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师真言 | 丘祖说,修道有三乘法,你的修行属于第几乘

 道2和 2019-01-10

祖师立教,言其法有三乘,遵依本教而行,量力而进,立志而守,苦志而修,方为出家人之正路也。

——编者按

《丘祖垂训文》是丘祖写给出家弟子的训示之文。丘祖慈悲,分三乘而说法,夫上乘者,修真养性,苦志参玄,证虚无之妙道,发天地之正气,除尘世之冤愆,广行方便,大济阴功,只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然后身超三界,位列天仙矣!由此可知,修心、修身即修真养性,无疑是修道之人最上乘的修道之法了。我们不难感知祖师大慈悲,发大悲悯心开示后辈门人,凡具大根器清静法缘者修上乘之法了道成真的戒勉苦心。

夫中乘者,秉心演教,礼忏诵经,奉太上之科法,礼天尊之宝号,信心肯祷于圣前,虔诚戒斋于庙中,清净身心,阐扬大道,一念纯真,常存正法!祖师谆谆告诫我们,修中乘法者,当虔诚斋戒于庙内,礼经拜忏。而修自身之道,尤赖先圣之典。故祖师有云,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我辈当知,礼忏诵经是修行最基本的,也是尤为必要的。每日常诵早晚功课经,礼拜天尊之宝诰,讽太上玄教科仪于圣前,演法布道于三界十方。所以,祖师又云,是故道者,住丛林焚香火,三千日里勤功,十二时中无怠,朝夕朝礼圣容,当输自己之诚,殷勤祝厘国祚,必获升仙之庆。作为修道人,坚守住这一颗虔诚的向道真心,祈请祖师爷的慈悲加持,自然会有善神庇佑,使我们的灵魂不至堕落,因我们今生所修的功德以及福报不同,而转世为人的富贵命运也就不同。这实是修中乘法、礼经拜忏、持诵天尊圣号的功德和福果。

夫下乘者,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补路,戒杀放生,施茶舍药,惟慈悲之本,绝悭贪之意。或周济穷苦,低下为心,尊师敬友,接待往来,爱老惜贫,以待功行圆满,自有金童接引,转化为人,得生富贵之家,一生受用无穷,岂不快哉!祖师又不忘告诫我们,修下乘者要以根基、福德、慈悲为基础,然而这一切的修行方法又都是立功德的根本。所以说,想要得道,必须要先修人道。人道不修,根基难立,大道终难成。而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补路,戒杀放生,施茶舍药种种之善,就是最基本的一种功德。

以上祖师说了三乘法门,句句分明。又如《太平经》所云:“人怀仁心,不复轻贼贱伤万物,则天为其大悦,地为其大喜。”常慈悲,常利益。持这种心态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人和物,则天降其福,安康吉庆一生。所以说,道教思想终究是教人们珍惜生命,认真地用心去干事业,积极地去奉献社会,做好分内的工作就是好修行。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教理和教义都植根于中国文化。首先,道教讲究功德成神,道教提倡人生在世就要广行方便,大济阴功,所谓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所以说,道教是一个讲功德的宗教。同时,尊重生命,平等地对待生命,追求长生,历来也是道教所主张的。道教教人们珍惜生命,教人好好奉献社会。事实上,道教还是一个讲忠孝的宗教,首先是敬天地,礼神明,这是道教固有的传统;当然,道教还注重教化人们要懂得感恩,感恩天地负载之恩,感恩国家水土的养育之恩,可见,道教还是一个感恩的宗教。

由此来看,道教思想对社会的劝化作用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引领作用都是非常大的,也是积极向上的,这正是道教之普世价值的体现。不论自身修行是在哪一乘,能为众生做出应有的贡献,方不辱“道人”这一称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