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拳路、拳理和拳势

 ahcxzc 2015-03-10
    拳路是拳的基础,拳理是对拳的理解,拳势是对拳的感悟。

    循着这条路,走了几十年了,想就太极拳作一个梳理,不知道能不能达到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个人对传统杨式太极拳的一个肤浅的理解。

    师祖露禅先生到陈家沟学拳的经历属实的话,杨拳比较陈拳已经有不少的变化。从拳路上讲杨式太极拳更趋向绵绵不断,柔中韵刚的劲路理念。动作更适于大众化普及,更适于强身健体的修炼。它适中的步伐,稳健的身法以及合理的开阖,把太极拳推向了一个高度,使它成为现代大众易于接受的一个拳种。其舒展大方,中定,八面支撑,守中的理念更全面阐述了内家拳的特点。

    按我对杨式太极拳的理解:在行架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五个方面,应该算是太极拳基本入门了。

    ——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沉胯、气沉丹田。这是要领,也是规矩。随着动作的不断熟练,是应该可以达到的。不断把动作记忆变为身体记忆,从不自然到自然,从不放松到不断放松从松到沉,到轻,到灵有一个反复提高的过程。从劲到净,到静,不断把练拳从一个境界推向更高境界,这个进程是我们有恒坚持的结果。

    拳理——是我们对拳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对拳法使用的理解。有的人说我们不是为了技击,懂不懂拳理并不重要,架子做对了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对拳理的认识实际是对阴阳的理解,对虚实的加深。太极拳的阴阳虚实是练太极拳的核心所在。只有不断的理解才能使我们拳打得虚实分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处处有虚实,虚实在处处。进而使动作不断精益,使体格锻炼更加全面完整。由活动变为运动,由运动上升到修持。推动经脉的疏通,阴阳的平衡,意识的达位,境界的提高,真正达到身心的提升。练和悟的有机统一才能发挥打太极拳的功效,没有做到这些,太极拳只能停留在操的位置上,没有练到就无法悟到,有悟有练才能使我们太极拳达到一定高度进而极大地提高身心健康,养生键体,延年益寿。

    拳势——从一个角度讲就是八法,五行,十三势。

    棚、履、挤、按、採、例、肘、靠,前、后、左、右、中。

    太极拳的每个式都是围绕着这十三势展开的。应该讲还有上下势,太极拳路中起势和提手上势就是上势,下势有一个单独的下势和收势组成。为什么没有加进去,我不得而知,望有识之士能指教。剩下的应该都是式了。

    怎样理解“势”我认为还有一个势趋,这个趋势就是:绵绵不断劲连着,似断非断意连着,断连顿挫势连着。

    拳可教,势不可传,这里的势,实际是一种气质。人有气质,拳也有气质,这种气质是每个人对拳的感悟,对拳路的理解,根据各人骨骼,身架,身体条件,动作偏向所反映的一种内在外相的表达。所以人的气质不同,拳的势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循着对拳路、拳理、拳势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打出和别人不同的太极韵味和风格。更值得一提的是对意、气、神的感悟不同,使我们今天太极园地百花齐放,不仅有陈、杨、吴、孙、武还有三丰太极,蛇雀太极等一系列原创和演化。相信太极拳在新时期会有更大、更深、更广的发展。

    由于热爱,我期待,我知行,我践行我的太极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