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太祖阿保机的耶律家族》摘抄-炎黄苗裔与白马青牛<黄帝后裔:从北狄说起>5 

 金色年华554 2018-12-26
         北狄之丁零:处在匈奴、东胡以北的游牧部落联盟是丁零。丁零也被称为“丁令”、“丁灵”,也被称作“敕勒”、“铁勒”,音译不同而已。去最早的游牧区域在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周边,向西直到咸海、里海之北。在北狄之中,丁零与中原政权直接接触较晚,在公元一世纪曾与汉朝夹击匈奴,迫使匈奴分裂成为南北二部,并逼迫北匈奴西迁至欧洲,致使匈奴一度一蹶不振。
    丁零当时的游牧区域,属水草茂盛之地,其部族除了与匈奴一样善骑射之外,在制作运输工具方面因地制宜,且颇有心得,如丁零人自制的适用于在大草原运输的高轮大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深得同时代中国北方各民族喜爱,因此汉族也形象地称该部族为“高车丁零”。
    《辽太祖阿保机的耶律家族》摘抄-炎黄苗裔与白马青牛<黄帝后裔:从北狄说起>5
                                          战国时期丁零人在中华大地上所处的位置
    丁零之名最早见诸于汉代史料,但“出场次数”不似匈奴、突厥、鲜卑,在古籍中记载甚少。据《中华历代皇朝全二十八史·魏书》载:“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时有小异。”但《魏书》对丁零的这种说法,已被吕思勉老先生通过详细考证后予以否定(限于篇幅,吕先生的考证过程恕不再赘述)。
    其实,丁零与匈奴,无论人种、语言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从口语看,两族几乎不通(当然交界处及过度地区语言相近),而匈奴人与汉人对面交流却基本不用翻译;书面语言不同,目前虽然没有关于匈奴文字的证据,但从已有的历史记载和考古成果分析,匈奴在与中原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长达几个世纪的交往中,对汉字的使用应该是驾轻就熟的,而丁零本身的文字虽然没有考证,但作为其后裔的回鹘、突厥等民族文字显然是属于另一种书面书写系统。
    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即使不依据黄帝之孙始均“生北狄”的历史事实,匈奴人从人种学上说也是不折不扣的黄种人,加之主要与汉族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其已与汉族人种特征几近一致,这不仅在中国史书中有所记载,也与匈奴西迁后欧洲国家的历史记载中关于匈奴人人种特点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丁零人则因当时处于极北之地,没有像匈奴人那样与汉族有极深刻的的沟通交流融合,没有如匈奴人那样专注于和汉族人争夺人口和土地,且相较于匈奴游牧区域(指北匈奴西迁之前的活动范围)而言,其迁徙范围更为辽阔,从今天西伯利亚向西直到亚欧大陆腹地,其运输工具“高车”的发明,也从另一角度证明其迁徙范围和频次远甚于匈奴人,如此大规模的流动造成不同种族的融合,必然使得丁零人人种远不似匈奴人那样与汉人类同,而显示出“杂胡”的特点。
                ---------万分感谢我的好友@黄金家族微博   李强先生所著、所赐惠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