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投资始于2017,终于2018

 人在天涯看雪花 2018-12-26

2017是价值投资的本命年,很多投资者在白马股上赚取了超过30%的收益,价投之风也就此刮了起来。

但是,这股风并没有吹很久,2018年,刚学会价值投资的人都受伤累累,无数投资者重仓优质股,白马股,损失惨重,更有甚者,因为上了杠杆,最后面临爆仓清算的局面。

临近2018年年关,反对,怀疑价值投资的声音越发得多。各种各样的白马暴雷,亏损实在难受,加上宏观的不确定性,大家对长期持股已经没有信心,

在我看来,我们到市场中的目的是赚钱,无论价值投资与否,能赚钱就行,用哪种方法因每个人理念,风险偏好,操作风格,习性的不同而异。事实上,投机也能实现长期年化30%以上的收益。

短线操作也好,长线持股也好,决定赚钱与否的其实并不是何种操作方法,而是取决于对这种方法应用的深度。

先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打电脑游戏,打得不怎么样,反倒荒废了工作学习,而有些人打成了职业选手,最终从中赚到一年几百万的年薪?

一、努力

费雪在《如何挑选成长股》里面说,对企业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深入的过程:

“一个人信奉价值投资,他周一到周五忙于其他工作,然后某个周末闲暇的下午,在家抽空看看电脑,读了几篇卖方的报告,对比一下财务与估值,回想起巴菲特的长期持股经验和成功心得,马上作出了长期价值投资的决定。”

“另一个人也信奉价值投资,他已经看腻了所有的公开报告: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他每年乘坐超过100次航班来调研各个上市公司。对于要买入的标的,他不但对行业知识,未来趋势知根知底,而且已跟与目标公司高管、底层员工,同行竞争公司人员,产业上下游公司,经销商都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查交流,最后耗时几个月,才作出买入的决定。”

这两者都是价值投资,如果说只要价值投资都能赚钱,前者能,后者也能,你觉得合理吗?

结果显然易见,像前者这样随便投资,券商,IR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因为没有厚实的行业经验来判断哪些话是干货,哪些是忽悠。最终,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投资,踩雷概率比短线的追涨杀跌还要大。

在我看来,价值投资的深度决定了成功概率,单看几期财务报表,按pe、pb、roe做筛选,看看公开的研报,以这些最简单的方法来挑选价值投资的目标,那么结果肯定是成功概率远低于50%。

而进行大批量行业知识的积累,实地调研,与从业人员的交流,通过侧面调查公司,这些常人难以做到的非公开资料的收集,往往才是使投资成功率超过50%,并且继续往上走的关键。

对于那些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的人来说,他们有没有动机把花了大量时间总结来的心得毫无保留地在网络上发布呢,这是一个显然易见的问题。

以伸手可得的公开消息:估值、报表、财务数据、论坛文章、大咖观点来支撑投资决策,非常危险。

二、努力也无法达到的两点

价投泰斗巴菲特的价投体系最为成熟,也最为成功。他有一大堆关于长期投资的名言,大家都学了那些容易学的,比如说长期持股,无视波动。

但是巴菲特体系中难的内容,大多数人没有学到,正因为残缺,所以大多数人对巴菲特的模仿都是不完整的,那么模仿失败,也就不难解释了。

难做到的有两点,而这两点是非个人努力就能做到的:

①考察公司管理层是否优秀

从巴菲特的语录和著作中,其实不难发现,他对管理层人的能力和品格要求非常高,他的每一次买入前,都会与该公司的老板进行长期的沟通,既是交流,也是对他们的考察。不合格的管理层,巴菲特不会买入。

公司的经营,还是由人来决定的,尤其是管理层的意志。虽然公司类型,商业模式,所处行业很重要,但如果在好赛道中,是一个生活作风奢靡,好大喜功,为人浮夸的二代来管理公司,总喜欢侵害股东权益,公司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那好了,价值投资者们,有几个在买入股票前,有机会见到该公司的管理层,跟他们进行交流,并且考察到他们的价值观?

②需要获得取得对公司的控制权

巴菲特曾多次强调,长期投资一定要控股,一定要进入董事会,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在大多数人看来,投资就是让公司帮自己赚钱,自己去参与管理费时费力,这不就与原先理念背道而驰了吗?

问题在于,如果公司没有好的投资去向而坐拥大量现金时,有董事会席位,就可以适当敲打决策者们,让他们老老实实分红。而当公司作出愚蠢的商业决策时,有董事会席位,可以尽力阻止他们做这种决定。

大多数公司的失败,不是因为同行多优秀,而是自身盲目扩张造成的,可是小股东是没有能力来阻止公司犯错的。某种意义上,价值投资者的长期收益确定性,来自于对公司有一定的控制力。

巴菲特的模式就是以做生意的方法去投资,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完全照搬这种模式,否则,都是残缺的模仿。

当然,并不是说做不到这两点,价投一定会失败,但是做不到这两点,价值投资成功率的提高就很有限了。至少巴菲特长期的胜利,跟这两点密不可分。

小型投资者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集中持股,没有流动性问题,买卖方便,冲击成本低。而大资金买股票冲击成本高,若流动性差时,资金很难退出。

长期持股对大资金来说,无疑是极好的,这样可以将流动性的劣势缩到最小,而对于小型投资者,这种做法却最小化了自己的优点。

所以说,模仿巴菲特的,须要看看是不是能完全模仿,资金体量是否符合要求。巴菲特和芒格总是调侃,我们赚钱的方法很简单,但从来没有人真正模仿我们,因为没有人想慢慢赚钱。实际上,模仿他们的要求大着呢。

三、注意成长兑现的随机性

因此,价值投资注定是少数人的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价值投资的收益来源根本是公司的现金流,而不是短期因为资金行为的上涨和下跌,2017年的涨幅,迷惑了太多的投资者。

因为2017年涨了很多,于是学了1年的价值投资者,误以为价值投资回报年化20%,就是每年都涨20%,这个模型会线性往复下去。

但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显然不是这样的,有投资周期,利润兑现周期。真正价值投资的兑现时间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例如,一个股票预计年化20%的涨幅,是5年2.5倍。但有可能是前4年跌20%,最后一年涨3倍(很简单,公司拿前几年的利润都拿去研发及扩产,造成前几年利润不增反减的局面),在5年间,可能发生一轮牛市,有些股票曾经涨几十倍又跌下来,而人的年纪已经老了5岁,有这些情况在,有几个投资者能够心平气和地等5年?

四、结语

综上,价值投资体系大多人都没法用好。

不是因为它无效,而是A股本身是散户的市场,如果参与者结构还是保持80%散户的话,那么价值投资不可能成为主流,小投资者缺乏研究的精力,也不参与公司的经营。

实际上,即便是大型的公募基金,对这种价投玩法也是吃不消的,他们有每年业绩考核的压力,不可能等几年。只有伯克希尔般的控股集团架构,才能比较好地复刻巴菲特的价投体系。

因此,价值投资很快又会熄火,始于2017,终于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