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教学是建立在‘变’这一基础上,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但我自身却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变了。...

 月亮花829 2018-12-28


钢琴教学的几点体会

导读:有多少钢琴教师就有多少教学方法,而好的教学方法总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下面谈几点体会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训练学生“动脑”、“体会”最重要

有些学生弹琴为什么不感人,空白得很,什么东西也没有,实际上就是没有很好地用脑想和用心体会。一些有点基础的学生,说起来弹琴几年,也练了不少东西,可听起来却是很糟,脑子里一点想法也没有。如果长时期处在没有思考、没有体会的状态下学琴,练琴,一味地傻弹,这种状态纠正起来远比演奏方法上的问题要难得多。他们也许没有想过,学习弹奏钢琴还有那么多方面需要动脑去想,要在情感上去体验;他们还不习惯于用脑将弹奏时各相关部位与器官协同起来,这种情况持续越久改起来就越困难。

这种情况的造成,我认为主要责任是教师。学生无论从性格、资质以及文化底蕴方面的确存有不少差异,但从弹琴方面看、主要是程度深浅和音乐表现上的不同。假如从一开始接触钢琴时老师就引导他们去想、去听,用心感受与体验音乐的内涵,他们决不会觉得学钢琴是这么“艰难”。相反,他们会很专心地去做、去体会。久而久之,人们常说的“乐感好”、“投人”、“发自内心”以及好的听觉,好的声音,就不是一句空话了,也就自然地训练出来了。

 我的体会是,教孩子学会“用脑”、“体会”先从听觉开始训练效果较好。比如,我教孩子开始练习单指下落时,首先让他们自己听,并启发他们听这声音在走动——逐渐走远了——直至消失,然后再慢慢地提起,弹下一个音。在听的同时,体会手臂重量的下沉,指尖站稳与手掌的支撑。通过实践证明,孩子很快就能做到安静、专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倾听和体会上,并能逐步学会用调整弹奏方法来修正自己的声音。学会倾听自己的演奏训练对钢琴学习太重要了。有了这种好的开端,以后每节课都强调“倾听"、“用脑”和“体会”。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孩子的用心程度会随之加深,以至对学生提出更高深的要求,他就不会感到艰难,演奏能力也提高了。

 二、课堂要点、要求应明确,让学生牢记

 钢琴老师上课的要求和内容基本上是建立在学生回课的基础上,有经验的老师一听完学生的回课,马上就明确了这堂课要与学生共同解决哪几个问题。除该有的表扬外,先把问题和要点一一列出来,比如节奏、声音、技术难点问题,要尽可能具体;对年幼的学生要求更须具体,如这周练琴拍子数得不好,不够慢;第三、四指尖扁了;拇指弹得太里面了,虎口没张开等等(对某些不爱动脑的学生有必要让他复述一遍)。这样做,一是让学生明确和重视所出现的问题,二是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明白下周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逐一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至于解决每个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做到,并牢牢抓住解决具体问题的要点。这点很重要。一个好的老师不光是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这样他们练琴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训练的目的就更加明确了,问题就能很快得到解决。

 当然,有些学生下次回课很可能还出现老问题。老师不妨向他提问上次课提出解决问题的要点,个别学生很可能想不起来,有的学生虽还记得但显然没用心练。这时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让他明白学习不可以不用脑。课堂上表扬和批评也应及时、明朗。最怕的就是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教学中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和要点,只笼统说这里这样弹,那里那样弹,或我们再来一遍,这样学生课后练琴仍觉变化不大,属于要求模糊,练琴目标性不强造成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有大有小,有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或需要一定过程解决的问题,都应由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如声音概念与音乐表现,从最终来说音乐表现应放在首位,可这两方面的问题出在学生身上,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声音,音乐表现放下一步。音乐是声音艺术,没有好的声音谈不上音乐表现。再有,同样是节奏问题,一个节奏感不强的学生出现的节奏不准确、不舒服可能就是这节课中的大问题,在课堂上训练他的“节奏”就是重点;而对待节奏感较好的学生虽也出现问题,则点到就是,应把重点放在其他方面。所以,每次上课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改进要点很重要。

 三、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我曾听过不少专家、教授的讲课,可以说听他们授课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就是一种艺术。如傅聪先生、周广仁教授、赵晓生教授的讲座等等。他们那丰富的语言和多姿多彩的想象力以及对音乐恰如其分的解释,深刻细致的剖析,深深地打动着每个听课者,引导听课者一步步深人到音乐中去。

  要达到这种高水平的教学,教师首先对音乐要有敏锐的感觉和良好的悟性,还要有一双敏锐的耳朵,你才会在课堂上产生出富于灵感的创造性的丰富语言和想象力,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的再创造。好的音乐表现不在于学生摇头晃脑还是故作深沉,而在于是否真正吃透音乐并表述出来。要让学生达到这种境界,要靠老师真诚地从音乐的角度去讲解、分析、示范。老师的讲解语言越生动,艺术想象越丰富,所给予学生的东西就越多。特别是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更要靠感染力来传递。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耳濡目染,他们的音乐直觉和个人修养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长足进步。

  教师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的艺术性,灵活多变的方式,需要因人而异,极具灵感性、创造性和针对性。比如,有段音乐里其中一个丰满而强有力的和弦,反复多次示范讲解,学生还掌握不了,不是声音太直缺少共鸣,就是声音上扬不够。当我说把你的手臂想得很长,声音弹得远一些,学生弹得一下就理想多了。总之,老师自身对音乐本质的悟性,想象力以及生动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天赋好的学生毕竟少数,而对待一般的同学,尤其需要老师以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的艺术来启发、感染他们,把学生带进音乐世界,让他们学着最终自己去挖掘,自己去感悟。

