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小陈茶事 2020-03-21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闷泡这个话题,在茶圈引发不小的争论。

观点鲜明,划分为两大阵营。

一队,支持冲泡时茶叶要闷泡,若是不闷泡,汤水没味道,喝起来味道寡淡。比如一茶友就认为,白茶冲泡时得闷。

问原因,言之凿凿:白茶本来就寡淡,闷一闷还能喝出点涩味来。

事实上,这类需要闷泡才有涩味的茶,并不是什么好茶。闷泡对这类茶而言,相当于回光返照,只是短暂的有滋味释放。

还有常喝普洱茶的朋友告知:“普洱茶,就是要闷泡的,这样才有味道。”

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但,也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是粗老的茶叶,难道都是千篇一律靠闷泡么?

此处要画上个大问号。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真正内质充足,品质好的苍叶,不管是绿茶、白茶、红茶还是黑茶、普洱茶、武夷岩茶,不建议闷泡。闷泡过后,反倒会降低茶叶品质,让茶变得太苦涩,大大影响喝茶心情。

这也就是反对茶叶闷泡茶友的看法。

闷泡,并不是最佳的冲泡方式,若是强行使用,反倒会影响茶叶品质。

这头,咱们还是大谈特谈闷泡的好与坏,可另一头还有的茶友不知道什么叫做闷泡。

用保温杯泡茶,是不是叫闷泡?

用白瓷盖碗泡茶,盖子盖上几秒钟,然后揭盖,叫不叫闷泡。

等等……我们还是先闹明白“闷泡”这二个字的定义吧。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2》

闷泡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所谓“泡”,我们都理解,就是将茶叶放在水里泡着。

而难点就在于“闷”字。

汉语解释,“闷”作为动词使用的时候,指的是密闭,使不透气的意思。

将二者相组合,闷泡的意思就是让茶叶和水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长时间泡着。

密闭的空间,即盖上盖子,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且这个闷泡的时间,还不短。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从开始闷泡到出汤,所需要的时间至少1分钟。

在茶圈,闷泡本是用于检验茶叶品质的一个技巧。茶叶在杯子中浸得久了,大多数物质全部浸出,茶汤就会变得苦涩而浓烈,这时就能很清楚地发现茶叶的缺点。

常言道,好茶不怕闷。但这句话并不是真理,闷出来的茶口感并不是最适合饮用,其味浓容易形成苦涩味,长期以往对味蕾影响大,若是味蕾长时间受到刺激,将变得迟钝。

关于闷泡,身边接触的喜欢普洱茶的朋友,竟出奇统一了答案:喝普洱茶,就要闷的,不然泡不出味道。

闷泡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醇、厚、和的品质。

但,闷泡真的是最适茶叶冲泡吗?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3》

好茶不怕闷,是个伪命题。

好茶不怕闷,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甚至有的茶友将其奉为冲泡宝典。不管冲泡什么茶,一律闷上一闷。前辈们还分享了自己关于“好茶不怕闷”的看法,且摘录几句。

闷泡这是检验一款原料品质,茶制作工艺好坏的破坏性办法。

只要茶品种优良(比如群体种)、生长环境好(比如高山、不施化肥),茶的叶底是不会出现泡发的现象的。

制作工艺到位,茶在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将停止析出。这也是好茶不怕闷的主要原因。

从这里,可提炼出三个观点。

第一、好的茶闷泡到一定程度,物质会停止释放。

第二、茶好,闷出来也不会难喝。

第三、茶闷泡就对了,才有味道。

可惜,再好的茶也经不住闷泡这个酷刑的考验。

闷泡最直接的后果,茶汤苦涩难喝。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一款茶的物质释放,并不会停止,只不过是速度快慢的差别罢了。沸水冲泡下,茶叶内在物质释放速度快,茶汤浓度大。等到水温下降后,物质释放变慢了,会给人造成“物质释放已停止”的错觉。实际上,只要外界有水分的刺激,茶叶中的物质便会不断释放。

