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论语》何为论语?

 青青i43vizd9qb 2019-01-02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位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我国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所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



图一:孔子

《论语》,由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弟子编纂,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在战国初期成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作品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在官绅士人、还是在平民百姓中间,《论语》都是无可逾越的圣典。

中国有一句深入人心的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其内容之丰富、哲理之深刻、价值之实用、道德之规范、应用之广泛。《论语》博大精深。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其继承者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的核心精神是仁。



图二:《论语》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爱人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含:①倡导:“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劝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的观念表现为各种道德行为: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等等。 《论语》中、今天仍然经常被人们提及,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教育、修养。

《论语》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政府转。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教育的语录,至今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指导价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

最明智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乐学”。“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当今中国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引导孩子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成长。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可能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言论。

在自我修养和成长方面,《论语》概括得十分深刻、十分透彻。



图三:《论语》名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论语》中有最严格的自我教养的言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的大弟子,他领会了其老师思想之精髓,一生尽心尽力做事,将每一件事能做得圆满,做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真诚地对待和自己交往的朋友;及时温习、领会老师所授的知识,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论语》不仅内容丰富、内涵博大,而且语言精炼、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最后,提醒一点:《论语》的读音,在这里“论”读第二声,[ lún yǔ ]

祝各位天天快乐!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