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与氏有何区别?

 9tx22v工人 2019-01-07

据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从初期母系氏族公社起,人们信奉图腾崇拜,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象征、标志和保护神,将其作为本氏族的徽号,以别其他。

当一个氏族分离出若干新的氏族并组成胞族或部落公社之后,原来的氏族图腾即成为整个胞族或部落公社的图腾,同时成为胞族或部落的名号,并成为同一祖先、同一血统的胞族或部落公社共有的姓。

有专家学者把同出一祖的外婚血族集团称为“姓族”。在母系氏族时期,不同的姓表示不同的女性祖先。最初产生的姓大多带女字旁,如姬、姜、姚、姒、妫、嬴、姞、妘、妊、姮等,皆因受母权制影响之故。

在春秋时期的青铜乐器齐子中姜镈上铸有古形体的“姓”字,其由“人”、“生”二字组成;姓,人所生也。战国时期秦国刻石诅楚文中的“姓”字由“生”、“女”二字组合而成;姓,女子所生也。《说文解字·女部》曰:“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

关于氏的产生,相关专家认为,氏是在姓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姓为树干,氏则为枝杈。“由于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一族人往往要分为若干分支而散居在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保留原有的姓外,又分别为自己取个称号作为标志,于是出现了氏。”《国语·周语》云:“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为氏。”北宋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写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的产生比姓晚得多,当在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我国最早的一些‘氏’,如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陶唐氏等,虽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在内,但确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真实———他们都是父系氏族阶段出现过的最有名‘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