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关节后侧入路的外科应用解剖

 勋亞 2018-12-29

概述

膝关节后侧入路的解剖就是腘窝的解剖。


腘窝在尸体上是菱形,在活体上,菱形的下V形(腓肠肌两个头间的间隙)直到这两个头相互分开才能出现。


腘窝上部在内侧以半膜肌和半腱肌为边界,在外侧以股头肌为边界;其下界为腓肠肌的两个头,腘窝顶为腘筋膜,由膝支持结构的外层构成。底为股骨远端后面、后关节囊和腘肌,腘肌覆盖于近端胫骨上。


切口


皮纹几乎横行经过膝关节后方。所以,描述的弧形切口和这些皮纹线可有不同的关系,由此形成的瘢痕通常在美观上可以接受。


切口经过膝后方主要的屈肌褶皱,但因切口在此水平几乎和皮纹平行,切口愈合后不会发生膝关节屈曲挛缩。


浅层手术分离


浅层手术分离包括切开腘窝顶,以小腿的小隐静脉和腓肠内侧皮神经作为标记。


腘窝顶由腘筋膜和膝关节的部分外层组成,腘筋膜为大腿深筋膜的延续。有两个主要结构穿过腘筋膜,构成腘窝解剖的基础

  1. 小隐静脉起自足部,行于外踝后方,进入小腿的后方,大体上沿小腿中线走行,穿过腘筋膜汇入腘静脉。

  2. 腓肠内侧皮神经也在深筋膜下沿小腿中线走行。该神经是胫神经的分支,支配小腿后方的皮肤,区域大小因个体不同而异。


了解这两个结构的位置,更容易找到胫神经。


胫神经为坐骨神经的延续,进入腘窝前位于腘动脉的外侧。然后,在腘窝的中点,胫神经越过腘动脉后位于其内侧一起离开腘窝。胫神经垂直向下经过腘窝,发出分支支配跖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腘肌。它唯一的皮神经,腓肠神经,在神经移植中很有价值。胫神经在腓肠肌的两个头之间离开腘窝。胫神经麻痹会影响足趾和踝的跖屈肌肉。


腓总神经斜行向下经过腘窝,向外侧走行至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它潜入腓骨长肌内,通常位于一个纤维弓下,环绕在腓骨前方的腓总神经可在此处被卡压。因为患者自然躺下时下肢外旋,腓骨头经常和手术台相接触,所以腓总神经可发生压迫性麻痹。因此,当患者这样躺在手术台上,腓骨头和手术台表面可能接触时,在其下放置一个垫子非常重要。腓总神经在腓骨长肌实质内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麻痹可影响足部所有伸肌和外翻肌


血管结构位于腘窝更深处。腘动脉在股骨内侧进人腘窝后,斜行经过腘窝。它位于膝关节后关节囊正后方,分出终末支,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和腓肠肌后方的腓动脉。在腘窝内,它分出5个分支。


两支膝上动脉围绕股骨的下端。在膝关节后外侧入路中应将膝上外侧动脉结扎。如果需将腓肠肌内侧头自股骨上分离以显露膝关节的后内角时,膝上内侧动脉也应结扎。


膝中动脉在膝部向前走行,供应交叉韧带。因此,创伤性交叉韧带撕裂常常合并活跃的关节内出血,通常表现为创伤后即刻渗血。腘动脉主干紧靠后关节囊。因此,创伤或者手术导致的膝关节脱位中腘动脉很容易损伤。从内侧或外侧入路切开膝关节后侧结构时,也可损伤腘动脉。为避免损伤该动脉,可屈曲膝关节使关节囊远离胫骨和股骨后面。


两支膝下(内侧和外侧)动脉环绕胫骨的近端,行经内侧和外侧浅表韧带的深面。行外侧半月板切除时,外侧动脉是最常见的损伤结构。该动脉走行于膝关节水平,所以分离半月板过于靠近外侧时,该动脉容易损伤。


腘静脉位于腘动脉和胫神经之间。小隐静脉穿透腘筋膜在腘窝内汇入腘静脉。



深层手术分离


深层手术分离包括牵开(有时为游离)腘窝边界。边界上内侧由半膜肌和半腱肌构成,上外侧由股二头肌构成,下内侧由腓肠肌内侧头构成,下外侧由腓肠肌外侧头构成。


腘窝底由腘肌构成,该肌肉是体内少有的起点位于止点远端的几块肌肉之一。腘肌肌腱自弓状带下方经后外侧关节囊间隙进入关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