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惊叹:“别人家的孩子”为啥这么厉害,我家那熊孩子,怎么每天就知道胡闹,感觉啥都不会。” 殊不知我们羡慕别人家的娃,娃也羡慕别人家的妈。 不得不说,其实孩子给过我们机会,但是这个时间非常短暂和特殊,经不起我们做爸妈的挥霍。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观察指出: 孩子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 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们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 这种能力与“印刻现象”十分相似,蒙氏将其称为“敏感期”。 如果我们将这种敏感期利用得当,孩子的成长就会事半功倍。 逻辑思维敏感期 “妈妈为什么是这样的啊?” “天为什么黑了?” “为什么会下雨?” “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 孩子经常会向我们做这样的一些提问,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孩子大概在3-5岁就是这样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不管是什么,他都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而我们在给孩子做一次次的解答时,孩子接受到这个信息,就会开始自己的逻辑思维。 正是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孩子不仅认识了客观世界,也发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保护好孩子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如果感觉有些问题自己也没法回答,最好是在家里备一本百科全书,或者及时的上网搜索资料。 孩子这个阶段的认知能力是非常强的,抓好这个教育的时机。 婚姻敏感期 一般孩子会在3-5岁出现婚姻敏感期,而在这个时候,多数孩子也都开始陆续入园了。 虽说还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但是已经有了基本的交际意识。 甚至有些孩子还会要求和父母结婚,或者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结婚。 这个阶段,我们就可以适当的给孩子讲一些男孩女孩不同的东西,开始一些简单的两性教育,为日后做个铺垫。 诅咒敏感期(3-5岁) 3-5岁时,孩子嘴里会经常蹦出一些如“臭屁股蛋”、“屎粑粑”、“打死你”、“踢死你”等语气强烈的措辞。 这个阶段,他们会觉得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就是诅咒,于是开始试探性使用这些语言,观察别人的反应。 而且我们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 ![]() 越在意,孩子就越爱“讲脏话”,不要过度反应,更不必苦口婆心给他讲道理、劝阻。 他感受过语言的力量后,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对“讲脏话”失去兴趣。 我们也可以趁机给孩子从小灌输一种不说脏话的意识。 ![]() ![]() ![]() 审美敏感期(3-6岁) 审美是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审美标准,尤其是女孩,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开始产生起浓厚兴趣。 孩子到了审美敏感期时总是喜欢化妆,虽然有时我们会觉得画的很夸张,但孩子自己总是挺满意。 并且喜欢在别人面前走来走去地炫耀,直到得到夸奖之后她们才会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 除了化妆,孩子还喜欢穿妈妈的漂亮裙子和鞋子,并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着和打扮,这些都说明孩子进入了审美敏感期。 ![]() 这个阶段,我们没必要对孩子的审美评头论足,只要小心呵护孩子的热情就好,这样,孩子从小就在培养审美,长大自然不会差的。 ![]() ![]() 3-6岁阶段的孩子个性都比较鲜明,语言能力也在突飞猛进,行动力很强,常常会说出一些让我们捧腹大笑又惊掉下巴的俏皮话。 爱的同时,也令我们非常头大。 但不管怎样,好好珍惜我们的小天使,抓好从小的敏感期,努力培养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