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三大常规化验单

 阳光真好263 2019-01-04

作 者 / 林建国 姚魁武       来 源 / 姚到病除


三大常规
看懂化验单

血常规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1.红细胞计数(RBC)

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正常参考范围】

成人男:(4.0~5.5)×1012/L

成人女:(3.5~5.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增多见于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劳动、体育运动及情绪激动时。②减少见于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2)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病理性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2.血红蛋白(Hb)

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同红细胞计数,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重度贫血,HbL;重度贫血,Hb在31~60g/L;中度贫血,Hb在>61~90g/L;轻度贫血,Hb在>90g/L与低于正常参考的下限之间。


3.血细胞比容(HCT)

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而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

男40%~50%;

女35%~45%。

【临床意义】

(1)增高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腹泻、脱水等。

(2)降低见于失血后大量补液及贫血患者。


4.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参考范围】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2)病理性白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3)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5.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N0.5~0.7(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01~0.05(1%~5%)

嗜碱性粒细胞B0~0.0l(0~1%)

淋巴细胞L0.20~0.40(20%~40%)

单核细胞M0.03~0.08(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其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嗜酸性粒细胞①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②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3)嗜碱性粒细胞 ①减少见于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用药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过量等。②增多见于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创伤及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

(4)淋巴细胞 ①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②增多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病活动期、单核细胞白血病、疟疾等。


6.血小板计数

【正常参考范围】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急性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等。

(2)血小板计数减低①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尿常规


尿常规是常规检查尿液的实验方法。检查内容包括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尿液化学(蛋白定性)检查、尿液显微镜检查。作尿常规检查时,用清洁容器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200ml。



1.尿量

是指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正常参考范围】

成年人24小时尿量常在800-2000ml之间,平均1500ml。

【临床意义】

(1)增加:一般24小时尿量多于2.5L即为多尿。

生理性饮水过多或多饮浓茶、咖啡。精神紧张、失眠等情况;也可见于使用利尿剂或静脉输液过多时。

病理性常因肾小球重吸收和浓缩功能减退如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及神经性多尿等。

(2)减少:尿量<0.4l>

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在尚未出现脱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之前可首先出现尿量的减少。

病理性休克、脱水、严重烧伤、急慢性肾炎、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尿毒症、肾衰等。


2.颜色

【正常参考范围】

淡黄色

【临床意义】

(1)血尿:典型的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临床主要见于肾或泌尿道结石、肾结核、肾肿瘤、急性肾炎等;亦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

(2)血红蛋白尿:典型的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胆红素尿: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产生的泡沫亦呈黄色,此点可与正常尿或药物性深黄色尿鉴别,后者尿振荡后泡沫呈乳白色。胆红素尿不宜在空气中久置。胆红素尿,可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

(4)乳糜尿:为白色乳样尿液,见于血丝虫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引流受阻时。


3.透明度

【正常参考范围】

新排出的正常尿液多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微量絮状沉淀

【临床意义】

(1)尿酸盐沉淀:浓缩的酸性尿冷却后,可有淡红色的尿酸盐结晶析出。

(2)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淡灰白色,加酸后可溶解,若尿液变清,无气泡产生则为磷酸盐,若尿液变清同时产生气泡则为碳酸盐。

(3)脓尿和菌尿:新鲜尿可浑浊,菌尿呈云雾状,放置后不下层;脓尿放置后可有白色云絮状沉淀。


4.气味

【临床意义】

(1)氨味:说明尿在体内已被分解,是膀胱炎或尿潴留的表现。

2)烂苹果样味: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饥饿时,这种尿液常可引诱蚂蚁汇聚。

(3)腐败腥臭味:常见于膀胱炎及化脓性肾盂炎。

(4)粪臭味:患有膀胱结肠痿的病人,尿中常带有粪臭味。


5.尿酸碱度(pH值)

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

【正常参考范围】

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pH在4.5~7.9之间

【临床意义】

(1)生理性降低:饮食以动物性为主,pH值降低;夜间睡眠时,有轻度的呼吸性酸中毒,于是尿pH值减少。剧烈的生理活动,如剧烈运动、应激、饥饿、大汗时尿pH降低。

(2)生理性增高:以植物性为主,pH>6。餐后,胃酸分泌增多,尿液酸分泌减少,pH值增大。

(3)病理性降低: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发热、饥饿、肺气肿、尿酸盐或胱氨酸结石、尿路结核、肾炎、失钾性的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此外,服用药物如氯化钙、氯化铵、氯化钾等使尿pH降低。

(4)病理性增高: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细菌分解尿素、肾小管性酸中毒、胃吸引、长期呕吐、感染性膀胱炎、肾盂肾炎。变形杆菌性尿路感染时呈碱性尿。


6.尿比重:

尿比重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固体总量成正比

【正常参考范围】

成人:1.015~1.025 

【临床意义】

(1)生理性改变: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尿比重可降低至1.003以下。机体脱水时尿量减少,尿中所含溶质浓度明显增加,比重可高达1.05以上

