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露消毒丹治疗高热不退一例

 学中医书馆 2019-01-06

甘露消毒丹治疗高热不退一例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昨天上午接到老婆大人的电话,告曰:2008级新生有一学生进校后突发高热,在医务室服用西药热退复升已经4天,体温最高39.5度以上,想中药退烧。。。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身为为系办老师的老婆,当然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学生这样饱尝高热的折磨,于是乎,只好通过老婆问症状,我来辩证处方,高热前畏风,高热汗出热不退,口干口苦,大便稍结,两天未解,咽喉肿痛,咳嗽咔黄痰,胸痛,疲乏体倦,食欲不振,尿黄,舌苔黄滑,脉滑数(老婆号的脉)。。。

病情较急,我立刻电话中辩证处方:初来湖南,水土不服,感受湿热之邪,困阻三焦,治疗以清化湿热,佐以化痰解毒通腑泻热。温病四大家之一的王孟英云:甘露消毒丹乃湿温时疫之主方!改症即是,遂以该方加减。

射干10 白蔻仁5 藿香8 石菖蒲10 滑石20 连翘20 通草5 薄荷5 黄芩10

僵蚕10 蝉蜕6 大黄6(后下) 香薷6 杏仁10 生石膏30 浙贝15 2剂,煎服,分数次口服,一天服完。

今天中午老婆告曰:服上方一剂,热退脉静身凉。今天两剂已尽,纳食已开,大便两次,但见咳嗽,咯黄痰,口苦,咽微痛,胸痛,舌苔转薄黄白腻,脉滑。

原方加减,守方再进。合小陷胸汤,千金苇茎汤加减。2剂。

射干10 白蔻仁3 藿香6 石菖蒲10 滑石20 连翘20 通草5 薄荷5 黄连5

瓜蒌15 法夏10 芦根30 桃仁10 薏苡仁30 浙贝10

告曰:患者服此方后可能痰热尽,咽痛除,胸痛减,最后可能会有点咳嗽咯白痰,与杏苏散(苏叶改苏子)合黄芩泻白散收工即可。

 

注甘露消毒丹

  方歌: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山石神韵再论甘露消毒丹:
    近期在复兴中医网看到尹周安应用甘露消毒丹的经验,也看到黄海军的医案,也见到张光志录验,更看到老猫班长关于下一步复兴中医网要讲什么的意见征求,我回帖谈到时方和药物讲解问题。在此就读甘露消毒丹再起联想。
    就方名而言,何为甘露,大概湿为雾为露,古人说体内如雾露,灌溉至全身。可是湿盛就成毒了。中医把湿的概念看的很重要,而且湿、痰、饮、水的有时很模糊,湿也常和黄联系在一起,湿常常和热、寒交织在一起,湿也常和脾联系在一起,这也许是五行的产物,把脾肺肾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运湿运水的一套理论。把湿和淤血、食积、外邪等看作毒邪,还与气候地域有关。总而言之古人对人体生命的看法上湿是比较重要的方面。那么从客观上如何看待人有停湿呢,最为主要的的是看舌苔,舌苔厚、腻,其次看二便,大便粘,小便黄少。至于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发热、食欲不振、汗出、油腻、发黄、困倦、身肿、骨节腰背疼痛、浮肿等都是因停湿、湿郁而出现的或然症状。在治疗上,湿重不可轻易言汗法下发,可以利利小便,轻发汗,有芳香化湿之说。在成方上有茵陈蒿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三仁汤、藿香正气丸、对于痰有射干麻黄汤、贝母(三物白散)。拿着这些认识,我们来看看甘露消毒丹的方药,藿香、豆蔻仁、茵陈、菖蒲这些都是祛湿的药,滑石、木通是利尿的药,黄芩解热,薄荷、连翘是解表的药,射干、贝母是祛痰的药。祛湿是主要的,利小便为什么不用五苓散、猪苓汤呢,解表为什么不用麻黄呢,这些都值得思考古人的用意。利小便为什么还要解表呢,这个古人有个比喻,叫启南敞北,要想气流从南面出去,不仅要开南面的窗户,还要开北面的窗户,现在选房子不仅讲光照,也讲究通透性吗。我看这个方子是伤寒论和瘟病方子的组合。我们注重伤寒,有点摒弃瘟病,可是瘟病有时又丢不掉,不是丢不掉,是因为他也有可用的道理。中医根本上说,就是辩证,你譬如说这个湿,主要舌苔厚腻,这是很可观的,至于说人体内的这个湿和外界这个是湿是不是一样,但是古人通过这种认识看到这些规律能治疗疾病那确实事实。至于用药,为什么祛湿用这个药而不用那个药,一个是多少人的经验,这是肯定的。对于学医者更多的是思辨,对可能多的治验用药进行思辨,冯世伦老师对生姜、白术的认识难道不是自己思辨的结果吗。对行医者,不仅要思辨,还要验证。甘露消毒丹的作者可谓用心良苦,也许他太娴熟只是信手拈来。中医浩如烟海难学,西医不难学嘛,任何一门学科也都一样。苹果不光砸在牛顿的头上,为什么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伦琴开始也不是刻意要发现X射线;卢瑟福发现γ射线也有灵感,善思的存在。中医的思辨道理不一样吗。有时一个悬念倒也能使人出成果,刘渡舟就因为跟师一句话“阴证机转”悟出伤寒很多道理吗。
    一位老师提问:“冰雪融化是什么?”学生答:“是春天。”老师摇摇头。于是学生的脸上一片茫然。原来老师要的答案是“水”!也许这只是一堂自然常识课,如果是语文课,这个答案实在是很有灵性极富创意的,而且答案不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冰雪融化是细雨霏霏,是嫩柳鹅黄,是桃红李白,是燕语呢喃……菖蒲的作用是什么呢,祛湿,利尿,醒脑,止痒。。。道理不也类似吗。

