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分钟读懂法国文学史,一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及流派变革

 青青i43vizd9qb 2019-01-13

最早的形态

公元5世纪末,在今天法国的土地上,已经出现法兰克人的王朝。但是以法兰西命名的独立王国,则从公元9世纪中叶开始。“法兰西王国”是指法兰克人的王国。法兰西王国的建立标志着法国民族统一体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民族语言,即罗曼语的形成。作为现代法语的前身的罗曼语,是拉丁语和当地方言融合而成的民间语言,称为“通俗拉丁语”。最早的法国文学作品是用罗曼语创作的。

法国文学史上通常以公元842年的《斯特拉斯堡盟约》作为法国文学起源的第一个标志。这份文献的内容实际上与文学没有一毛钱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用当时的民间语言罗曼语写下来的,后来成为了法兰西语言史上的第一件珍贵资料,也被认为是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世纪和11世纪的法国文学史,一片荒芜。除了几篇《圣徒行述》外,没有留下什么重要的纪录。而这类圣徒小传都是用韵文写就,记载的都是当时民间口头流传的一些故事。

中世纪

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是指公元842到1515年。这期间,法国社会存在着封建与反封建两大势力的矛盾和冲突。当时流行武功歌和宫廷小说。

武功歌流行于11世纪至14世纪,是一种数千行乃至数万行的长篇故事诗,通常用十音节诗句写成。以颂扬封建统治阶级的武功勋业为主要题材”,比如《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歌颂查理大帝的武功和他麾下骑士们的忠勇。奋战而死的罗兰就是这类骑士的典型形象。《罗兰之歌》是一篇史诗,它具备了古代史诗的基本因素,那就是讴歌武士的勋业和真诚的爱情。罗兰的未婚妻一听说罗兰战死沙场,立即昏厥倒地,这就是爱情的表现。

到了12世纪,宫廷小说风行法国。这种小说是一种协韵的诗体作品,便于口传和记忆,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小说。主要内容大者是骑士以贵妇人为热恋与崇拜的对象,他们为了博得贵妇人的欢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时的代表作有《特里斯丹和绮瑟》,主题思想是爱情至上论,也就是所谓“爱情比生死更为强烈”。

13世纪流行一种惩恶劝善的训诫小说,又名喻意小说。善、恶、美、丑这些抽象的概念在小说中都以人的面目出现,即用人的形象、言语、动作、表现抽象的概念,比如《玫瑰传奇》。这种训诫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民阶级的道德观。

从12世纪以来,市民文学开始日渐发展,到了14、15世纪,市民文学达到了昌盛时期。市民文学体裁不一,内容丰富活泼,有寓言、故事、小寓言、趣剧(或译闹剧)及抒情诗多种,作品繁多。例加《列那狐的故事》、《农民医生》、《分裂的毯子》、《讼师巴德兰》等,都是流传到今天还能吸引读者的市民文学代表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

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精神的是法国16世纪小说作家拉伯雷和散文作家蒙田。

拉伯雷的《巨人传》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用通俗小说的格调,滑稽突梯的文笔,讽刺16世纪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巨人传》还表达了作者对于贤明的君主和白由精神的向往。

蒙田在他的《随感录》中宣扬解放人性,尊重理智的人文主义思想,同时也表达他的怀疑主义。蒙田的怀疑主义以理性至上为核心,影响了17世纪古典主义的基本思想。《随感录》是一部修短不齐、笔调轻松的散文集子,个人写作风格明显,独树一帜,蒙田就是这种体裁的创始人。这对后来的法国散文,甚至英国的散文,都有一定的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法国文学的主流。

17世纪法国文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600至1660年,是古典主义的酝酿阶段;1660至1688年,为古典主义全盛时期;1688至1715年(路易十四逝世),是古典主义衰落时期,这期间新的思想倾向抬头,预示着18世纪启蒙运动的萌芽。

对古典主义的形成做出贡献的作家最重要的有诗人马莱伯、哲学家笛卡尔和语法专家沃日拉。

1660至1688年是古典主义的黄金时代,在这短短的28年中,作家辈出,创作繁荣,盛极一时。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帕斯卡、博叙埃以及文学评论家布瓦洛等

帕斯卡:伟大的数学家,虔诚的神学家,又是个优秀的文学家,有深度的思想家。天才,一出现就与众不同。

高乃依:生性浪漫,脾气大,情绪不平稳,和莫里哀是好朋友。莫里哀评论他说:“他是由魔鬼驱使写作的,魔鬼不在时,就写得不好了。”著作》熙德之歌》,有中译本,写得堂皇,大起大落。

笛卡尔,在法国文学史上有自己的地位,散文朴素流利,但应以哲学家对待他。

莫里哀:等于法国的莎士比亚,本名波克兰,叫不响,后改的艺名。剧作《伪君子》、《孤独者》、《装腔作势》、《没病找病》,剧本写得很强大。

拉辛:也是个大人物,在修道院长大,因为思想异端,被逐出。第一个剧本给了莫里悲的剧团上演,第二个剧本给了反对莫里哀的另一个剧团去演,结果,与莫里哀关系闹崩了。天才难得在同一时代出现,一同出现了,又合不来,也是悲哀。

17世纪的最后10多年,是古典主义的衰落时期。

这个时期的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有: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表面上是道德说教,实质上是社会批评;费讷隆的小说《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用希腊神话为题材,批评路易十四的朝政,达种对现实不满和批评的倾向,预示着18世纪启蒙运动即将来临。

以童话作家贝洛为首的反对古典主义厚古薄今的言论,引起当时几个古典主义名作家的激烈反击,形成文学史上有名的“古今之争”。表明当时年轻一代作家的迸步倾向,和古典主义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光明世纪

法国文学史称18世纪为“光明世纪”,意思就是启蒙运动的世纪。

启蒙运动是思想运动。启蒙运动的文学家多数以思想家的面目出现。对于他们来说,文学作品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不能忽视的。

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的小说都是“哲理小说”,不但以思想的深度见称,而且在艺术形式方面也别具一格。卢梭的《爱弥儿》被称为教育小说,也是广义的哲理小说。启蒙运动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文学创作的主导思想,在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他们的文笔简练明晰,深入浅出,饶有风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