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龙茶与白茶是这样诞生的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8-12-31

青茶(乌龙茶)起源:

青茶是清朝时期由福建安溪县茶农创新出来的新茶种,大概的时间在1725年至1735年之间。到了天平天国时期,闽南沿海地区的百姓逃难,有的向内逃亡到沙县,有的下海逃亡台湾,这青茶的制作工艺便被带到了沙县和台湾,所以这两地很早便有了青茶。

沙县再往北走,就是崇安,也有不少难民逃到了这里并定居,当时的武夷山都是荒地,这些难民便将土地开垦出来,开始种植茶树,发展茶业,所以武夷山的茶农都是安溪人民,现在大多也是,台湾的茶农很多也是安溪人。这也是青茶起源自安溪的直接证据之一。

当时逃难的百姓太多,武夷山土地少,无法容纳,很多难民又转移至江西上饶和附近的农村,每年的采茶季节会来到武夷山做一段时间采茶制茶短工,采茶季节结束后返回江西,现在也非常常见。

我国的茶叶产量增长快速,在清朝咸丰年间,1855年前后,福建的红茶开始出现生产过剩,不仅品质开始下滑,茶的走量和价格也开始下跌,这下当地的茶农们可遭了秧,苦不堪言,这时的茶农开始严格制茶,提高质量,将目光放到了制作工艺上,开始改进茶的制作工艺,大大提高了茶的质量。武夷岩茶就是在这段时间上兴起的,当时茶农在安溪青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最后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与成茶品质都比其他茶好,名气越来越大。同时,台湾的包种茶,福建政和的白毫莲心也相继出现。

还有另一种说法,青茶是武夷山的僧人创新而出的。

青茶的制作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黑茶的成功,有着启示的作用,先用绿茶的制作工艺,后用红茶的制作工艺。古人脑子一动,咱们反过来搞一下,先用红茶的制作工艺,再用绿茶的制作工艺,看看最终能出来什么茶,这一试,青茶就诞生了。古人发现这青茶兼具绿茶清爽刺激和红茶醇厚香美的优点,还没有绿茶的苦和红茶的涩这些缺点,所有茶类中,其实以青茶最精巧,茶质最佳。

白茶起源:

古时的白茶与现在的区别很大,当时的白茶是蒸压团茶屑,属于绿茶种类。现在的白茶大多是散茶,近几年也出现了老白茶这种紧压白茶。

公元1064年前后,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中写道,白茶是指茶树的品种,这种茶树生长出的芽叶是白色的,也被称为“白叶茶”,主要的种植区在汀溪、爱民、南客、太元、潘村乡等地,这些地方都已经发现了白茶树。

1121年前后熊蕃在《宣和北苑贡茶录》中写道:

“至大观初(公元1107年),今上(指宋徽宗赵佶)亲制《茶论》二十篇,以白茶者,与常茶不同,偶然出,非人力所致,于是白茶遂为第一。”

白毫银针起源自1796年。白牡丹诞生在建阳水吉,传播至政和、福鼎,1922年政和开始制作白牡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