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起点学中医》学习笔记06——第六讲  中医辨证之谜——八纲脏腑

 顺势而为frfi8r 2019-01-02
气虚乏力倦懒言,血虚目涩多梦浅;
阴虚舌小细盗汗,阳虚清冷无力寒。
热红黄数寒清寒,痰湿困重舌便黏;
风动歪斜善走窜,气滞胀满瘀紫暗。


中医经常“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做出治疗决策。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鲜明特征,也是精华所在。

证是中医对疾病发生机制(病机)的概括,具体内容包括病位、病性、病因等。
其中,对病性和病位的辨识,是中医辨证的核心。
证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本质,通过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对这些本质进行判断;这个过程,就是中医的辨证。

通过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疾病发生的内在本质(判断疾病的证侯),这个过程,就是中医的辨证。

中医的几套辨证论治的体系:
针对外感发热疾病为主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
针对内科疾病为主的脏腑辨证;
用来指导针灸临床的经络辨证;
最为基础的纲领性辨证方法——八纲辨证。


今天临床的大部分疾病都属于内科病,其辨证以脏腑辨证为主,配合八纲辨证。



一、八纲辨证
八纲,是指中医诊断疾病所依据的八条最基本的纲领,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一)辨表里
中医所讲的辨表里,是对病变部位、病变层次的辨识。

皮毛筋肉相比,皮毛是表,筋肉是里;
筋肉六腑相比,筋肉是表,六腑是里;
六腑五脏相比,六腑是表,五脏是里。

中医对表里证的辨识,在诊治外感病时,对病位表里的判断,更有临床价值。

今天所患的疾病,以各种内科病证为主,病位大多在里,对病位的表里的判断,不是那么重要。

辨表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表里证的病因病机、治测治法都是截然不同的,表里判断不清,后果很严重。

在表之病,多由外邪入侵所致;在里之疾,常与气血不和有关。
外邪入侵,正邪交锋,矛盾性质属于敌我矛盾;气血不和,邪从内伤,矛盾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面对外敌,要调动国防力量奋力相抗,速战速决;
面对内部的不和谐声音,则要协调安抚为主,不得已也只是调动公安,维持秩序,以求长治久安。

治表邪,以发汗驱邪为首务,多求速效,所谓“治外感如将”。
治里证,以调和气血为重点,常须缓图,所谓“治内伤如相”。

表证不解而攻里,正气本在表奋力抗邪,体内却遭毒药而混乱不堪,邪气必须乘机而入,病情也会随之加重。
里证不和而攻表,体内气血不和,不治里而反攻表,徒耗正气,里证更甚。

在表在里,究竟该如何判断呢?两条判断依据,一是恶寒,二是脉浮。
恶寒就是怕冷,这种怕冷即便多盖上很厚的衣被也不管用,仍然寒战不上。
凡见到恶寒的症状,一定说明有邪在表。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脉浮就是脉象非常表浅,手刚刚接触到寸口皮肤,就可以感觉到很强的脉动。
用力按下去之后,脉的力度反而减小,这是正气奋起抗邪之象。


(二)辨寒热
实寒证
实热证
假寒真热证
假热真寒证

医者识证之难,绝非草率者可为。
学习医术,非一般平和之养生法可比。
面对疾患,心思必须缜密,目光必须犀利,才不致误人。

采用中药治疗,是利用药物的某种偏性,来纠正人体内出现的相应的问题。
以寒药治热,以热药治寒;以补药治虚,以泻药治实。
如果对疾病的寒热辨别不清,以寒为热,以热为寒,用药必然会错,轻则无效,重则害人,不可不谨慎小心。

-----------

阴阳失去平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摘自 第二讲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阴阳五行】】

阳偏盛,阳胜则热。

阴偏盛,阴胜则寒。

阳偏衰,阳虚生外寒。

阴偏衰,阴虚生内热。

-----------

二、脏腑辨证——(辨病性之虚实,辨病位之脏腑)
脏腑辨证,主要是辨病性和辨病位。
辨病性,是判断疾病是虚是实,哪种虚哪种实;辨病位,是判断病变位置是脏是腑,哪一脏哪一腑。

