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梦醒:人终于找到劳动与财富的目的!

 我的书摘0898 2019-01-10

千年梦醒:人终于找到劳动与财富的目的!

王建平:《劳动还在,分配变了》

生产劳动是人们生存的必须,每个人都是劳动者,生产劳动的产品通过分配环节到达劳动者,最终用以支持人的生存。劳动是人生存的义务。

人经历了劳动方式的变迁,从刀镰火种到机械耕作……直到人工智能生产作业,虽然劳动方式改变了劳动条件,也改变了劳动者,但劳动的本质意义没有改变,更重要的是:劳动的目的没有改变,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没有改变。

劳动的实质变化从劳动者的身份改变开始,当劳动的目的不是个人的生计,而是共同的感知,当劳动的成果不是商品而是服务,当服务的过程不仅是劳动也是在感知,当劳动者不再是生存者,当劳动者成为了感知者,当劳动的目的是服务于感知,当劳动的价值不再是商品而是感知的愉悦,劳动的结果变了,劳动价值和分配方式也变了。

由劳动创造感知的愉悦,事实上,给予他人感知的愉悦就是劳动服务,一切创造和产生愉悦活动的过程及行为都具有劳动生产性质,而一切愉悦的结果都具有产品的性质。社会运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构建每个人的愉悦生活,人们共同的愉悦生活建立在相互服务的基础上,而相互服务活动也使参与者获得愉悦。劳动分配原则由按劳取酬到各取所需直到服务愉悦取得愉悦,这不但是社会形态的变迁,也是劳动性质的变迁。

劳动不再是个人的义务,劳动是共同存在的生活内容,劳动是愉悦的来源,劳动是愉悦的构成要素,劳动是愉悦的必须过程。当劳动者变成感知者以后,当劳动过程变成服务过程和感知过程以后,劳动的性质变了,劳动的原则变了,劳动的意义也变了。

劳动形式随着高科技高智能高效率时代的来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已经从繁重落后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不再是生存的负载,而是存在的构成部份。而且,劳动的性质由感知理念改变,劳动不再取得报酬,劳动不再产生商品,劳动不再为了生存。劳动就是存在过程,劳动就是服务于感知,劳动就是感知存在。劳动脱离了产品和商品的属性,劳动直接服务于人的目的,人愉悦地以劳动达成自己的目的。

《财富还在,性质变了》

财富就是支持生存的资源,人们获得和积累财富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但财富有一个前提,财富属于拥有者,而对于非拥有者,财富反而是压力与威胁、,毒药或炸弹,是危险的所在。为竞争获取财富、为积累保存财富、为有效使用财富,人类纠结了数千年的时间,为了财富引发了多少战争、杀戮、阴谋、仇恨、苦难……财富往往并不利于人的生存,是人们绕不开的祸端。财富观念将一切存在商品化,包括人本身。

在感知存在理念之下,财富取消了私有性质,取消了生存利益属性,取消了一切人为的定义,财富对人的直接作用和唯一作用就是感知,只有用于感知,才能体现财富的有效存在价值。从按劳分配到各取所需,都是人们约定的财富分配规则,但无论执行何种规则,财富的性质都没有改变。财富是人追求的目标,是工作和生活求取的内容与目的。而感知规则改变了财富的存在性质,财富服务于人的感知,有利于感知活动的资源就是财富。

人重新给财富下了定义,财富不仅限于物质,一切有利于人感知目的的过程都是财富。而财富的作用就是达成人的感知,财富的意义必须在感知的过程与结果中实现,如果财富没有实现其目的和意义,财富就没有存在价值可言。在感知生活中,财富的范围大幅度扩大,一切新鲜的、特别的、活跃的感知活动就是人的财富,财富服务于人感知的全过程,人们使用财富的结果是获得感知的愉悦,人愉悦的存在是财富存在的最终目的。

财富的性质由此彻底改变,财富失去了物质产品的概念,更没有商品的流通性质。财富是感知的资源,是人们共同进行的感知活动的推动力,是导致人良好感知的一切因素。财富是感知的需要,财富是创造愉悦感知的材料,财富是共享感知的条件。在这样的财富观念下,财富还会成为压力和危险吗?

在感知存在的社会生活中,财富就是良好的感知服务,财富有助于良好的感知体验。当人们处于智能网络的运行中,人们共享财富,人与人的互享就是交换财富,人与人彼此互为财富。财富是愉悦感知的行为,财富是无形无象的抽象存在。

人类不再制造财富,而财富却制造出人类幸福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