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课堂教出好学生

 昵称48670641 2019-01-11

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在尽力追求整洁有序,为混乱的状态感到烦恼和痛苦。许多老师用大量的时间来严格维护上课纪律,因为安静、规矩、有秩序的课堂授课更加轻松省心,不会被各种“乱”所干扰。可是对于艺术课堂来说,有时“乱”课堂反而能够教出好学生。




给课堂环境添点“乱”


1. 设置涂鸦墙,允许孩子“乱涂乱画”


在教室的整体布置中,我们常常会关注很多装饰性的布置,却往往忽视了如何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由创作的区域,如涂鸦墙的设置。


在涂鸦墙上大胆创作的孩子


其实对于小年龄段班级的孩子来说,在“乱涂乱画”的涂鸦过程中,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而对于大年龄段班级,涂鸦墙更像是一个“朋友圈”,学生们会各自在上面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不同班级的学生有时会通过墙上的涂鸦互相留言和签绘,点评对方的作品,涂鸦墙渐渐变成一个小型绘画交流圈。


人们在随手涂鸦时,往往不带有具体的任务和目的,所以画出来的形象会更大胆,线条更轻松灵活。设置一个自由创作区域供孩子挥洒笔墨,让他们感受身心的自由释放,是每个年龄段艺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提供“杂货铺”般的丰富材料


在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启智坊·DIY手工班的教室,课桌上摆放着老师收集来的不同创作材料及工具,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随手可得,杂而不乱的材料摆放给班级营造出一种充盈饱满的效果,学生可以任意挑选组合,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踊跃动手尝试的欲望。


在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启智坊·DIY手工班的教室,兴奋的孩子们与满满的创作材料


倘若我们的工具和材料都收在柜子里,或者整整齐齐摆地放在架子上,学生们拿取时担心弄乱了老师的布置,这样他们又如何能够放心大胆地去创作作品,尝试更多种不同的材料或形式呢?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为证明乱的创作环境更能激发人的灵感做了一项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桌面整洁的人会偏爱成熟完整的方案,不去选择新的创意方案,所以当需要拓展新思路和概念时,凌乱的桌面也许会助你一臂之力。



给课堂气氛添点“乱”


1.  让孩子“聊”起来


老师应在课堂上制造让学生“聊”起来的机会,因为在聊天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的状态,不同见解、不同思路会在讨论中碰撞与反馈。


在《剧情延展训练》的课堂中,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两个简单句子作为剧情的核心,从几个方面进行提示,然后留15分钟时间给学生自由选择要延展的句子,并对剧情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老师要以一个讨论员的身份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对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引导,既不要让学生偏离主题也不要使课堂冷场,同时需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打开心扉说出心中所想,大胆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正在热烈讨论剧情的学生们


整个讨论过程非常热烈,他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激烈争论。由此可见,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将被动的接受答案变为主动的交流与探索,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



2.  让孩子“动”起来


孩子们天性大多好动且喜欢新鲜的事物,因此在上课期间,老师不应从头到尾让学生乖乖的坐在位子上,可适当安排一些上台互动的机会,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与代入感,涉及的知识点也会显得生动鲜活,学生们学习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


优秀的老师总是能想到一些巧妙的方法让孩子们“动”起来,让他们通过身体的行动去实践与探索。表演课是一种能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课程形式。


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长春中海校区)米罗小小班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光与影的课程


《漫画真人秀》是一节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国际动漫教室的即兴表演课,当时的课程内容只是常规的多格漫画绘制,但在课堂上我注意到一个学生,她在编写剧情的时候忍不住自言自语地表演了起来,于是我便临时决定带领学生们上演一出漫画真人秀表演。


学生听到这节课需要即兴表演出漫画中的内容,顿时课堂的气氛就沸腾起来了。由于大家事先都没有准备,于是教室中的拖把、KT板、桌布、鼠标等物件都成了学生们的表演道具。我给学生们规定了30分钟的排练时间,在此期间不过多干预他们的讨论。接下来编写剧情、分配角色、对接台词、改造道具,同学们手忙脚乱操作着。


在漫画即兴表演中扮演狙击手的学生


老师要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和自由度,相信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沟通方式去处理好看似混乱的秩序。当学习绘画成为孩子的主观需求时,他们便会成为探究知识的主角,必然会在内在驱使下主动投入学习。



3.  让孩子“疯”起来


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泰安校区)举办的“纸非纸”艺术游戏课程现场是混乱却欢乐的。课程内容与印度古老的传统节日胡里节相结合,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创作材料的多样性以及色彩搭配的相关知识,并希望在轻松自由的艺术游戏中释放孩子们的天性。


在创作中,孩子们全程都非常兴奋愉悦,来回搬运彩色纸条的动作变得像狂野的舞蹈一般,额头也渐渐渗出了汗珠。


平时在生活中孩子们很多行为都会受到身边大人的限制,所以在这次艺术游戏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印度胡里节的故事与由来,并且尽情地释放了好动的天性。


在彩色纸条中兴奋狂舞的孩子们


在完成任务的期间,孩子们会自己寻找一起制作彩色草堆的小伙伴,相互讨论制作方法和如何分工,并且组成了各自的联盟团队,与其他团队进行比赛。


玩到兴头上的时候,双方团队互相抛洒着如花瓣一样彩色纸碎,嬉笑着“攻打”敌方,进行一场团队大战,这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的最后家长也可以参与进来和孩子们一起感受“乱”带来的快乐,整个场地就像一个大画布,大家尽情地在画布上享受艺术游戏的狂野与魅力。



给创作过程添点“乱”


对于艺术课堂来说,学生在创作时围裙脏了、桌子脏了、小手脏了都无大碍,不要在创作过程中打断他们,要求他们保持所用物品摆放整齐、桌面地板干净整洁,这样做会导致学生创作的时候畏手畏脚。


在大画布上尽情涂抹颜料的学生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考。在2017年暑假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暑假课程中,同学们都打着赤脚,站着、坐着、跪着在自己的画布上忘我挥洒,完全不去在意身体到处都沾染上了颜料。


这一节课的主题是“你想要什么?”。老师要求学生使用大色块,强调不要去在意小细节,也不要太在意最后这个作品最后能达到怎样的完美效果,而是去认真思考与感受你想通过一幅作品表达什么,它所能够传达给人们什么样的信息。


光着脚在作品上游走创作的学生 拍摄:Ashley


我们并不否认一个整洁、规范、有秩序的课堂,但这也有可能使学生与老师都错过一些偶发性的灵感与创意,同时也减弱了堂课的趣味性。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格外强,所以老师在上课时首先应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才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到课堂内容上。


老师可通过让学生“聊”起来、“动”起来、“疯”起来等形式去适当地给课堂添点“乱”,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创作的灵活与自由,使他们更加自信与大胆,同时也收获更多创作惊喜!



— — — — — —

本文节选自《early》第二期中《“乱”课堂教出好学生》一文。


《early》是由杨梅红艺术教育研究院创办的学术期刊。追踪国际教育趋势、总结教学经验与进行学术研讨,旨在发表中外早期艺术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early》为品牌内刊,在杨梅红各校区发行,欢迎大家前往各校区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