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拙诚学堂深圳首课:对曾国藩帮助最大的那些书

 昵称60828789 2019-01-09

  12月3日,拙诚文化首席顾问唐浩明老师受邀出席“深圳读书月”的压轴讲座,讲座当天,深圳图书馆五楼的报告厅内,慕名而来的书友早早就占好位置,等待唐浩明老师出场。

  而唐老师则用自己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课。以下是拙小诚总结的这次讲座主要“干货”内容,算是小“福利”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儿子做读书明理的君子

  除开大政治家、军事家、大学者外,曾国藩还有一个当之无愧的头衔,即优秀家长,一是因为他的子弟出众,家族人才辈出,二是他写了一部好的家庭教科书,即有名的《曾国藩家书》。

  做“读书明理之君子”这句话,是曾氏对他儿子说的。咸丰六年九月,身为湘军统帅的曾氏,给只有九岁的二儿子纪鸿,郑重其事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这是曾国藩对于子孙后代的期望:做君子而不是做大官。君子是什么?君子是指具有优良品德的人。

  曾氏还说过君子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具有这八种品德的人,即为君子。

  读书为的是明理,“明理”简要概括之,为“五明理”:明道理、明事理、明情理、明物理、明法理。读书明理的最高目标是成为一位人格健全、品德优良的人。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要善于从书中求得乐趣。他曾说过,君子有三乐,其中第一乐就是读书声若金石,飘飘意远。他经常在深夜临睡之前高声吟诵自己所喜欢的诗文,既是温习功课,更主要的是自娱自乐。

  读书能拓展人的心胸。 他在同治元年正月,针对禀性清雅的大儿子纪泽说“至于开拓心胸,扩充气魄,穷极变态,则非唐之李杜韩白、宋金之苏黄陆元八家不足以尽天下古今之奇观。”

  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 。同治元年四月,他在给两个儿子的信上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曾国藩的巨大功绩,正是建立在他的好学、深思、力行之上。既然读书有万般好处,而存世之书却如浩瀚烟波,何其择之?且看让曾国藩受益一生之书,撷取些来,供各位朋友参考。

  一、 在修身自律上,他得益于《朱子全书》

  曾氏针对自身的毛病,从《朱子全书》找出五门重点功课,即诚、敬、静、谨、恒,严格遵循先贤教导,以慎独的高标准,以血战到底的决心与过去的自我作毫不留情的斗争。经过这样的努力,他改正了不少毛病,尤其可贵的是他从此以后养成了自律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打下了坚实的人格基础,这是他一生事业的根本之所在。

  二、在湘军创建之初,他得益于《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

  在前代的兵书中,他最看重的是戚继光的两部兵书,一为《纪效新书》,一为《练兵实纪》。

  戚继光的经验对曾氏有太多的借鉴作用,戚继光当年不少成法,完全就可以搬过来照着原样实行。所以,曾氏当时把这两部书当做宝典阅读。他从一个三门干部、文职官员迅速成长为三军统帅,这两部书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 在他人生走进低谷,精神几欲崩溃的时候,他得益于《老子》《庄子》

  曾氏在极度困境中重读《老》《庄》,果然收到奇效。曾氏的这种悟道的心路历程,较为细致地写在他同治元年四月十日的日记中。

  “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

  这段感悟,简单地说,即真正读明白了宇宙是永恒的,人类是渺小的。

  南怀瑾先生说得好,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借助于《老子》《庄子》这剂苦药,曾氏的心病得以医治,他开始从生命的低谷走了出来。

  四、 在制定西面进攻的战略方针时,他得益于《晋书》《宋史》。

  “自古平江南之贼,必须距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历史上有过两次十分成功的攻打南京的战役,这两次战役对于江南的平定、全国的统一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一次是晋初大将王濬打下吴国都城南京,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一次是宋初名将曹彬打下南唐都城南京,分裂多年的中国再度统一。

  中国多数读书人都爱读历史。为什么?其原因就是曾氏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写在日记中的那几句唐鉴的话“经济不外看史,古人已然之迹,法戒昭然,历代典章不外乎此。”唐鉴说,经济即经邦济世也就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都要从史书中获得,因为那里记载许多前人治理国家的故事,一切典章制度,也都可以在那里查到。

  五、面对着大胜后的复杂局面,他得益于《老子》的“功成身退”。

  在整个南京城都沉浸在狂躁与迷乱之中时,他头脑冷静,意识清醒,《道德经》第九章那些话,如同黄钟大吕般撞击他的心:“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所教给曾氏的功成身退,既是他应对朝廷的策略,更是他大智慧的表现。

  第一,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曾氏在权利博弈中,对自己所拥有的实力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第二,作为一个理性的哲人,曾氏知道面对着巨大的成就,必须得后退一步,借此离开荣誉的中心位置,给自己营造一个祥和平静的空间。

  第三,作为有着崇高追求的士人,曾氏更深知圣贤事业要远高于豪杰事业。

  六、 曾氏一生的处事待物,得益于《易经》

  《丰卦》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曾氏从这里悟出宇宙人生的一个大道理,即有阙是常态,圆满只是短暂的瞬间,所以他要求阙而不求全。他认为生命的最好状态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