(一)辨病性——虚实
疾病的性质,大体可以分为虚实两大类。虚,是正气不足。实,是邪气有余。

正气不足,主要体现在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出现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四种基本的虚证。
这些虚证也可以相兼出现。如:气血虚、阳气虚、阴血虚、阴阳两虚等。

邪气可以从外来,可以从内生,但总体不外乎寒、热、湿(痰)、燥、风、气滞、血瘀。
同样,这些实证也可相兼出现。如:风寒、湿热、痰瘀、气血郁滞等。
另有一些特殊的邪气,如食积、寄生虫、结石等,不作讲解。

中医辨证,首要任务就是要辨别出患者当前的状况,究竟是虚证,还是实证,或是虚实夹杂?
虚证,是气虚、血虚还是阳虚?实证,是痰湿,是寒,是热还是气滞血辨?

1. 虚证分类与症状
气虚:乏力、疲倦、懒言、脉沉无力;
血虚:失眠(多梦)、目干涩痛、女性月经量少色淡;
阴虚: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体瘦,少苔少津,脉细;
阳虚:畏寒喜暖、四肢清冷、大便滽稀、小便清长,舌淡、多津液、脉沉迟无力。

有诗为证:
气虚乏力倦懒言,血虚目涩多梦浅;
阴虚舌小细盗汗,阳虚清冷无力寒。

(1) 关于气虚诸症的问题
气最重要的功能是推动人体内有形物质,如阴血、津液的运行,激发各脏腑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的动力来源。
气不足,无法提供充分的动力,从脏腑到肢体,就表现出一系列不喜动而喜静的现象。
(2) 关于失眠多梦的问题
人体在运动时,血被输布到周身以荣养四肢百骸;在休息时,血液则流回肝脏,所谓肝主藏血。
随着神进入心脏,魂也会进入到肝脏中来休整。
魂在休息时,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营养,才能安心静修。
现在肝脏中血液匮乏,魂不得养,躁动不安,就会在梦中见到各种各样的事物。
(3) 关于气血虚的问题
气血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无形,无法孤立存在,必须依附在有形的血上,才不至于被耗散掉。
现在血不足了,气无处依附,很容易同时出现虚损。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因此,血虚时,非常容易同时见到气虚的表现。反过来,气虚时,则不一定同时兼见血虚的表现。
(4) 关于发热时间的问题
发热是正邪相争的表现。既然要交战,就要先准备好一切军需物资。
如果体内阴虚,战略储备不足,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等到午后,甚至天黑下来,天气的阴所逐渐充盛;人体得到天的资助,阴气也逐渐强盛,正邪之争才会真正开始。
阴虚的发热,通常是在黄昏以后出现。热的时间越晚,说明阴虚的程序越重。
所谓潮热,是指发热的时间很有规律,如潮水之涨退有时。

2. 实证分类与症状
寒证:形寒肢冷、常年不温、脉沉迟;
热证:面赤、身热、心烦、舌红、舌苔黄、脉数;
痰湿证:头重如裹,四肢困重、大便黏腻、舌苔腻;
燥证:口干渴、大便干燥;
风证:震颤、歪斜、走窜;
气滞:胸闷、腹胀、肋下胀满、喜叹气;
血瘀:口唇色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青紫粗大。

有诗为证:
热红黄数寒清清,痰湿固重舌便黏;
风动歪斜善走窜,气滞胀满瘀紫暗。

(1) 关于辨寒热的知识扩展问题
从红色属热,除了舌红、面赤之外,还可以引申出痘痘的色约、斑疹的色红、皮肤牙龈的红肿热痛都属于热证。
从黄色属热,除了舌苔黄之外,还可以引申出鼻涕和痰的黄稠、脓的黄稠、小便的色黄也都属于热证。
反过来,清淡的颜色往往就是寒证的反应。
如舌质色淡白,舌苔白多津液,肿块色暗淡,痰白清稀,小便清长,等等。

(2) 关于燥证与阴血虚的关系问题
所谓燥,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的阴血津液等物质缺乏,机体失于濡养所致。
可由外邪引起,也可从内而生。但在治疗方面,与阴血虚的治疗方法大同小异。
故除特殊情况外,不对燥邪做单独讲解。


