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 (古琴)
纯音乐 00:00/10:26
虚实是很微妙的,怎样能算虚,怎样能算实,本是矛盾的对立面。在动静中不乏切换,转换。所以以静态解释动态就缺乏合理了。 技之本身,会则不难,难则不会,太极拳亦然。绵绵不断的太极拳用操之节律来解释不免流于一虚一实之理解,一平一仄之解说,实非如此简单。放在动态面前解释虚实就多维了,立体了。也不是简单文字所能描述清楚了,需临场垂范,观摩捉架了。太极拳的言传身教意义就显然了。 捉架子,也叫纠拳架是比较考验老师功夫和能力的地方,在捉虚实中是本身虚实的演示和论证。那些虚玄的演示是经不起推敲的,也就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这里我想说明的,纠拳架子是以拳理为基础的,此拳理脱离不了技打为内容的拳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仅是昏己更是害人,那种不讲拳技,不遵拳理的解说只会偏离了太极拳方向,把太极拳带入歧途。 太极拳俱有养生作用也是基于拳理基础的养生手段,不是演没拳技拳理的空洞说教。 太极拳的虚实分为: 一,融合型,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须臾转换,融会通合。 二,分明型,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虚实分明型。 虚实不仅在一招一势中,亦在寸寸缕缕中,大圈小圈中,在动静转换中。 以内促外和以外换内中都牵涉虚实。往返折叠中的虚实包含著上下相随,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等实践。所以太极拳讲究:人不动己不动,人若动己先动,后发先至的预判和能力,这种能力与虚实的掌握有极大的关系。绝不是那种软绵绵的感觉,是听,化,发的一致。这种一致性应该还太极拳一个正道了——刚柔相济,虚实相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