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儿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5

 木香草堂 2018-12-31

(3)能力因素。

①早期训练缺乏导致感觉动作功能落后

孩子在七八个月的时候要经过爬行,一般要求爬够两至三个月。没有经过爬行就会走路的或者爬得比较少的孩子,长大以后大都出现写作业磨蹭、学习没自觉性、手眼不协调、经常粗心大意等毛病。还有一些孩子直到上小学了,仍然不会翻滚,不会接、抛球,不敢走平衡木,更不会弹跳,不会辨别方向。由于身体本体感觉的混乱,外界物理信息也会显得混乱无序,所以,这些孩子动作笨拙,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出现多余、无效的动作,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能力的落后,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中提取有用的感觉信息,许多感觉信息未能传到大脑,继而导致孩子对部分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②视——动统合能力落后

孩子爱看电视、上课爱接话把,但涉及到写作业、抄课文或记笔记等与视——动统合能力有关的活动时,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拖拖拉拉的现象,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总是要耗上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这类孩子的注意力分散总是与书写有关,他们觉得抄课文、写字、做题久了十分疲劳。视觉分辨力、视觉广度和精细肌肉动作能力落后或者不足就会抵制和延误大量抄写任务。

③理解能力落后。

一些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上课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但到了三四年级,便出现上课走神、摆弄手指等现象,尤其是在老师讲到抽象、深奥的概念时更是如此。他们上课走神主要是因为不能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从老师的授课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老师所讲的知识未能进入孩子已有的知识结构,使孩子根本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那他们必然要找一些自认为是有趣的事来做。当课堂不能提供其他有趣的事物时,他们便玩弄铅笔、橡皮、手指头,不时还好左顾右盼,干扰他人。一旦我们设法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弥补知识的空缺之后,他们开始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能与老师进行沟通,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长时间集中在课业上了。

④智力类型与众不同。一个孩子经常性地不注意听讲,而且成绩不好,还有一种可能是不能完全排除的,那就是他的智力类型与众不同,用我们通常的办法给他讲,他听不好,也学不好,但是如果换别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做中学、玩中学、合作学习或结合他的特长来学),他却可能很专注、很投放,效果也很好。

怎样鉴别这种孩子呢?他们整体精神状态不萎靡,也不懒惰,品德不差,智商也不低,偶尔还会在某些活动中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他们只是不能适应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对这种孩子,家长千万不要轻易作负面结论,也不要强迫他必须像老师要求的那样学习,最好去请教专家,帮他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3.孩子不注意听讲属于近期或者短期行为。

(1)环境适应问题。不适应环境的,要询问孩子到底什么地方不适应,教孩子学会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

(2)人际关系问题。同学关系紧张的,要弄清楚孩子交往的原则和方式,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家庭关系紧张的,要搞清是亲子矛盾还是家长间的矛盾,要下决心解决矛盾;师生关系紧张的,要搞清楚是孩子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大棒+甜枣教育。

(3)生理问题。有的孩子是身体不好、休息不好或精力不济。要考虑他的营养和睡眠,必要的时候带孩子上医院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