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虚词的词性变易

 缘来是你9520 2019-01-07

王引之在《经传释词·自序》里以大量的引例来说明不能直接以实义来释虚词,这是对的。但是他只说其一未说其二,有失偏颇。

这是因为:在古汉语中,由“声近义通”等原则产生的虚词固然是大量的,但由实词演变而来因而与实词“词义相通”的虚词也是不少的(清人王筠在《文字蒙求》中说:“有实词,无虚词,后世之虚词皆借实词为之也。”),以虚词之义训释虚词固然简洁明了可使人“涣然冰释”,但以实词来解释部分与实词“词义相通”的虚词,或许会有更加令人信服的一面。因而深究这些由实词演变而来的虚词之虚化过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些虚词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把握它们的用法。实词虚化的媒介是引申,引申的方向是实义逐步磨损、虚义次第攀升,即不断地抽象化。如《经传释词》卷五所列的“固、故、顾”三个虚词,因为声音相同,经常通用,但它们在虚化之前同为实词之时,彼此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固”的本义是“封闭”,引申为“坚固”,又由“坚固”虚化为副词,才有了“一定”、“必然”的肯定语气;“故”,本义是“事情”,“事情”有“已经发生”的含义,所以引申为“故旧”,并由此虚化为因果复句的连词,相当于“所以”,表其故常;“顾”,《说文》:“环视也。”环视才可及后,所以“顾”有“回头看”、“转向后”的意思,如“瞻前而顾后”(《离骚》),再由“转向后”这个实义,虚化为转折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由此可见,这三个实词,不仅虚化路线清楚,而且与虚化之后的意思联系紧密。

又如:“与”。篆文作“”,呈四只手(即几个人)共同抬一物,当“参与”讲,后从“参与”的意义上发展为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字,如“吾与汝”中的“与”字,不仅起连结双方的语法作用,还表示参与的各方不分主次,是同样重要、同样主动的。

再如“及”。《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徐锴说:“及前人也。”其本义是“追赶人”,引申为“达到某个处所”,如“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襄三十年》)但“及”这个意义非常具体的实词,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用途的不断扩大,意义也不断扩张,不再停留在只表示“处所”这个具体意义上了。如《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此“及”指的是“及于祸”,“及”表示“达到某种境地”。《战国策·赵策》:“顾未及沟壑而托之。”此“及”,指的是“趁着某个时间”。《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伤未及死,如何勿重?”此“及”指的是“达到某种程度”。《公冶长》:“非尔所及也。”此“及”指的是“达到某种道德品质、思想境界的高度”……在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引申中,“及”的实义也就不断地变弱,而抽象的意义则不断地增强,最后成为介词“及”和连词“及”。

这些虚词既由实词虚化而来,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会发生词性的变易,再由虚词变为实词。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现象,也是我们深究这些虚词来历的应用目的。下面就来看看转化的具体条件:

虚词在句中之所以不能充当主要成分,总是处在次要成分的位置上,是因为在句子中已出现了主要动词。这一情况,可以明显地从“以”、“与”、“为”等绝大部分由动词虚化而来的介词的使用上反映出来。例:“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察今》)句中的主要动词是“知”,所以三个“以”就虚化为介词了,意为“凭借”。又如“君王与沛公饮”(《鸿门宴》),句中的“饮”字是主要动词,作谓语,故“与”为介词,它和“沛公”组成介词结构,作“饮”的状语。再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句中的主要动词是“存”、“亡”,两个“为”字虚化为介词,当“因为”讲。

如句中无主要动词,则介词就变成动词,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如“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句中无主要动词,故“与”作谓语,是动词,意为“给予”。又如“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周语·汤誓》)“无以万夫”一句,句中无主要动词,故“以”作谓语,是动词,意为“涉及”。再如“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句中无主要动词,故“为”作谓语,意为“治理”。

可见,这些虚词再转化为实词的条件是句子中没有主要动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