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维教育涂梦璐 一、资源教室的功能 资源教室是一种部分时间制的特殊教育措施,其安置方式介于普通班与特殊班之间,学生学籍仍属于普通班,只在特定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补救教学与辅导。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很少或不在需要进入资源教室,能够完全适应普通班级的学习和生活。 资源教室旨在适应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在学生的某一个或几个困难领域对他们进行帮助,如进行学业辅导、生活协助、心理咨询等。资源教室服务于就读普通班,需要特殊服务的所有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情绪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注意力多动障碍学生、资优生等。 资源教室是普通班老师、学生及家长之间的重要桥梁,肩负着资源及支援的重要的功能,既有直接针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的直接服务功能,如对学生进行评估,收集学生资料、执行个别化计划,根据学生需求给予适当的学习技能等的指导。也有对学校老师、其他行政人员、一般学生或家长的各项支援服务咨询的间接服务,如为普通教师提供专业训练等。 二、资源教室布置 1.资源教室布置原则 教室位置应该适中:考虑出入方便、安全,校门口至教室的位置及其周边必须要有无障碍路线规划和无障碍设施。资源教室应尽量安排在一楼。资源教室应距离普通班较近,以尽量减少学生的往返时间。资源教室位置的安排与环境布置,注意避免产生标记作用。资源教室内部空间尽量弹性运用,可供多用途使用。资源教室的布置应该尽量轻松、简单、舒适,无分心物为主,学生能够表达自由表达,舒适学习。显示服务功能,避免过度花哨,造成学生分心。资源教室布置需要兼顾团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2.资源教室设备 诊断资源:各种适用的测验材料。基本设备:教室办公桌椅、学生资料柜、参考书柜、书架、独立学习书桌、团体学习书桌、教具橱柜、活动黑白板、揭示板、储藏柜、文具、充足电源插座、无线网络覆盖等。教学硬件设备:投影仪、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摄影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辅助教学软件:各科各类多媒体教学软件、app软件等。文具及美工用具:剪刀、白板笔、彩笔、色纸、美工刀、整理盒等。活动材料:各类书籍、木偶、词汇和数学抽认卡片、模型组合套装、几何板。特殊教学设备:大运动设备、精细运动设备、提高认知能力的教具、解决情绪问题的设备、为听力、视力障碍儿童的设备、为肢体残疾和脑瘫儿童训练的设备等。 3.资源教室的条件 (1)资源教室的大小 有较大空间,能够容纳20人左右的学生同时学习,根据需要隔成几个区域,如阅读区、团队学习区、现代技术活动区、心理活动区、游戏区等,能允许2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同时进行活动。(2)资源教室的分区 团队学习区:一般包括适合团队学习的大桌子或若干张小桌子,黑白板等。 阅读区:通常包括书柜、书桌、椅子或沙发,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该区域旨在使个体安静阅读,该区域设计应舒适、安静。该区域是资源教室的重要区域,基本每个资源教室都会设置,有时候与个体独立学习区、写作区等相结合。 写作区:该区域可独立也可团队进行,能够让学生舒适写作,应提供多种写作材料的支持。 跨课程区域:各种课程材料的融合,如文学、科学、社会学习、艺术和数学等。 电脑区:可用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数学学习、键盘练习、研究、技术交流和创造性游戏活动等。 创造性艺术区:该区域学生能够进行视觉艺术和戏剧扮演,需要有大量艺术材料、玩偶等的支持。 心理活动区:包括情绪宣泄区域、心理咨询处、心理辅导处,包括沙盘、沙发、玩具等,该区域设置应以舒适、放松身心为主。 教师办公区:该区域应包括教师办公需要的材料、学生档案、各类用于教学教育的书籍,如评估、专业发展、特殊教育、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书籍。 三、资源教室的运作 1.资源教室的运作模式(按分类方式阐述说明) (1)按服务对象分类对应的运作模式 a.单类别的资源教室,以服务特定类别的特殊学生为主的资源教室方案,如:自闭症资源教室、学习障碍资源教室、听力障碍资源教室等。b.跨类别的资源教室,招收两类或两类以上不同特殊学生,譬如资源教室可同时接纳智力障碍和学习障碍学生。c.不分类的资源教室,又称为综合的资源教室方案,主张学生无差别,即招收正常学生也招收特殊学生。d.特殊技能资源教室,针对某一技能/课程的训练,如阅读教室、数学教室、感统教室等。 (2)按教学内容分类对应的运作模式 a.单类别教学,只以单科或单项重点补救教学为主,例如英语、数学、感统等。b.多种类教学,提供多项课程及服务,可满足较多学生的需求或单一学生的多元需求,但需加强学校行政上的配合。 (3)按所在地分类对应的运作模式 a.巡回式资源教室,资源教师定期到学区或责任区的学校内,为特殊学生或普通教室提供教学或教学建议。b.驻校式资源教室,资源教室设于校内,资源教室的编制属于学校,服务对象为该校校内学生。 (4)按教学方法分类对应的运作模式 教学方法主要有小组教学、团体教学、学习中心、个别化辅导,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可同时使用,或以某一样为主。 (5)按实施内容分类对应的运作模式 a.直接服务,资源教师对学生提供直接教学与辅导,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选、教具制作、教学、评估、行为与生活辅导及转衔服务等。b.间接服务,对普通班教师、家长及同伴提供咨询、推动融合教育等。c.个案管理,包括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建立个案资料、必要时请求学校召开个案会议,推进转衔与追踪、联结校内外资源等。 2.资源教室的团队运作模式 资源教室运作以团队运作为主,资源教室团队包括行政团队、普通教师、资源教师、家长等,运作实施主体为资源教师。