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禹治水”传说的发生地域新考

 岁差两万武 2019-01-02

“大禹治水”传说的发生地域新考

【摘要】:大禹治水的传说既有“史实素地”的成分,又有后世文人不断迭加的神话因素、传说色彩。因其年代久远,现有记载大部分为春秋战国时人所追忆,有不少矛盾歧异之处。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学者们结合考古遗址和文献记载等方面的材料,对大禹治水地域进行了分析,所得出的大禹治水地域有古兖州、古豫州、古冀州、古荆州、古雍州等种种说法。 

本文依据历史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地名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材料,以“汝海”为切入点,对大禹治水的地域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大禹治水传说所发生的地域应该在豫西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颍、汝河流域,所治“洪水”主要来自于“汝海”(伊阙淤泥堵塞,当时气候异常,降雨频繁,造成伊河在熊耳山和南部诸山之间汇聚成湖,湖水通过外方山与箕山之间的低矮丘陵进入汝河(现北汝河),伊河(水)成为汝河的支流,并在汝州盆地中聚水为湖最终形成“汝海”)。夏秋雨季之时,“汝海”之水在颍河、汝河流域泛滥,甚至是漫过伊阙危及洛阳盆地,影响到夏族人主要的聚居地,也就是古豫州的中心伊、洛、颍、汝河流域(当时中原东南部新石器文明发生衰落可以证明这一点)。大禹治水的关键是疏通伊阙,使伊河回归故道,汝海消失。以下几点可以证明“汝海”的存在及大禹在此治水:
1、文献中有大禹凿龙门,辟伊阙以及汝海的记载,贾让、赵汝谈均持此说,钱穆先生也曾有过精辟的分析。
2、伊河、汝河流域的地貌条件表明,伊河堵塞后完全有可能成为汝河的支流,借汝河河道宣泄。
3、水文资料显示,伊河有足够大的水量能够在此聚水成湖,并且先夏时期有九星汇聚现象,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伊河携有大量山洪汇入所带的泥沙,且水量小流速慢等原因很有可能造成伊阙堵塞。
4、豫西伊、洛、颍、汝河流域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最为密集,众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如安金槐、李民、杜金鹏等先生通过研究已经证实了此地为夏族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时人对于治水较为迫切,也有可能留下深刻的记忆。
5、伊河、北汝河流域广泛存在第三系河湖沉积相。
6、伊河、汝河流域共同存在“打开龙门口,撤干汝阳江”的俗语和传说,伊河流域古时甚至有“海角”的地名。文献、考古、地质、民俗谚语、地名等资料相互印证,可知,大禹所治之洪水主要为“汝海”之水,治水的关键是疏通堵塞伊阙的碎石和淤泥。则一些先生关于大禹治水的工程量问题、洪水来源问题和治理洪水“堙”、“疏”方法诸问题的争论和怀疑都可以迎刃而解。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大禹治水之龙门不可能为禹门口,而应为伊阙。原因如下:
1、依据黄河大峡谷的地貌及与长江三峡对比,禹门口未开的话,会形成三峡那样“高峡出平湖”的状况,淹没峡谷两岸几乎无人的地区。
2、考古材料证明,夏族发源于豫西地区,夏代建立后才迁至晋南,则先夏之大禹不可能在晋南治水。
3、早期的文献中并没有提及龙门,况且在先秦人如孔子、白圭眼中,大禹治水工程量并不大,以先夏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组织能力开凿禹门口可能性较小。
4、地质资料显示,禹门口是地壳运动所形成,非人力所开;上古时期黄土高原植被条件较好,黄河水量大,禹门口堵塞的可能性较小 。

关于大禹治水在浙江观点的讨论与分析,在以上论证的基础之上,则前辈学者关于大禹之时在北方中原发生的一些疑问可以解决。 总之,大禹治水的原始事迹发生于豫西地区,在此治水成功后,大禹也可能到晋南、兖州、冀州等地治水或者指导其民治水,或夏末商初流亡四处的夏民追忆历史,将此本地化,甚至是后世一些饱受洪水之害的地区,假托大禹之名以名其地,造成现在“禹迹”遍布九州的现象。 当然以上观点是基于各种学科成果基础上的合理分析,大禹治水处于我国神话时代与历史时期交汇点上,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研究难度大,此观点不可能无懈可击,或可作为一家之言与其他观点共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