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血糖从16降到7,降糖药都停了,只因做了一件事

 伊悠帆123 2018-12-31

糖友故事

确诊2型糖尿病8年,常年吃二甲双胍、格列齐特两种降糖药,血糖一直不理想,空腹血糖是14.7,餐后16.5,上个月体检发现肝肾功能指标偏高,开始改用胰岛素,睡前一次来得时12U,三餐前诺和锐各8U,空腹血糖是10.2,餐后血糖是12.7,还是高,之前出现的乏力、皮肤瘙痒的情况也没缓解,想问一下怎么办?


专业分析

   很多糖友会出现这种情况,随着胰岛功能的下降,之前吃的一些依赖于胰岛功能的降糖药,比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作用就会出现减退的现象。

而注射胰岛素的量则是根据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与实际需要的差额决定的,所以,当糖友注射了胰岛素,血糖还是不好的时候,应该考虑是不是注射的量不够,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解决方案

根据糖友提供的检查报告和日常血糖情况,建议暂时将基础胰岛素来得时加4个单位,餐时胰岛素不变,观察血糖的变化;同时采取非药物方法促进胰岛、肝、肾等代谢器官功能的修复,待功能恢复、血糖稳定后,再逐渐根据血糖情况,减少胰岛素,改为降糖药治疗,在胰岛功能恢复到30%以上时,实现血糖稳定,减停降糖药。


糖友反馈

第一周,基础胰岛素加量后,血糖降到空腹7.3,餐后8.5

2-8周随着采取非药物方法促进糖代谢功能,血糖逐渐平稳,胰岛素减回原来的剂量,血糖稳定在6-7之间,皮肤瘙痒消失。

12周检查胰岛素水平回升,肝肾功能正常,糖化血红蛋白6.1%,胰岛素减到睡前6U,三餐前各4U,血糖平稳,体力有所回升。

20周后,停掉胰岛素,每天早晚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血糖平稳,空腹5.9,餐后7.1

目前,血糖稳定保持在6到7之间,已经开始逐量减停降糖药。

那么,非药物方法是怎么回事呢

正常情况下,2型糖尿病确诊时,胰岛功能就已经剩下不到30%,受损的胰岛细胞在持续的高血糖作用下还会继续受损,胰岛功能也会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所以促进胰岛功能的修复,迫在眉睫。

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桌子坏了用木头补,墙壁坏了用水泥修,所以,药物虽然能对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细胞的损伤还是要用特殊的细胞营养来填补和修复。

随着科学家对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发现,身体细胞的自我调节和修复,依赖于一种介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物质,叫做肽。

肽的形态有很多种,通过特殊途径提取,并且外源性补充,就很有可能实现胰岛功能的恢复。目前,世界各国科研人员,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我国的科研人员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点击下方视频了解详情-胰岛功能实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