 

---------------

    黄海军(天道中医吧)自从学习经方以来,临床上基本上都是使用经方,渐渐地都有点淡忘时方了,临床疗效的提高就不用说了,但还是有相当多的病人令我束手无策,尤其是小孩的发烧,面对这些我只能看书查资料,也正是通过对尹师兄的博客的学习,方才有了新的觉悟,经方狭义指的是张仲景医圣的方,广义指的是临床使用有效之经验方,也正是这种觉悟令我在临床上看病时思路宽广了许多,在此特别感谢尹师兄无私的奉献和无形的帮助!

现举例一医案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

患者,男,双胞胎之一,2岁,感冒发烧咳嗽医院打点滴五天,不仅没好反而加重,最后医院以支气管肺炎要求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其家属因经济问题无赖之下,经人介绍来我处碰碰运气。

刻诊:发烧38.8°,咳嗽有力,气促(患者父亲讲其子呼吸特别的快似乎没有氧气吸入一样),双肺湿啰音相当明显(其父亲讲其子痰特别的多在医院天天都在做雾化),喝水多,小便黄,大便拉出有不消化之物,精神差不愿意玩耍需要妈妈抱着,纳差,无呕吐现象,身上微微汗出粘手,舌尖红,苔黄腻。脉象不详(因小孩有疝气哭闹就会掉下来,既然不配合也就没在强迫)。

    这不正是与尹师兄博客里的“甘露消毒丹治愈高热不退案。。。 ”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吗。。。
嘱咐停西药输液。湿热交蒸,甘露消毒丹主之。。。。

藿香6 白蔻仁5 茵陈15 滑石15(包) 通草3 连翘10 薄荷5
浙贝10 石菖蒲10 射干10 黄芩10 山楂10 麦芽15
原法原方原药两剂早晚一剂取头煎间断性的频服。

患者第二天来复诊,没进门就见其爸爸妈妈面带着微笑,与昨天来时的紧张愁苦面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医生你那药真灵,你比那医院都厉害呀,小孩昨天晚上就烧退了,今天早上起来就要玩耍了,我昨天还被那医院给吓到了,想不到医院都没办法的病被你一天就搞的差不多了。。。。。。。。。”
小孩的父母都抢着来描述,片刻后我答之。。。。
“哦,烧退了就好,我衡阳那师傅多次教导我这么用了,他说了会非常有效的,中医用对了很多时候西医是无法跟我们比的。。。。”
湿热未尽,三仁汤合半夏厚朴汤分消湿热。。。。
白蔻仁6 杏仁10 薏苡仁30 法夏10 竹叶5 厚朴12
通草3 滑石15(包煎) 苏叶15 茯苓20 莱菔子10 (包)
2剂。

自按:甘露消毒丹临床曾有用过,但从没有像这次信心那么的坚定,也正是此方的疗效使我对经方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再次感谢尹师兄无形的教导!以后见到尿黄赤、口干喝水多、身热发烧、汗出粘手、困倦乏力不爱玩耍、舌红苔黄腻的患者,就是甘露消毒丹主之。。。。。。

 

