的本来不需要重新创造,因为它就已经是一切。那么,当我们铺垫到了这里的时候,我们就学会不被那自然的果实所迷惑。

如果没有这外来的“风”,我们同样可以从内在得到自然的滋养。每个生命并非是无力的白纸,必须外在的培养才能成型。恰恰相反,每个生命,却都象那自然的本来一样,看似白纸,却包容了无穷的内容。

这似乎在说每个生命都是种子,这也并非是完全正确的比喻。但从基本来说,我们的确应该给每个生命,尤其是自己,以自然发育的机会,在这最初的阶段,不要让外在的风尚来强迫它的发展。就像给一个婴儿在母体中孕育的机会一样。就像在母体中,我们见到的,那自然纯净的本质如白纸,而却“怀抱”着本来融容一切而不可见的平常之道。我们不要过多地陷入思虑,琢磨对错成败,就像婴儿在母体中睡觉一样,不过早地涉入欲望。不要让外在的知识在这孕育中植入我们的心海,让我们给内在的自己从本来的自然运化中汲取自然生命之泉的机会。

说来,这的确是不好说的道理,所以在这个阶段,似乎却是给出某种要求一样。其实这是生命本来的自然,并非是我们要强加给生命一个孕育的过程。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若独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上一章,可说在孕育之中,这一张,却是“婴儿之未孩”。

作为一个成人,人们习惯于扮演自己成人的角色,却也总是喊累。

老子指出的这条道路,并非什么神秘之路,也并非什么难以达成的训练。

说来,我们总是身处在一个波澜起伏的大道之中,我们的内在总是在轮回着不同的角色。只是我们没有感受这命运之弦罢了。我们以为这一辈子就是生老病死,却不知一个相反的过程也总是在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