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長江頭 2019-01-02
8.从顺自然

清代画家笪重光《画鉴》有言:“丹青竟胜,反失山水之真容,笔墨贪奇,多造林丘之恶境,怪僻之形易作,作之一览无余,寻常之景难工,工者频见不厌。”他这里说了一个新奇与寻常,造作与自然的问题,极有见地,对书法作品来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古木荒藤1
说,仍有它的现实价值。好比建设,推平山峦,开凿河道,大林,马路如练,车如流水马如龙,到处锦绣堆成。这是一种美,是一种闪现着人类智慧和力量光芒的美;而层林幽谷,古木荒藤,高山流水,石瘦松肥,鸡鸣茅舍,犬吠疏篱,又是一种美,是一种不假雕琢,天然质朴的美。前者工于人意,后者主自天然。有趣的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古木荒藤2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高山流水

是,人类文明愈向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愈趋现代,其审美心理却愈是崇尚自然。所以据说日本某地方特地造了一口水塘,任凭野苇汀蓼自然生没,孤雁病鸥随处栖止,从不稍加修饰管理,仿佛真正原始水沼,引得游人如醉。这恐怕不仅仅是怀旧、逆反而矣,也许自然纯朴之中,确有一种真正的、永远不可替代的善和美。可知书法作品对于尽量保持、利用自然美的魄力,像“屋漏痕”一样,消除人意人力的痕迹,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当然,书法作为人的主观活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运斤郢匠,出入绳矩,是必要的。所以布局经营之中,如何知法知人,知物知天,不使一时一际之身观局限,泯灭了物、我的真性,在主客观的交感之中,自然成章,正是必须把握的。 
    
那么,这在具体创作中又当如何分寸呢?意出由我,形铸在天。即作品的经营立意,全由自己主见,不袭乎他人,不囿于自然。而其间具体形象,则尽量保留自然风貌,不多过雕琢,不勃生理。凡此种种,一句话,一切布置都要见其天然本性,不可因奇求奇,强扭硬掐,繁雕缛琢。

 

颜真卿的《争座位帖》被米芾誉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於意外。”“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苏轼曾于北宋长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这里选的一段《争座位帖》文虽字由心出,但字字皆合古法。其一,每字因势而异,高低、大小、俯仰、伸缩有态,唯令活脱,不使板滞也。其二,字与字之间的开合变化,连同字法之笔画变化,每有殊趣,绝不雷同。 如“尚书”“如上”“刺史”等字反复出现,而书意绝不相同,或开或合、或伸或缩、形同万类呼吸,契合天地运动之理。其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颜真卿的(唐)《争座位帖·仆射之顾尚书

释文:仆射之顾尚书,何乃欲同卑吏?又据《宋书·百官志》,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国家始升,别作二品。高自标致,诚则尊崇;向下挤排,无乃伤甚?况再于公堂,喝咄常伯?当为令公初到,不欲纷披?黾勉就命,亦非理屈。朝廷纪纲,须共存立,过尔隳坏,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电含怒,责彝伦之人,则仆射其将何辞以对?

三,行气贯通、因意布势、既正复斜、一往自然、了无小家拘陋习气,一显大匠运斤自如意绪。加之,本段时有大字重笔书写,使全段文字书写如临大水,迭次涌动, 掀天波浪,迸发出振聋发聩的摧擂鼓声。 令赏者得到真力弥满的充实而升华。《争座位帖》于前段再次鼓荡书写中,把全篇推向高潮。 然鲁公却于论争高昂激情中戛然中止,给人以挽狂澜于即倒、黄河奔突于壶口、白日消遁于彤云之悲剧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颜真卿的(唐)《争座位帖·仆射之顾尚书

释文:仆射之顾尚书,何乃欲同卑吏?又据《宋书·百官志》,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国家始升,别作二品。高自标致,诚则尊崇;向下挤排,无乃伤甚?况再于公堂,喝咄常伯?当为令公初到,不欲纷披?黾勉就命,亦非理屈。朝廷纪纲,须共存立,过尔隳坏,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电含怒,责彝伦之人,则仆射其将何辞以对?