然而这些物质释放太多,并不是好事。

其一、茶汤苦涩,破坏味蕾,影响喝茶感受。

其二、茶汤浓度太大,反倒影响身体健康。

所谓的好茶不怕闷,其实是劣质茶找的一个借口。这些劣质茶,生长环境差强人意,又或者是制作工艺不佳,对茶叶品质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的内质物质遭受到灭顶之灾,被消耗的七七八八,所剩不多。这时候用常规的冲泡方式,并不能让物质释放,茶汤轻薄无味。此时,只有采用极端的闷泡法,才能让茶汤重新拥有味道。

真正内质充足的好茶,并不需要这么煞费苦心冲泡,简单快出水就能让茶汤重新拥有风味。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4》

优质茶叶,究竟该如何冲泡?

要配得上“优质”,自然茶叶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

其中,内质充足就是第一要求。

这些充足的内质,包含两大阵营。一是香气物质,二是滋味物质。

香气物质充足,可表现出各种香气。花香、果香、陈香、药香等多种香气才有来源。

滋味物质,包好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多糖等物质,这些物质或是鲜爽、或是清甜,或是可以让口腔产生生津回甘的感觉。

响鼓不用重锤,内质丰富的茶也无需闷泡。

如现在的茶界黑马——白茶,只要它的内质充足,压根儿不用担心味道寡淡的问题。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100℃沸水,5秒快出水,茶汤轻而易举拥有风味。

为何有的人认为白茶天生味道寡淡,就该闷泡?

所谓的味道寡淡,其实是茶友遇茶不淑,碰上了劣质白茶。如做旧的白茶,它的内在物质被消耗了80%,正常五秒快出水的方法,当然拿它没辙,根本泡不出味道来。要是没经验的茶友遇上后,就有了茶汤寡淡的错误认知,先入为主后,白茶就成了味道淡的代表。

再比如我们平时会遇到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它的冲泡方式,同样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就好。

武夷岩茶,加工工艺特殊,经摇青、揉捻、炭焙等复杂的步骤制作而成。在揉捻的过程中,茶叶结构被破坏,细胞壁破裂,细胞液溢出,附着在茶叶表面。经过焙火后,这些内在物质被提纯,会让人产生反感的气味消失,花香、果香等物质得以留存,提高喝茶愉悦感。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这一步骤,也让岩茶条索表面覆盖着一层内质。这些物质经由沸水冲泡,溶于水中,形成各类口感滋味。

若是采用闷泡法,则会加速茶汤物质的释放,茶汤变浓后,未必就是好事。若是新茶友喝到这类闷泡的岩茶,会嫌其味浓如中药,倒是大大影响了汤水风味。

而那些内在物质不够充足的岩茶,只能饮鸩止渴,用闷泡法逼出一些内在物质。可惜,力度控制不好,反倒让茶汤变得太浓烈苦涩,超出口腔承受范围。

同样,那些声称自己是古树茶、老树茶的普洱,若是要长时间闷泡才能换得醇厚、饱满、莹润的茶汤,未免有些太贻笑大方。

需要涂抹一层又一层粉底,画上浓妆才敢出门见人的,难道真的是倾城倾国的美人么。

未必。

都说好茶不怕闷,白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闷泡的最佳搭档!

《5》

闷泡,并不是常规的喝茶方式,它只限于对茶叶品质的评定。

闷泡审评茶品质的出发点是:长时间的浸泡,内质溶出更丰富,更易将茶品的优缺点都放大展现。这时候让所有茶的权限都暴露在外,而后在有诸多缺陷的茶里,挑选出缺陷最少的茶。

若是平时冲泡,则要根据茶叶特性选择冲泡法。

优质好茶,不宜长时间闷泡,采用循序渐进的出水方式,最好。先是快出水,到第五六冲后慢慢放慢出水速度,从而保证汤水浓度。

听过来人一句劝:好茶不怕闷,真不适合平时喝茶。要感受茶的风味,先从学会快出水冲泡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