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的好宝贝(第八期)——良渚文化“玉璧”

 棋石乐1 2019-01-10

良渚文化玉器不仅出土量较大,而且品类众多,其神灵玉、祭祀玉、装饰玉等基本齐备,当时玉器制作已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今天先生和您聊的宝贝,就是出土于良渚文化的玉璧,虽说造型较为简单,器面也少有图纹装饰,但其文化内涵却极为丰富,特别是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良渚文化玉璧造型为扁平圆形,正中有一孔,一般光素无纹,边沿或平直或钝刃,个别的磨出一周凹槽,璧面光滑,但薄厚不均,并留有明显的切割或加工痕迹,璧孔对钻而成,相接处,有因错位而出现的台阶痕。关于玉璧的用途,多数学者根据《周礼》的记载,认为玉璧是用以祭天的神器,特别是玉璧的形状,具有天圆的象征,中间有一孔,又有贯通之意,因此良渚文化时期大量的用璧随葬、祭祀,即是反映了古代天人感应的原始宗教思想。《尚书》中也有“植璧秉圭”的相关记载,古人在祭祀时是植璧于坛的,就是将璧竖立于坛上,主祭者面对圆璧,正是坐北朝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其中璧的中心部位,即圆孔的正中央,据考证应是古人宇宙观中,永恒不变的北极,这也是中国古老哲理中的“太极”或“太一”。

玉璧除了礼天之外,还是祭祀山川林泽的必需品,古人认为茂密的山林和宽阔的河流,都由神灵主宰,所以每年要多次的祭奠高山大河,其隆重的仪式不亚于参拜国君。祭祀结束后,将玉璧埋于土中,或投于水中,目的是请来神灵做誓言的见证人。现在有一些出土的古玉璧,即非墓葬出土,而是在地表层中发现的,可能就是这类祭祀仪式所留下的遗物。专家们还通过对考古资料和文献的梳理,认为玉璧是上古先民在祭祀中用以礼神之物,礼字的繁体即是“以玉祀神”的意思,并由此推测玉是神灵的食品,如《山海经》中记载:“密玉多白玉,皇帝是食是飨。”汉儒郑玄也认为玉是食品,他还认为六器分配于天地四方,四方各有一帝一神,而礼神之玉被神灵食焉,则应是由来已久的观念。

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先生立身于江湖,而非庙堂之上。煮酒、烹茶、论玉,咱聊的是情怀,悟的是人间正道。一家之言,请君笑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