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书》比《道德经》更高深莫测,如今是否存在于世?

 潇潇雨ekg9m5f4 2018-12-30
00:00 / 00:00
重新播放
0:00:00
上次观看至{$min}{$sec},正在为您续播
跳过广告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跳过该剧广告 广告剩余: 10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QQ会员 秒后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请您谅解!
我知道了!
分享
10广告详情

在列子八篇中,列子引用了很多《黄帝书》中的话,而且这些话基本上都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出现过,那么《黄帝书》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

我们先来看一段列子《天瑞》篇引用黄帝书的话:

《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形,必终者也;天地终乎?与我偕终。终进乎?不知也。

这段话的核心观点就是影子,声响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都是背后的形和声决定的,影子和声响都是身不由己。有形的物体必定要结束的,天地也会结束的。至于结束以后还会有什么,不知道。在黄帝眼里,有形的世界背后都是由一个无形的道决定的。所以他又说:

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有生则复于不生,有形则复于无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无形者,非本无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欲恒其生,画其终,惑于数也。

道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道是无形的,所以是永恒的。凡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定会死亡,有形状的事物一定会转化到无形状的状态。所以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不由自主的,没必要强求。黄帝还提出人的肉体和灵魂都不属于自己,人死后,灵魂归天,肉体归地。

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黄帝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精神,属于天;骨骸,属于地。属于天的清扬消散,属于地的浊重凝聚。精神离开形体,各自返回他们自己的地方,所以才叫鬼。鬼就是归,回到他真正的家。黄帝说:精神回到上天之门,肉体返回大地之根,我还存在什么呢?

我们知道列子是晚于老子的时代,如果当时没有《黄帝书》,列子应该会说老子曰之类的话,但他却不止一次引用《黄帝书》的内容,说明当时《黄帝书》确实存在,老子的道德经也应该是引用了《黄帝书》的内容。

《黄帝书》在今天谁也没见过,但根据专家们考证认为,《黄帝书》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类书,指的是黄帝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据各种典籍记载的黄帝书就有《黄帝四经》《黄帝铭》、《坟》《归藏》《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黄帝泰素》《黄帝说》《黄帝十六篇》《鬼容区》《盘盂篇》《黄帝杂子气》《黄帝五家历》《黄帝阴阳》《黄帝诸子论阴阳》《黄帝长柳占梦》《黄帝内经》《外经》《脉经》《泰始黄帝扁鹊俞木付方》《神农黄帝食禁》《天老杂子阴阳》《黄帝三王养阳方》《黄帝杂子步引》《黄帝岐伯按摩》《黄帝杂子19家方》《黄帝杂子芝菌》《难经》等等。

1973年,在马王堆汉墓中,和老子《道德经》一起出土的还有四部《黄帝书》,分别是《经法》《十六经》《称》和《道原》,它们统称为《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讲述人君治国之道,记述了战国时的一些格言和黄帝传说,哲理思想以道家为主,融合了墨家和法家,采纳天人感应之说,强调统治者要依循大自然之道,否则招致灾祸。如今,《黄帝四经》已经翻译成英,法,日文,在全世界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