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中和-中华格律诗词之魂

 温泉源春图书馆 2018-12-29

致中和——中华格律诗之魂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57        作者:李宣章        发布:李宣章        首发时间:2018-12-25 15:55:56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致中和-中华格律诗词之魂                                    
                                 
李宣章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央所强调的文化自信,首先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儒家为代表、兼容释道百家的优秀国学,博大精深,涵养中华优良的品格和浩然正气,滋育催生唐诗宋词等文化瑰宝。当我们梦回大唐,吟诵和创作格律诗词时,便自然对《论语》《中庸》等经典无比景仰。致中和的理念,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铸就了格律诗词之灵魂。     
       
致中和之理念,源于《论语》中孔子过犹不及的哲理。孔圣的门生子思阐发为致中和,演绎成《中庸》儒家经典。,天下之诚厚也;,天下之大本也,万物本源;,天下之达道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自在未发的不偏状态,是成物的本源;是一种因时而发的合宜状态,而最终达到中和的最高境界。当下和谐理念之精髓,便是致中和。    
       
格律词之所以美雅耐品,流传千古,首先体现在韵律之和谐美。唐代十分开放包容,上承汉晋六朝文化,发展定格为律诗,正格共16式。其中,五律七律各4式,五绝七绝各4式。格律诗之和谐美,从形式体现在:句内平仄相错,句间平仄相对,上下联平仄相粘,加上规范的韵脚,构成有规律变化的美妙组合,品之抑扬顿挫、起伏迭荡、优扬婉转,给人以韵律和音乐之美感享受。格律诗之美雅,还体现在包容美。除正格之外,容许变格的存在,以便诗人表达丰富而复杂的情怀。有人归纳为12式,如丁卯、折腰、孤雁格等。其中王维著名的《阳关三叠》为折腰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为顺风车格。    
       
格律诗词之致中和理念,在内容上表现得更突出更精妙。如起承转和的气韵贯通美、对仗之工稳谐和美、句式之多变美、诗语之蕴藉美,意境之邃雅美,诗味之情趣雅趣理趣美,风格之新颖独特美,曲径通幽,形象深邃,品之韵味无穷,濡染心灵,启迪良多。一首好诗,三趣至少具一。若无情趣,则无诗味,如一杯白水;无典藏之雅趣,则无底蕴;无理趣则无深度;无个性特点则无风格。而典雅和谐之意境,更值得深入探讨,因为在当代人的律诗中,虽符合格律之形式,但无诗味、无典蕴、无意境,或意境杂乱低俗等现象,并非少见,读之索然。
       
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言志畅情养心,欲写好诗,须先修人格厚底蕴。凌会长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的诗友之家,正契合致中和理念,我十分赞同。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让我们以圣贤的名言为座右铭,以致中和理念感悟解迷律诗,摒弃偏执,海纳百川,在弘扬中华诗词、构建和谐诗友之家的旅程中,新旧兼容,新老相携,共营美雅,共圆美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