在确定特殊需要学生之后,资源教室团队对其进行评估,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个别化计划,资源教师根据学生个别化计划实施服务。 3.资源教室IEP计划的制定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一种根据特殊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实际需要制定的针对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实施的计划。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应该包括为特殊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所有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人员、相关专业人员、学生本人(如果需要的话),充分结合各方面的信息,达到最合适的个别化计划。 (1)教育诊断 教育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通过观察、测验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诊查和评价,了解其具体的发展水平和教育需要。在进行教育诊断时,既要使用与正常学生相同的评价标准,知道他们与正常学生的异同,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特殊表现。 (2)内容 个别化计划应该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如学生的学业水平、生活和社会适应水平等)、长短期教育目标、提供教育服务的时间地点频率等。 (3)实施 个别化的实施应该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班级条件、教师的能力水平、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也可以通过个别化辅导进行。资源教师应该积极与普通班任课老师和家长沟通,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调整实施过程。 (4)评价 评价包括实施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实施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在评价时应明确规定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的达成标准以及进行评价的具体程序。评价时,应注意从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况等多方面搜集信息。应允许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方式表现自己的学习情况,以避免不当评价。 4.资源教室课程安排方式 (1)抽离式 指利用原班该科正式上课时间安排至资源教室上课,抽离课程视学生个别化需要而决定,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学科。以语文课为例,如果该学生接受语文个别化辅导,则他只在资源教室上语文课,而不接受原班的语文课。 抽离式课程由资源教师进行评定,并与普通班老师商量,将该成绩作为该学生的平时成绩。 (2)外加式 利用学生非正式上课时间安排到资源教室上课,如早自习时间、午休时间、放学时间等。外加课程以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为主,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社会交往教育等。如果该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基础不足,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外加式辅导。 由原任课老师进行该学习领域平时成绩考查,并将考查结果与资源教师商量,作为平时成绩。 (3)入班资源教学 普通班老师上课期间,资源教师入班对学生进行辅导,包括制定入班支援计划书、入班协同教学、合作教学或提供学习辅导等。依据普通班课程或能力指标进行调整,调整方式包括简化、减量、分解、替代、重整、加深等。提供与学生需求相符的特殊教育课程,如:学习策略、社会技能、沟通训练、职业教育、定向行动等。 四、资源教室运行的建议 (1)提前准备: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明确儿童的优劣势,根据个别化计划,制定出详细合理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例如,对于情绪障碍儿童,给他们设计一个可以释放压力和缓解情绪的地方,以心理辅导和情绪行为干预为主;对于学习障碍儿童和注意缺陷儿童,设计合适的学业训练方案和注意力训练方案,以学业辅导和视听、注意力训练为主。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或个别化训练,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匹配能力进行团体教学,团体人数以2-4个为宜。对于能力较差的儿童,以一对一个别化辅导为主。辅导时间根据学生能力和需要进行协调,一般一周2-4次,每次30-60分钟,对于能力较差学生可以每周5次以上,每次60分钟。 (2) 尽早建立交流模式:资源教师与学生的任课老师建立联系,及时沟通,尽早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3) 积极主动:在进行辅导的第一天,详细地向学生解释评估方式和方法,需要评估的目标行为,如何评估他们的表现等。为学生提供表格等视觉提示,让学生学会自评,以使学生对自我行为及目标进行了解。 (4) 以技能教育为主:教师在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辅导时,需要以学习能力教授为主,避免知识灌输。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中积累成就感,充分利用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