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督二脉,气沉丹田”神秘面纱,获得武术的真谛

 cnbcyummyklaus 2019-01-01
诚信  互助  感恩

中国的传统功夫产生于生活和战争,以杀敌为目标,而到了和平年代,随着文化的发展,各种学说渗透其中,开始变得丰富多样。无论拳也好,学术也好,都是相通的,“阴阳、五行、八卦”,与人体的经络形成一套体系。

这样的发展使传统文化充满了神奇色彩,同时也给后人带来了研究的欲望。发展到现代,因为思维方式的变迁,对国术文化的理解很难吃透,在文字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隔阂,往往会根据文字的表面意义去理解,使得与原有意思产生偏差。这在传统武术方面应该说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到后来,对于武术的追求,可能会活在自我的陶醉中,而难以自拔。

比如说“任脉与督脉”,“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也称之为“小周天”,我们在练功时,讲到尾闾前收,尾闾的前收配合“翻胯”,则可以产生“升”劲,而膈膜下沉,带动整体内脏下行,则为“降”,循环往复。说得玄一些是“气”,而说得坦白一些,则是劲力发放的方式,一个是“起劲,一个是落劲”,拳谱中也讲到“起落”二字的,可见其重要性。

任督二脉

拳谱中提到“气沉丹田”,同时又讲“在气则滞,在意则灵”,这本身听起来就有些矛盾,我们如果执迷于“气沉丹田”可能未必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沉于“丹田”的也不一定是“气体”,而是我们的“内脏”,内脏的起落可以带来的是身体“重心”的变化,用改变重心的方式来达到劲力倍增的目的。

脊柱的发劲需要“弓”的形成,通过翻胯与压肩同步实现,实现脊柱“弓”的形成,是实实在在的脊柱运动,拉伸成弓而后崩弹。劲力的“透胸而发”完全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用“气”来解释就显得勉强。


我们练拳,首先要懂自己,然后再根据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去练习,才能够学有所得。神秘的东西是令人神往的,但也容易背离原来的意思。如果能够吃透古人写拳谱时候的心态,或许才能真正获得武术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