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站桩(张树新与弟子微信交流总结篇)

 天地虚怀xia 2019-01-06
浅论站桩(张树新与弟子微信交流总结篇)

大成拳(意拳)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用意念来强大自己,此状态有点儿类似催眠。如让自己的周身放光芒,让自己的精神放到体外,让身外与自身相牵挂,让自身无限的一点点的长大,让自身放松,让自身机敏,让自身采日月天地之精华,让自身在空气中游泳,建立起身外的阻力,让身外进入体内,让身內走出身体,让自身气血通畅,让身体体整如铸,毛发如戟,身如灌铅,筋肉若一,让筋肉统一成整体,同松紧,同遒放,同呼吸,同感应,同浑元,前后左右上下无出尖之力又无所不在,周身均整又悠扬相依。这些意念皆可不受任何环境限制的进行练习,开会,等车,坐车等立行坐卧时皆可练习,芗老原话: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与大成拳(意拳)最重视间架并不矛盾。可有条件时控制间架,无条件时调动神意。放松的结果,使四肢百骸无论大小的每一个关节处及筋肉伸缩的每一个受力处皆注满了意念与能量 。即当松到骨时骨就注满了意念,骨的密度也会改变;松到皮毛时皮毛就注满了意念,皮毛就有了对外界的感应力,包括具有了预知外界危险的能力;松到筋肉时筋肉就注满了意念与能量,以此类推,松到了脏腑,脏腑也就注满了意念,脏腑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松到了精神则精神意识也会发生改变,精神也会注满强大的能量,总之松到哪里哪里就有了变化。松是无止境的,既要不断地发现身体中未开发的地方,又要在已开发的地方不断地层层放松。故对人体潜能的挖掘,离开了松则无从谈起。但谈到松又不能不谈紧,因任何训练都具有阶段性,无休止的松着练,会走向事物的反面。芗老言:松紧紧松勿过正,故若能把握松紧的火候就是入道了为什么别派武功这样猥琐呢,就是因为他们的贪念,既要打人又不想挨揍。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儿,便宜都让你占尽了。大意拳(大成拳)的打人是以轻换重。就是不怕你来打我,你打我时,我才能正好也能打着你。过去我们常谈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用于意拳(大成拳)则应该是“一不怕伤,二不怕死”,别人是比拳,我们是赌命。这样也就不会有这种鸡鸣狗盗的动作,打人动作都是堂皇的。另外,低头猫腰的动作只能是偷袭,其思路是能打着就打,能赚一下就赚一下,意拳(大成拳)则不是,意拳(大成拳)是控打,即控制住了再打,或是打的时候就是已控制住了。因为要控制人,所以要抢上风,要压着对方打,而不是要低头猫腰的反被对方压制着打。所以劈拳(通过摇辘轳训练)很重要,它具有压制性,使用劈拳就要把身体拔起来,打人要有俯冲感,要控制间架。控制间架的结果就是“打实不打虚”,对方哪里强就要控制地方哪,意拳(大成拳)理论,打实不打虚。“见虚不打击实处,要知实处正是虚”。意拳(大成拳)的神动和意动都是从身外而引发的,身外是因身内是果,身外的因真实了,身内的果也就练成了。如假想身外的大气对自己进行挤压,自然就调动并培养起了身体自身的应力,这也是矛盾力,是身体与身外的矛盾,这样自己的动就都是被动的动,是由身外所诱发的,而被动的动是很少出尖儿的。第二层的含意是其‘’神‘’要在所有的物质之外,是虚空而不是实体,所以要把自身也练空了才能通神,故神之动不是有象之动,而是有象外之动,也是虚空之动,所以要在空间做文章,不要在有象内做文章,故天下的功夫皆是从内往外练,而意拳(大成拳)恰恰是从外往里练,是“神动得自有象外”之功,不是有象内之功。“意存妙在无意中‘’可以先简单的理解为,要在无意中存意,或叫意存于无意,即芗老常谈的“无意之意是真意”,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说。有意得来的拳意多是执着和做作的,只有当拳意练成本能了,才是真的上身了,这时也就不刻意了和不执着了,所以也就是真的“意存了‘’。从意存于无意的意这个角度来看,更像是在说“离开己身无物可求”。芗老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从“神动得自有象外,意存妙在无意中”,到“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意是真意”,“有形有意皆是幻,意到无心始见奇”和“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永无是处”,完整的来看,芗老谈的都是一个问题,即神意不可执着,不可虚无,是无意之意,也是无心之心。水平有限,不知是否能说清楚。总之,简单的而论,即要运意于身外,要无意之意是真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