辨证是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关键环节,而辨病性又是中医辨证的重中之重。



(二)辨病位——脏腑
中医将整个人体看作是一个整体,人体的核心是五脏。
人身绝大部分的疾病,最终都会通过各种途径,与五脏发生联系。
如:六腑中胃肠的问题,常常责之于脾脏;荨麻疹、鼻炎等问题,往往与肺脏有关;腰膝酸软无力是虚在肾,等等。

中医将病位最终归结到五脏,标准如下:
肺:咳、喘、痰;
心:心悸(心慌)、失眠、心痛;
脾:纳呆(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
肝:两胁(肋下)胀,脉弦;
肾: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异常、性功能方面异常。

有诗为证:
肺病不外咳痰喘,心病心悸痛失眠;
脾病消化食欲减,腹胀腹痛大便难;
肝病脉弦胁胀痛,肾在腰膝小便艰。



将病性与病位相结合,就可以对患者的情况,形成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两个病案进行脏腑辨证:先辨病性之虚实,再辨病位之脏腑。
气行不畅则滞,血运不达则瘀。

三、体质辨证
(一)什么是体质
天地在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很少会把阴阳五行之气完全均匀地分配到每一个个体。从而出现了各种偏颇。
每个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种身体特质,这就是体质。

所有体质中,阴阳平和的体质是最为理想的,但在人群中出现的机会较少。
大部分人,或此有余,或彼不足,体质中都存在着某种“偏”性。

体质的偏性,决定了我们的身体最容易患相应的病症。

气虚体质者,比较容易出现腹泻、腹胀、咳嗽、喘等病症;
阴虚体质者,容易出现失眠、焦虑、夜间盗汗等问题;


体质养生,本质上就是要尽量纠正体质的偏性,使其朝着阴阳平衡的方向来改善。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一般来说,体质由先天因素决定,受后天因素影响而成。
先天因素主要是父母的遗传,后天因素主要是生活环境或饮食习惯。

体质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通常很难完全改变。
就算是后天进行养生且效果较好,也还是会有先天体质的痕迹。


(三)判断体质的方法
辨别体质的方法,与脏腑辨证相似,将虚证和实证换成对应体质。

体质是人身之常,表现出来的症状一般不会像疾病状态时那样突出。
食疗养生,因其平和以为常;药物治病,秉其偏甚以矫枉。

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分成虚实两大类,与辨病性之虚实相同。

1. 虚性体质,主要有气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
气虚:说话声音低微,不喜言语,懒于活动,时感疲劳乏力,反复感冒不愈,舌体偏胖大或见齿痕;
血虚:眼睛干涩,视物不清(包括近视和老花眼),失眠多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多为血虚体质;
气血两虚:血虚常与气虚并见,即合气虚体质的表现,形成气血两虚的体质。
阴虚:身体瘦小,舌体瘦小,舌红苔少,夜间睡眠时觉热、盗汗等;
阳虚:平素畏寒喜暖、四肢冰冷、大便不成形、小便色清量多、舌色淡白津液偏多者;



2. 实性体质,主要有寒性、热性、湿盛、湿热、气滞、血瘀。
实性体质与虚性体质相比,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结实。
寒性:形寒肢冷、常年不温;
热性:面赤舌红,性情急躁易怒;
湿性:身体肥胖、大便黏腻、舌苔腻;
气滞:胸闷胁胀、叹气连连;
血瘀:口唇紫暗,舌下青紫。


(四)如何改善体质
改善体质的基本原则就是纠正偏性,力求阴阳平衡。
阳气不足则补益阳气,气滞湿盛则行气化湿。

1. 【虚性体质】——气虚体质养生建议
运动建议:宜适当的增加运动量(气属阳,阳主动,动则养阳),但不主张剧烈运动(壮火食气)。
饮食宜忌:忌冷饮及生硬食物,忌大量饮水(伤阳气),慎肥甘滋腻(不利脾运);
宜偏清淡饮食,宜牛羊肉。宜山药、大枣。
常备中药:党参、黄芪。(10g,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常备中成药: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症状明显时可使用健脾或益气的方剂。(早饭前服用)
特效经络: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脾经的小腿部分(日常保健,敲打按揉这三条经脉)

