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18年,中国乡村之声策划针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农村居民发起大型问卷调查活动《谁在种地?》。 如今调研结束,结果如何呢?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职业分布 今天关注: 农民不愿种地因素多 近四成受访者不会种地 调查数据: 1近四成受访者不会种地、近七成受访者不愿子女务农 受访者不务农原因(多选) 从受访者不愿务农的原因来看,农业收入低是最主要的因素。 调查中,从事非农工作的受访者,因为农业不挣钱而不务农的人数占比最多,为43%;不懂农业生产的占比38%;没有土地的占比15%。 资料图 是否希望儿女或亲属将来成为农民 调查中,当被问到是否希望儿女或者亲属将来成为农民时,68%的受访者表示不希望儿女或者亲属将来成为农民;12%的受访者表示没想过;分别有6%和5%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儿女或者亲属将来成为农民,务农辛苦且收入低是农民不希望儿女或者亲属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村里没有返乡创业者 资料图 资料图 调查发现,在外获得成功的人士,回村发展意愿低,65.6%的受访者表示近些年村里没有返乡创业者,72.3%的受访者表示,村里在外获得成功的人士不愿回村发展。 3受访农民家庭收入一半以上依靠外出务工 资料图 调查显示,农业收入占比低于非农工作收入占比。2017年度受访者家庭总收入平均值为63298元。 其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平均值占家庭总收入平均值的42%;非农收入平均值占家庭总收入平均值的51%。 通过对比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占比与非农工作收入占比,结果显示,农业收入占比低于非农工作收入占比,表明外出务工获得的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专家分析: 从调查来看,收益是农民是否有意愿种地的关键,那么如何能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一起来看专家分析: 资料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魏后凯: 调查反映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种地的吸引力仍然不足,和外出务工相比,种地的收益比较低下。因此,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如何解决务农收入不高的问题?应该双管齐下。 一方面,要进一步减少农民数量,把那些在城镇有稳定工作岗位、固定住所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通过城镇化来扩大农业的规模经营,为留在农村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 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提高农民务农的收益,关键在于农村要有一个坚实的产业支撑。首先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挖掘农业的多维功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以及农业与二、三产业地深度融合,来增加农民的增收渠道,建立一个依靠农业、农村产业为支撑,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从上述调查发现,农民越来越不愿种地了,与此同时,国家也在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农机、农资消费群体将更加集中化,用户的资金缺口加大等等。 另外,如果您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