(1)病理性升高: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糖尿病、糖尿病酮症、妊娠中毒症等,也可见于尿中含葡萄糖和碘造影剂时。

(2)病理性降低:尿毒症、休克、肝肾综合征、尿崩症、神经性多尿、肾小管损伤、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等。


7.尿蛋白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

【正常参考范围】

正常情况下,24h尿蛋白排出量在20-80mg之间,一般的定性试验检测呈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

(1)功能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1克)、暂时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蛋白尿迅速消失。常发生于青壮年,可见于精神紧张、严重受寒或受热、长途行军、强体力劳动、充血性心衰、进食高蛋白饮食后。

(2)体位性蛋白尿:清晨尿液无尿蛋白,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加强脊柱前凸姿势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1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多发生于瘦长体型的青年或成人。反复体位性蛋白尿,需注意除外肾病,如胡桃夹现象(又叫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因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挤压左肾静脉所致)。

(3)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存在,尿中蛋白含量较多,尿常规检查常合并有血尿、白细胞尿和管型尿。并可伴有其他肾脏病表现,如高血压、水肿等。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病、肾血管疾病和其他肾脏病。


8.尿糖(GLU):

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

【正常参考范围】

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尿内含糖量为0.1-0.3/24h,定性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

临床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Coushing综合征等也可出现糖尿。肾性糖尿如家族性糖尿、新生儿糖尿、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糖尿及妊娠期糖尿等。应激性糖尿如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也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糖尿


9.尿红细胞(ERY):

尿红细胞是指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

【正常参考范围】

每高倍视野<>

【临床意义】

若显微镜下红细胞>3个/HP而外观无血色,称镜下血尿。常见的血尿原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外伤等。如单纯出现大量血尿则结石的可能性最大。如尿液中发现红细胞管型或红细胞淡影,提示血液来自肾脏。


10.尿蛋白(LEU):

尿白细胞是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存在于血液中,但由于一些原因部分白细胞混入尿液就形成尿白细胞。

【正常参考范围】

离心沉淀后:白细胞:男性0--2个/hp ,女性0--5个/hp 机器测量定量尿白细胞以+(阳性)表示,正常为-(阴性)。

【临床意义】

尿中白细胞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化性改变,形态不规则,结构模糊,又可称脓细胞,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


11.管型

管型是由蛋白质、细胞和细胞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形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正常参考范围】

正常人尿内很少出现管型

【临床意义】

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软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蛋白质在肾小管腔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等;颗粒管型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及肾小管的毒性损伤;蜡样和脂肪管型多见于慢性肾病尿量减少,或是肾病综合征存在脂肪尿时。


粪便常规


通过此项检查可较直观地了解胃肠道一些病理现象,间接地判断消化道、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

1.量

【正常参考范围】

正常成人大多每日排便一次,其量约为100-300g,随食物种类、食入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异。

【临床意义】

胃肠、胰腺有炎症或功能紊乱时,因分泌渗出、消化吸收不良等粪便量增多


2.颜色和形状

【正常参考范围】

黄褐色成形,婴儿粪便呈黄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

(1)食糜样或稀汁样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肠胃炎。若大量呈黄绿色稀汁样便(3000ml以上),并含有膜状物时应考虑到伪膜性肠炎。

(2)米泔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病人。

(3)胶状便:过敏性结肠炎常于腹部绞痛后,排出黏胨状、膜状或纽带状物。

(4)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呈暗红色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时则以黏液及脓为主。

(5)鲜血便:痔疮或肛裂的出血呈鲜红色,前则附于秘结粪便的表面,后者滴落于排便之后。

(6)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50-75ml,粪便即可呈暗褐色甚至柏油样。若柏油样便持续2-3天,说明出血至少为500ml。服用活性炭、铋剂、铁剂等之后,也可排黑色便,但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


3.气味

【正常参考范围】

粪便有味,肉食者重,素食者轻

【临床意义】

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是有恶臭


4.细胞

正常粪便中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肠炎时白细胞小于15个/高倍视野;急性细菌性痢疾时大于15个/高倍视野,甚至满视野。肠道下段炎症(如结肠炎、菌痢)及出血(息肉、肿瘤、痔等)可见红细胞。过敏性肠炎及肠道寄生虫感染时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并伴有夏克-雷登氏结晶;菌痢及直肠炎症时,可见巨噬细胞;大肠癌病人粪便中有时可找到癌细胞。


5.食物残渣

正常可见少量淀粉颗粒、肌肉纤维和脂肪小滴,若其增多提示消化吸收不良,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如胰头癌等)。


6.寄生虫

人体感染不同寄生虫,粪便中即可出现相应虫卵,常见有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华支睾吸虫卵、姜片虫卵及阿米巴滋养体等。


7.隐血(OB)

正常人便OB阴性,当消化道疾病引起出血时,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肿瘤、炎症等,便OB呈阳性,甚至强阳性。隐血检查有助于鉴别消化性溃疡和恶心肿瘤所致的出血,前者多为间断阳性,后者多为持续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