 四、课堂教学力求灵活、多变

 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彼得G.贝德勒曾说过:“教学是建立在‘变’这一基础上,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但我自身却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变了。”钢琴老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对音乐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悟以及个人修养的提高都会体现在教学这个‘变’字上。人们的审美观念在变化,对声音理解与要求在变化,演奏技巧也在变化,音乐处理随着时代的审美趋向也在变化,这一切都将直接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学生不同,老师在教学上就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真正做到乃至做得科学是相当不容易的。学生是各种各样的,他们性格各异,才能、资质乃至心理素质各异,所以虽是同一首乐曲,授课时深入的角度、重点就不同。包括讲述,甚至语气和分寸都不应相同。如:一个性格较冲的学生在弹一段情绪高涨的音乐时,你就不能再启发他的激情,夸大他的爆发力,否则很可能声音会过硬、情绪急躁。这时应要他弹得歌唱一点,并抓住小气口。而对于一个性格较柔弱的学生,同样是这一段,你的启发就要有所不同,你要让他从内心到手上,全部强硬起来,并坚持到底一气呵成。这样,这两个学生都会弹得不错,各有特点。相反,如果老师的讲解千篇一律,学生弹奏就可能都不理想。而更糟的就是每个学生都像老师的翻版,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特点,这是一定要注意的。因材施教并不是形式上的一句话,它是教学上的一门科学,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和不断探索。

    音乐乃至所有艺术最佳状态就是一个“活”字,活的语言、活的情感。而这种灵活要靠课堂训练的多变来解决,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弹奏僵化和套式的地方,应立即带领学生进行灵活多变的练习并强调学生倾听声音的区别。这种灵活不是程度深的学生就有,浅的没有。有的程度深的学生照样不能灵活多变,调整一个地方可困难了。当然这与个人灵气有点关系,可平常课堂上及练琴时多强调“听”和“活”,和声转换要听得见,层次感受要分明,音乐处理上似是安排而又出其不意。决不能练成一种习惯,一种模式,而要练出一种灵气,练出真感受。

 再就是速度和节奏的变化训练。这种练习是相当重要的,使他们在演奏中速度稳定、节奏准确、快慢自如,为他们日后的演奏打好基础。训练方法是反复弹奏某一段落(或技术难点)时,不断变换速度(每一遍用不同的速度)。甚至必要时变换节奏或带领他有意的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地练习,使他真正做到灵活自如,并克服节拍不稳或演奏刻板,节奏缺乏弹性与伸缩变化等弊病。

 五、爱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所有事业和工作的成功首先取决于爱。同样,钢琴课堂教学也需要爱心。这种爱心不仅指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爱,对待音乐艺术崇高而执著的追求,还有对学生的爱。只有出于爱心才会耐心对待学生;只有出于爱心才能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尽快成长起来。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拘谨,老师则应多鼓励,用热情的语言和情绪来带动启发,促使他们有良好的音乐表现欲望;有的学生浮躁粗心,老师则应放慢说话的节奏,力求语言少而精,点到要害,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去弹,去听。学生回课不好的情况下尤其需要表现出爱心,但这爱心不是仅仅给予体谅或反复陪练,批评还是必要的,批评也是爱心的体现。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各类问题耐心细致地提出解决办法。所以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法,上课的方式也应作相应的调节,因材施教才能成功。总之,钢琴老师们有了爱心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有了爱心才会敬业,在钢琴教学上做出成绩。

近期钢琴学习精选

钢琴的十一种音色

冬天练琴注意事项

钢琴为什么要叫钢琴呢?

什么是和声、织体、曲式?

音乐老师最害怕教的十种学生

音乐中各种表情术语对照表总汇

什么是乐句?为什么要划分乐句?

学好钢琴家长必须配合的几个方面

父母必读丨孩子听古典音乐八大好处

“练习时不用踏板,听清钢琴曲中的每个音。”

我们该如何提高音乐学习的综合素质?

钢琴练习在慢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弹好休止符与弹好音符同样重要

牛人自述几种名钢琴的声音特点

弹琴手腕的常见问题及改正方法

冒死转发一位琴童家长的心声

三招提高钢琴读谱能力

深思丨十问琴童家长

钢琴圈里的鄙视链

—我们通过分享音乐箴言理解音乐—





为何不加入巴赫微信群?

让聆听巴赫变成生活方式

还可加入古典音乐分享群

有年轻人群和中老年人群

满足不同年龄乐迷的差异

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即可免费申请

客服72小时内会通过申请

如果没有通过可再次申请


为何要建立巴赫微信群?——让我们回到巴赫时代,他是否会希望自己的听众人人都学习乐器、学习音乐理论?他写作音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每个人的成为孤独聆听者?还是通过音乐让人们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提出这几个问题,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那就是通过巴赫的音乐,让古典音乐把人团聚在一起,然后一起慢慢成长,不断学习古典音乐知识,让每日聆听变成一种习惯的美好生活方式。欢迎音乐专业的同学多带动非音乐专业的朋友,也欢迎非音乐专业的朋友,坚持聆听,每天进步,拉近专业与分专业的距离。除了巴赫群,大家还可以进入没有主题的古典音乐群,自由分享一切古典音乐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