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往事:杀年猪

 溪枫典藏图书馆 2018-12-28
乡村往事:杀年猪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暂时困难,一切商品都是凭票供应,加上割资本主义尾巴,市场不太活跃,想买的东西有时候干着急,就是买不到。没办法,只好自给自足,需要什么东西了,能种的庄稼就自己种,能喂的牲畜就自己喂。

猪肉也是其中的一种。供应少,难买。具体难买到那种程度?可以举个例子。有一家的孩子有一次想吃点肉,大人到卖肉的副食店去买,但是买肉的肉票用完了,结果好说歹说,营业员就是不卖给他。没办法,只好又回到村里,找了好几家去借,才借到半斤肉票,让孩子吃到了肉。

肉这么难买,如果想吃了,怎么办呢?

怎么办?只有自己喂养猪娃儿,喂大了然后杀掉吃肉。

要喂养,需要先去养母猪的人家预定个小猪娃儿,等到母猪下了崽,把猪娃儿逮到家才能喂养。逮猪娃儿的时候,有时候手里紧张,就先赊着,等猪喂大了卖了或有钱的时候再给。有的买猪娃儿的人为了省钱,就买个猪壳喽,猪壳喽就是最后出生的那个猪崽,一般比较瘦小,体轻,花费的钱少。

预订猪娃儿大多预订在开春,主要是从这个时间开始喂养,喂到下一次过年猪正好喂成,杀掉过年,既能解馋,又能美美地过个年,还不当误喂养下一茬。如果时间不凑巧,预订的猪娃儿生的早了,只好多喂些时间,喂养时间长的猪的肉吃起来会感到特别地香。但是有一点,这样的猪吃的也比较多,浪费粮食,大多数人家不愿意这样子去喂养。

喂猪还要用和的麦秸泥垒一个猪圈,后来是用盖房子废弃的或捡来得慢慢积攒的半截半截的砖头来垒。猪圈垒好以后,再用几根树枝搭起一个棚,棚上面用泥糊住,为猪遮风挡雨,叫猪棚。


乡村往事:杀年猪

那时大都是用刷锅水来喂猪的,猪长得稍大的时候,刷锅水有时不够猪吃,大人就亲自或哄着家里的孩子去地里薅些草,或用收秋时特意留下来的红薯梗红薯瓤打的粉粒颗粒用水和和来喂。孩子们为了过年时吃上香喷喷的猪肉,有了时间就去地里打些猪草,从不喊苦喊累。

猪喂到农历十二月,为了让猪多长膘,大多数人家一般都会给它们喂一些麸或玉米等杂粮,目的是催膘,让猪长得肥肥的,这样的猪肉吃起来更香,口感更好。

杀猪多选在腊月二十三祭灶以后,找一个天气比较好的日子,开始杀猪。

杀猪需要四五个人,找的大多是亲戚或关系比较近的街坊,有时候找的这些人没干过这种活,下不去手,就会去找村里那些胆大心细杀过猪的人过来帮忙。但是需要付出一些报酬,比如支付部分猪下水,杀过猪以后还要做几个菜来喝点酒。

这是一个热闹高兴的日子。除了帮忙的人,村里其他人也会来看热闹。大人小孩儿,老头老婆,还有那些胆子较大的妇女,他们围在杀猪场地的周边,说笑着,吆喝着指点杀猪的工作。

杀猪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要先在平地上挖一个圆坑,上面放上借来的大锅,锅里装满清水。在不远处再挖一个小点的坑,中间像挖地道一样挖透,从这个小点的坑里往大坑里添加柴火,用来把水烧热。杀猪需要用热水来烫猪身上的毛发,把毛发烫透,才好把毛刮掉并且刮的干干净净。刮干净了猪肉才好看,看起来显得又白又净,想着吃起来更香。


乡村往事:杀年猪

水快要烧热的时候,找来帮忙的几个人要先下到猪圈里逮猪。前面两人抓着猪的耳朵和猪腿,后面的两人也抓着猪腿,如果猪挣扎的厉害,就要多去几个人帮忙抓猪。抓住以后,捆上,从圈里抬出,放在一个平台上,用棍子把猪打蒙,打蒙以后,开始放血。

用一把磨得锋利的尖刀从猪脖子那儿捅开,猪血就会喷涌而出,主家一般会事先放几个盆子在那儿,用来接猪血。猪血加热煮煮,再冷却筋住,吃的时候用油炒一下,有时辅以白萝卜或白菜,炒出来也是一道好菜。有时主家不要,邻里想吃的人家或穷点的人家会把猪血接走。

