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阶段。在发达国家,比重超过15%,而我国健康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发展空间巨大。 国际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所属比重 中国健康产业现状2011-2016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 国内健康服务行业区域消费集中度分析 同时在产业结构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全面均衡的产业细分,而我国健康产业细分严重失衡,除医疗及医疗用品外其他细分产业均尚处开发初期,巨大潜力尚待全面发掘。大健康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预测,健康产业将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加速发展,在2020年将达到10万亿规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美健康产业结构对比 健康产业驱动因素人口结构: “二胎”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对健康需求进一步增加。 技术环境 信息化技术发展,智能硬件应用逐步趋于成熟,推进产业升级调整。 经济环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医疗保健比重支出亦增加明显,消费需求转变。 社会环境 全球环境污染加剧,工作生存压力大,亚健康范围扩大。 意识环境 健康意识增强,食品安全深入人心,运动健身、减肥美容、两性健康、休闲养生等愈发受关注。 政策环境 国家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健康医疗改革核心因素推动。 健康保健时代趋势在中国,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发展潜力最大的未来产业,正在酝酿和形成超过十万亿的巨大蓝海市场。健康服务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未来社会整体幸福指数的国家级重大事业。 大健康产业为什么整体潜力巨大?人口结构变化催生医疗需求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全球趋势,中国也不能例外。据预测,到本世纪20年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6.96%增长到近12%。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将带来对医疗保健产业的持续需求。 在2017年,健康产业已经紧随互联网与IT产业,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战略要地” 伴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居民的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高达4万亿的巨大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