2. 【虚性体质】——气血两虚体质养生建议
体质人群: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电脑前工作时间的延长,学生和办公室白领朋友的体质倾向于这种类型。
体质成因:原因在于思虑伤血,血少气耗。
运动建议:要适当增加运动,动作以自由舒展为宜,不以量取胜,避免劳累。
避免过度用眼,不建议继续戴眼镜。
饮食宜忌:忌冷饮及生硬食物;宜偏清淡饮食、甜食。
宜牛羊肉、猪肉、鸡蛋。宜山药、大枣、桂圆。
常备中药:党参、黄芪、当归、熟地黄。(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常备中成药:人参归脾丸。(症状明显时,可考虑每晚睡前服1丸)
特效经络: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脾经的小腿部分(日常保健,敲打按揉这三条经脉)


3. 【虚性体质】——阴虚体质养生建议
运动建议:宜静坐,每天至少20分钟。(静则养阴)
忌熬夜,晚十一点以前必须睡觉。(法于天地,顺乎阴阳)
饮食宜忌:忌辛辣食物(易耗伤阴血)。
宜酸味、甜味食物。宜牛肉、猪肉、鸡蛋、奶、豆制品。宜山药、木耳、黑芝麻。
常备中药:熟地黄、何首乌。(此二药味皆甜,可以各10g,炖肉、煮汤时加入)
常备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症状明显时,可考虑每晚睡前服1丸)
特效经络: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的小腿部分(日常保健,敲打按揉这三条经脉)


4. 【虚性体质】——阳虚体质养生建议
运动建议:宜适当增加运动量(动则养阳)
饮食宜忌:禁食冷饮,忌冷食,忌大量饮水(伤阳气),忌肥甘黏腻(不利脾运);
宜牛羊肉;宜适度辛辣。
常备中药:党参、黄芪、肉桂、干姜。(可以炖肉、煮汤时加入)
常备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症状明显时,可早饭前服用)
特效经络: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脾经的小腿部分(日常保健,敲打按揉这三条经脉)


5. 【实性体质】——寒性体质养生建议
运动建议:宜增加运动量(动则养阳,阳长则阴消)。
饮食宜忌:忌冷饮、冷食,忌大量饮水(伤阳气)。
宜牛羊肉;宜辛辣。
常备中药:肉桂、干姜。(开水冲泡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同阳虚体质,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症状明显时,可早饭前服用)
特效经络: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小腿部分(同气虚体质,日常保健,敲打按揉这几条经脉)


6. 【实性体质】——热性体质养生建议
运动建议:宜大幅增加运动量(令热有去处),如每周3次高强度健身运动。
饮食宜忌:慎辛辣、羊肉(助热)。
宜猪肉、鸭肉、奶。宜水果。
常备中药:黄连。(症状明显时,可开水冲泡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症状明显时,可午饭后服1丸)
特效经络:足阳明胃经的小腿部分(同气虚体质)


7. 【实性体质】——湿盛体质养生建议
运动建议:宜增加运动量(动则养阳,阳盛则阴消)。
饮食宜忌:忌大量饮水(易伤阳气生湿),慎冷饮、冷食(易伤阳气)。
宜牛羊肉。宜辛辣。宜薏米、杂粮。
常备中药:薏苡仁、茯苓。(症状明显时,可开水冲泡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湿热体质宜二妙丸,余项皆同)
特效经络: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的小腿部分(同气虚体质)



8. 【实性体质】——气滞体质养生建议
运动建议:宜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扩大交际,避免独处。(疏肝为理气第一要义)
饮食宜忌:忌肥甘滋腻(加重气滞)。
宜食酸、辣。宜佛手。
常备中药:柴胡、香附、白芍。(症状明显时,可三药各10g,开水冲泡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逍遥丸或加味逍遥丸。(情绪不佳,随即服此,可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特效经络:足厥阴的太冲穴、手厥阴的内关穴。(各按揉3~5分钟)


9. 【实性体质】——血瘀体质养生建议
运动建议:宜增加运动量(动则气血流通而瘀血得化)。
饮食宜忌:忌冷饮、冷食(伤阳气)。
宜牛羊肉。
常备中药:当归、丹参。(偏寒则用当归,偏热则用丹参,开水冲泡代茶饮)
常备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艾附暖宫丸。(气滞血瘀则宜血府逐瘀,寒瘀交错则宜艾附暖宫,随症状轻重服,女性经期忌服)
特效经络:足阳胆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同气虚体质)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兼具以上两种或三种体质,应综合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