感。了无小家拘陋习气,一显大匠运斤自如意绪。加之,本段时有大字重笔书写,使全段文字书写如临大水,迭次涌动, 掀天波浪,迸发出振聋发聩的摧擂鼓声。 令赏者得到真力弥满的充实而升华。《争座位帖》于前段再次鼓荡书写中,把全篇推向高潮。 然鲁公却于论争高昂激情中戛然中止,给人以挽狂澜于即倒、黄河奔突于壶口、白日消遁于彤云之悲剧感。

 

    历代书法大师的作品无不如此,怀素尤甚。怀素草书善取物象,师法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切艺术无不以自然为师,方能悟道,渐臻佳境,以成绝妙。张旭曾观担夫争道而得字法互让之妙,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用笔灵舞之机。怀素亦是师法自然之典范。据陆羽《怀素别传》记载怀素与颜真卿论书之事,颜真卿问怀素学书有无自得,怀素对日:“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颜公日:“噫,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郭熙《林泉高致》中亦有“怀素夜闻嘉陵江水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声,而草圣益佳”的记述。《小草千字文》的艺术高度在于已抛开了技法的藩篱,不拘“篆籀绞转”,还是“一拓直下”之形迹,已入任心自运、俯拾即是、体素储洁、乘月返真之境。此作为怀素晚年传世之作,达到了他书法人生的最高境地。明人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怀素(唐)《小草千字文·礼别尊卑

摄职从政,从以甘棠,去而益詠。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淡之作。《小草千字文》初识无味,平淡无奇,后不断地深入参悟、跨越,便感知到个中的博大与万千气象。用笔以中锋为主,而提按顿挫的幅度极为微妙,内敛而不外露。自然天成如山花点缀大地。这就需要临习者在观察、反映这两道环节上具备高度的敏锐性。而笔锋常常是“含”在线条中,露锋、出锋比较少,多以藏锋为主,线性特点婉转、圆通,甚至带有一点钝、拙的味道。线条的运行速度稍慢,略有阻滞之感,不过于流滑,把握了流畅通达与凝练淳古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字形结构则以平正匀整为主,显得静雅安穆,体态的多样性在其间表现得含蓄而不夸张。合理有度地处理了字形内部构件的奇与正、疏与密、收与放、平与斜、紧与松、对称与错位等关系极为关键,既不忽略,又不过度,寄奇于正,寄险绝于平和——这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辩证关系。字间距、行间距显得匀称整饬,字行距略紧,行间距较松,行间通透,格调雅致。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怀素(唐)《食鱼贴》

    释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还抱。诸君欲善之会,当得扶赢也。怀素藏真白

怀素狂草自有章法,法在无法之中。所谓无法即自然天成,不事雕琢。《食鱼贴》即如此。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法而有度,狂而有涯。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 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许多后人仰望不止,又穷追不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当代草圣林散之书法艺术的高峰期,林散之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大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草书《毛泽东词·十六字令》就是体现林散之这一时期艺术最高水准的精品之作。作品中的”“”“”“”“

草行书法艺术鉴赏规律之三章法美8从顺自然

林散之(当代)《毛泽东词·十六字令》

释文: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等字,线条厚重,内涵丰富,骨感鲜明。犹酣 字浓墨重色,傲人醒目,与上面马战、右边的“奔腾”的枯墨形成强烈对比。请看这幅作品的局部,的线条,像杂技演员手中的红绸子,在空中飞来绕去,造型不断,优美至极。整个作品以焦墨为主,散锋入草,一枯再枯,墨似尽而笔仍在运行,只见残墨化作丝丝飞白,在似有若无中尽显意韵,超凡脱俗,直逼褚墨。无墨之处以白当黑,神采夺人。枯墨之处,笔迹清晰,雄浑老辣。 无论是从线条、用墨来看,还是从整体章法来欣赏都充满了动感。我们能够感受到林散之先生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激越豪情。流淌在笔下的一横一竖,似你我跳跃飞动,如流水时激时湍,像秋风参树摇扶,更有天籁之音,时强时弱,或快或慢,美妙动听。看那或长或短、似断若连的线条,跌宕、错落、起伏、转折、衔接,这正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