----------------

复兴中医网张广志录应用举例
1 尿路感染 孟某,女,57岁,农民,1995年6月7日初诊。原有肾囊肿病史,经常腰酸、腹胀,近3 d发热,恶寒,右胁胀痛,腰酸,尿频,尿急,大便不爽,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尿检:白细胞(),蛋白微量。西医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中医诊断为淋证,属湿热蕴阻下焦,治拟清热利水通淋,药用甘露消毒丹加味。处方:滑石、茵陈、蒲公英、车前子各15 g,木通、黄芩、石菖蒲、浙贝母、射干、连翘、藿香、制大黄各10 g,薄荷、蔻仁各5 g(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寒热已解,小便利,大便已畅,右腰胁仍胀痛不适,以上方加丹参、白芍各15 g。继服5剂,诸症已解。继以健脾益肾、活血化湿之剂调理宿疾。

2 寻常型银屑病郭某,男,31岁,工人,1998年5月5日初诊。全身银白色脱屑性皮损5年,复发1个月。患者5年前开始患银屑病,经多方治疗后消退,近1个月前因劳动后出汗后受风而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症状,继之出现丘疹、点片状皮损,皮损上覆鳞屑,伴有瘙痒,前来求治。诊见:全身散在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片状脱屑性皮损,以躯干部为重,脱衣时可见脱屑的片片银屑,咽部充血,舌苔白厚,脉偏弦,左甚于右。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复发型)。证属内有湿邪,外受风热,风湿热邪毒外侵皮肤,治以清热化湿,散风解毒,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处方:藿香、白豆蔻、石菖蒲、黄芩、薄荷、川贝母、滑石、木通、荆芥、防风各12 g,茵陈36 g,射干、连翘各24 g。每日1剂,水煎服。另用浮萍100 g,水煎外洗,每日1次。7 d后,病情明显好转。原方加减共服28剂,皮损消退,留色素沉着斑亦渐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3 带下病韩某,女,30岁,农民,1993年5月20日初诊。患者2年前出现带下量多,色黄秽臭,多方求治无效,前来就医。现患者带下色黄,腥臭,小腹两侧疼痛拒按,腰骶部酸楚沉困,倦怠乏力,日晡烦热,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腻,脉濡数。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黏膜潮红,有黄色分泌物,宫颈:I度糜烂,宫体:后位,正常大小,质可,有压痛(+);附件:双侧组织增厚,压痛(+)。综观脉证乃属中医带下病,西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此由湿热蕴蒸,淫于下焦,客于胞脉之故。须清利湿热,固冲止带,甘露消毒丹恰有其功。药用:黄芩10 g,连翘10 g,白豆蔻10 g,藿香10 g,茵陈10 g,滑石10 g,木通10 g,石菖蒲10 g,贝母10 g,生山药10 g,薏苡仁10 g,芡实1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6剂后带下量十去八九,色淡黄。妇查:阴道分泌物减少,黏膜正常,宫体及附件压痛消失。继予健脾固肾之剂以善后。

4 小儿鹅口疮王某,男,2岁半,1992年10月18日就诊。患儿口腔黏膜、舌面、牙龈及上腭处均有白色点片状物,拭之不去,舌色淡,苔白腻而黄,脉象濡数。证系湿热内蕴成毒,熏蒸于口所致,方选甘露清毒丹治疗。处方:滑石(包煎)10 g,黄芩6 g,藿香(后下)7 g,木通、白豆蔻各5 g,射干4 g,薄荷(后下)、石菖蒲各3 g,连翘8 g,苍术、佩兰各(后下)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2剂后,诸症消除而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

古道瘦马写于2011·12·18

    此方过去一直比较局限于外感中的温温证,亦可称为西医的肠伤寒,但自氯霉素发明以后,此病已大大减少,几乎不见。但是病不多见了,并非英雄无用武之地,中医治病讲究证候,只要温热的病证存在,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湿热一证临床不仅外感易见,杂证更多。诸如口疮、口臭、口中异味、咽痛、咳喘、头汗、胃炎、肝炎、黄疸、脱发、淋浊、疮疡、风湿,阳痿、带下等等,只要是表现为湿热证,我都会以方为主加减运用,效果显著。
  临床上治湿热,我喜欢用二个方子,一是甘露消毒丹,一是龙胆泻肝汤。表现为中上焦湿热证的用甘露消毒丹,表现为中下焦湿热证的用龙胆泻肝汤,表现为中焦湿热证的用甘草泻心汤。
  这里重点说甘露消毒丹,其辨证要点很简单,一是舌红苔腻,二是脉滑或数,大便粘臭,不管证多复杂,多么繁多都可以用。重点中上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