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蕃百年战争——愿得此生长保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陆一2 2018-12-30

       郭昕,大唐名臣郭子仪之侄,其父郭幼明与郭子仪乃同(同父同母)兄弟,唐肃宗宝应末年至唐代宗永泰初年(762——766左右)期间,吐蕃不断侵入河湟、陇西、河西,并于763年彻底切断大唐安西大都护府与朝廷的陆上交通。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郭昕于此时受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并接替前任尔朱某出任安西四镇留后,从此远离父兄家人与故乡祖国,代表朝廷与安西留守兵将牧守于王土。         

       在节度安西四镇后,郭昕连同伊西、北庭都护李元忠一道致力于为孤立无援的西域兵马寻求生路,甚至不惜结交在怛罗斯之战中背弃唐军的葛罗禄人,与此同时,二人也通过与回鹘的外交友好,奇迹般的将丝绸之路北线开启,由回鹘境内通过,并在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成功遣使于长安并久违的向德宗递上地方奏表,唐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任命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北庭节度使,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同时封郭昕为武威郡王。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五月,朝廷分别加封郭昕、李元忠为尚书左、右仆射,郭昕由四镇节度观察使升任四镇节度使。此时,安西大都护郭昕、北庭大都护李元忠仍在任上,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仍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李元忠去世之后,杨袭古继任伊西北庭节度使。吐蕃急攻沙陀、回鹘部落,加之事实上唐朝已经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北庭、安西变得孤立无援。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北庭被吐蕃攻陷,杨袭古率兵奔西州,为回鹘人所害,这是前一篇文章提到过的。    

     

       北庭都护府沦陷,带来的最严峻后果便是艰难恢复的北线道路再次阻断,而失去互为犄角的北庭都护府后,安西四镇的形势也愈发江河日下。长时间孤悬在外的日子里,安西四镇不仅要独立筹集粮草军械,也要为安西诸地的经济及社会稳定付出心血,因此安西当局开始了铸造钱币的自救运动。今天,在新疆阿克苏境内仍然出土了带有“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及“中”、“元”字字样的钱币,足以证明在那艰难的日子里,安西的大唐军民死守疆土的决心。        

       贞元五年(789),大唐高僧悟空自西方游历归来,并讲述其“经疏勒,见镇守使鲁阳;静于阗,见镇守使郑据;经焉耆,见镇守使杨日佑及至龟兹,见安西大都护、四镇兵马使、武威郡王郭昕”的经历,也就是到北庭沦陷后,安西诸军依旧各司其职,暂时还没有到弹尽粮绝之境。       

       据确切记载,于阗镇陷落于德宗贞元六年(790),而安西四镇全境陷落时间则根据推论说法为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在这十几年里,我们不知道安西留守军民究竟是如何在吐蕃的大军压境中夹缝求生,为了最后的每一块土地,每一座城邑,每一座堡垒,甚至每一个村庄而坚持战斗,明知力量悬殊却誓死不降,直至战至覆灭。      

       公元808年,吐蕃攻陷龟兹,大唐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殉国,他的死,为郭家满门忠烈添上了完美的一笔,年少而代天子牧守西域的他,本该在郭家的恩萌里平步青云,位极人臣,却甘愿孤守安西五十二年,白发盈头而忠如赤子!     

       我深爱的大唐,就缘于在任何时候,总会涌现出这些丝毫不辱没大唐精神的臣民,到死也是壮烈无比,在中华民族的传承里,只有大唐才令我如此追念与哀悼,亦是对这些守土卫道的先烈们的尊重与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