然后用刀子割破猪的一个后腿,杀猪的人或中气足的人趴在那儿用力在那个割破的口上往猪肚里吹气,一直到把猪吹得圆鼓鼓的为止。吹气的时候还需要用一根细铁棍从吹气口进去来回捅捅,把猪的全身都捅遍,这样气才能吹进去并分布均匀,才能让猪的整个身体鼓起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褪毛方便。有时需要两个人轮流着吹才能吹起。

俗话讲"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法",杀猪屁股我没见过,但农村杀猪的顺序是打蒙,放血,吹气,下锅褪毛,吊起开膛。

等到气吹得猪肚子鼓起来了,水也烧热了。把猪抬到烧热的锅里,用手拽着猪腿来回翻着,有时,用棍子翻搅,让热水尽量能把毛发全部浸透。

浸透以后,抬到平台上,用刮子(厚铁片一头儿卷起,一头儿磨的锋利)用力把猪身上的毛刮净。有时需要反复用热水浸泡两三次,才能刮干净。

把毛刮干净以后,捆着猪的后腿,倒挂在早已绑好的两棵树中间的一个横木上,先把猪头luo下,拿走放在一边,等有时间了另用加热的沥青把细处的毛发粘净,煮肉的时候一块儿煮熟,可做的菜有耳丝,脸板,拱嘴,很是下酒的美味。

然后就是开膛破肚,把猪的内脏取出,肠子用碱水洗净去除杂味。这些都等着煮肉的时候一块儿煮熟,做成精致的凉菜等着过年待客。

把猪肉破成两扇,杀猪就基本结束了。


乡村往事:杀年猪

肉该送人的送人(兄弟姊妹,伙着吃猪肉的人家——今年杀你家喂的猪,下年杀他家喂的猪,这是约定好的,一头猪一家人一般吃不完),该放着吃的放着吃。吃不了的,用平板车拉着,避开公家人,卖给街坊四邻,卖给同乡的村人,顺便赚些钱财,贴补家用,把买猪娃儿的欠帐还掉,把下一年买猪娃儿的钱攒出。

猪杀好以后,主家当天一般会luo下几块肉,加上部分的猪下水,煮熟,整治一桌酒席,邀请帮忙的人和本家年长有威望的老者吃肉喝酒。煮熟的猪尾巴照例都是孩子的,据说,小孩儿嗦猪尾巴儿可以防治夜里尿床。

火红的地锅燃起,浓郁的肉香飘散在院子里,飘散在村庄的天空。闻到香味的感觉自己有资格得到邀请的人在家里悄悄做着赴宴的准备。

得到邀请的人高高兴兴赴宴,感觉有资格被邀请却没被邀请的人会避开村人前往田里转悠,为自己没能去赴宴找好充足的理由——太忙。但这样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每个人都会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的。

大家都很高兴。

主家的孩子最为高兴,不仅能美美地吃肉,解了馋瘾,还能得到当时孩子们最为喜欢的礼物——猪尿泡。把猪尿泡用气吹起,绳子系紧,一个孩子拉着它兴奋地满街乱窜,后面同龄的孩子紧紧撵着,他们欢快的笑声飘满了整条街道,这一飘就是一个童年。

浓郁的肉香和孩子们的欢笑一直飘在整个乡村,飘在那一代人记忆的天空。

后来慢慢地,每个村里有了固定的屠宰地点和屠宰的人,地点叫屠宰场,屠宰的人被称为屠户或杀猪人。

乡村往事:杀年猪

谁家需要杀猪,把猪用车子拉到屠宰场交给杀猪人就不用管了,杀一头猪给多少钱也有定数。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少。

如今,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猪的喂养屠宰更是已经机械化,喂养屠宰售卖成了一条龙服务,人们吃肉再也不像当年那样作难,只要去买,愿意买多少就有多少,也不用肉票了。猪肉 吃得多了,有的人现在已经吃得厌倦,或为了身体健康的需要,不再吃猪肉,改吃素食,甚至进而成了素食主义者。

但那个热闹的围看杀猪的场景,飘在乡村的那种特有的欢笑,一直不肯从我的记忆里离去。

我一直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记忆永远都不会老去,老去的只是容颜,时间会让一个时代的记忆,随着容颜老去,而变得越来越清晰动人。

让我们铭记记忆。


乡村往事:杀年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