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毛毛匠走了要骂三天”?

 太行森林 2019-01-02

张北人很少吃带皮的羊肉。明明带皮的羊肉很好吃啊?

与南方人喜爱吃带皮羊肉一样,这是一种饮食习惯。而这种缘何而来呢?很简单,坝上地区气候冷凉,羊皮在这里有更重要的作用—保暖。所以,自然舍不得吃掉。

张北地处中国北方偏寒地带,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从北纬40度向北,年平均气温以3.2度的均值递减,可查历史最低气温34.8度。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面,人们十分重视冬季保暖,由于坝上地区自古养牛、养羊比较多、所以人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制造了各种皮袄、毛毡等既能御寒隔潮,又便宜耐用的防寒用品。坝上有句俗语“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皮裤没毛、就是棉裤太薄”,很好的印证了皮毛制品在坝上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过去,上百年的时日里,毛毡制品几乎成为坝上人家户户必备之物。人们把毛毡做成褥垫取暖,一家之内拥有多条毛毡炕垫、床垫、褥垫不为稀罕。除了土炕上铺毛毡,人们尤为喜爱使用毡帽、毡鞋,毡疙瘩。冬闲三个月,出来进去,谁也离不了,离不开。

制作皮袄,要用绵羊皮,制作皮裤,则要用山羊皮,因为山羊皮薄而松散,便于走路活动。上乘皮料,当首选冬初宰杀的羊皮。这时的羊皮毛厚绒密,御寒性好。缝制皮袄,须有专门的匠人,叫“皮毛匠”。皮袄的制作大致三步走。首先,要熟皮子,坝上人又称作“沤皮子”。未经熟过的皮子称“生皮”,上面还残留着肉渣血渍,被风干得僵直挺硬,揉则易断,是做不了皮衣的,要熟过了才行。其方法是熬一小锅稀粥,必须要熬得稀烂;在稀粥里加上适量的硝,具体该加多加少,要视羊的口齿、羊皮贮存的年限长短而定,这全凭“毛毛匠”的经验。把加了硝的粥均匀地涂抹在皮板上,约半指厚,然后把羊皮折成叠被状,放置阴凉处,每天要翻弄一遍,等大约一个星期粥干结后,便可进行第二道工序——揉皮。也不复杂。先用热水把涂了粥的板面浸软,再把表面的残渣刮尽凉干;然后把皮子挂起来,用一个装在二叉木棍中间、形如镰刀片被称作“皮钩”的工具自上而下地反复刮,刮完后再用皮铲铲过,直到皮板变得洁白而柔软。第三步,就是裁剪缝合,与裁缝做衣服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要有手一针一线地缝制,而且缝制得平整熨帖,整洁大方。

有一句俗话说:“木匠走了想三天,毛毛匠走了骂三天。”因为木匠做活,同时会产生许多木屑刨花儿,大大方便了女人们生火做饭;而缝皮袄,弄得家里炕上地下到处是羊毛,又不好打扫,一粘一身,往往还会混迹饭中,最让主妇嫌弃。

 毛毡原料主要是羊毛、牛毛和麻,按颜色可以分为黑毡、白毡、灰毡、青毡、蓝毡和红毡;按用途可分为炕毡、床毡、桌毡以及专门制作鞋帽的毛毡;按品质又可分为毛毡和绒毡。绒毡含毛量较大,比较柔软,更加保暖。毡子原料以秋天剪下的绵羊毛为上品,其次是山羊毛、牛毛,再次为麻。麻一般不单独使用,而与羊毛、牛毛掺合使用,毛毡作坊除了制作各种尺寸的毡垫之外,也兼顾生产毡帽、毡鞋、毡袜。据老艺人讲,制作毛毡的技艺虽然属于粗加工性质,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其工艺程序却颇有讲究。以制作“清水毛毡”为例,先要将羊毛入锅蒸熟,然后经过弹毛(类似弹棉花,将羊毛弹成絮状)、铺帘(将羊毛絮均匀地铺在预定的帘子上)、压毛(用压扇压实毛絮)、卷帘(均匀洒水后将羊毛和帘子紧紧卷起)、滚帘(也叫蹬帘子,用力蹬踏帘卷把羊毛加压成毛坯)、拆茬(把毛坯展开,将四边均匀折回7至10厘米,并在毛边上加毛、压实、洒水、再滚帘)、洗坯(这道工序最费时,把毡坯铺在门板上,两人坐凳上来回蹬毡使其展开、卷紧,反复洒水洗涮,约3小时后一条毡子便基本成型)、卷边(将成形的毛毡展开铺在竹帘上,四边洒水搓毛卷边定型)等工序。因其全部生产过程以木杆滚压为主,故民间称制毡为“擀毡”、“擀毛毡”;又因其材料多为毛制,故称呼制毡工匠为“皮毛匠”,坝上人更多称“毛毛匠”。

“毛毛匠”是个吃香的营生。在坝上乡村中,匠人常背着工具游村串乡、上门揽活计。常见师徒两人分别肩扛弓子、竹帘以及钩子、压扇、缩杖、手扳等工具行走在山间小道。遇到需要擀毡的庄户,便进其院内操作,东家提供方桌和门板作为操作案台。在城镇中,擀毡一般上门订货,不需工匠外出。擀毡工艺中需要在毛毡的里面加面粉、旧社会生活困难、一般老百姓加的是荞面和莜面、也有少数擀毡手艺人、为了加重毡子的分量、在毡子中夹带沙土,适量的加一点沙土、可以防止夏天毛毡被虫蚀、如果加的多了,就起不到保暖作用了。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坝上地区的一个作坊因为给军队赶制一批毡子、里面夹的面粉太多,第二年夏天毡子全部让虫子咬了,军队把几个匠人抓了起来。后来,匠人们改进了做法,在加面粉的同时、加进了一部分六六粉(一种灭虫药粉)。结果,又有人说他们给军队投毒。从那以后、这帮匠人就再也不敢擀毡子了,作坊也踏了。“毛毛匠”的职业传承以口传心授为主,行业崇拜有些复杂。一般作坊以鲁班(行业精神之道)、梅葛二仙(染织行业祖师爷)、关公(财神与保护神)等为行业崇拜对象,也有“毛毛匠”把“木兰”(民间传说木兰是个大孝子,为让母亲御寒而用野羊毛发明了毛毡)奉为祖师爷。

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时,张北城区内还有皮衣、毛毡作坊十来家,民间穿戴和铺垫皮毛制品的生活习惯延续了很多年。八十年代后,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居民住房和供暖条件日益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皮毛这种昔日的生活必需品已经难觅踪影了,只能在《闯关东》、《大境门》等电影、电视剧的镜头了见到了。偏远乡村的老人家里,还能见到铺炕的毡子。风雪天,偶尔也能见到有的老人穿皮袄、毡鞋,戴毡帽。

最近,坝上沽源县搞了个冬捕活动,电视新闻的画面里,捕鱼人穿着毛儿朝外的皮坎肩儿,很复古的场面。只是,有些错了,坝上风沙大,毛儿朝外的皮袄皮坎肩儿等于行走的吸尘器,在坝上并没有多少人穿。坝上人的皮袄毛儿朝里,有钱人会吊布面儿,叫吊面子皮袄。没钱的皮茬子直接露在外面,叫白茬子皮袄。

就像坝上人不吃带皮羊肉一个道理,人类的衣食住行的习俗、习惯都和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皮袄的毛儿朝里朝外也是有说法儿的,不乱来,要不就乱套了。以后孩子的记忆将是错误的!不好!

来源于微观张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